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含答案(1-3 页)(一)完成 9-12 题。 (13 分)9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1)形貌昳丽 (2)暮寝而思之 (3)王之蔽甚矣 (4)时时而间进 10请选出下列“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2 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12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 分)答: (二)2009 年山东烟台市9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吾与徐公孰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能谤讥于市朝 朝而往,暮斋归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未若柳絮因风起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译文: 12课文第二段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 ”的事实(用原文回答);第三段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 写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 分)13邹忌讽谏齐威王与诸葛亮忠谏刘禅的结果都是成功的,但劝谏的方式有何区别?你喜欢那种劝谏方式,说说理由。(3 分)答: (三)2009 年江苏扬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14 分)【甲】邹忌一文【乙】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 。涓人:宫中洒扫的人。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王之蔽甚矣 (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 (4 )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属予作文以记之B涓人言于君曰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D隗且见事 存者且偷生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6 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分)译文: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2 分)译文: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乙文告诉我们: (2 分)(四)2009 年江苏常州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成侯邹忌为齐相 ,完成 1720 题。(共 12 分)甲 文 略乙 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闬:念 hn。 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曲桡:桡,念 n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说:念 shu,劝说,说服。 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卜:念 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17解释下列词语。 (2 分)(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8翻译。 (5 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分)译文: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3 分)译文: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 (2 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 ”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3 分)答: (一)完成 9-12 题。9.(1)昳丽:光艳美丽 (2)寝:寝,躺,卧(3)蔽: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4)间:间或,偶然 10.B11.(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满一年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12. 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备注:应该说明的是,这篇课文所记述的,未必全是事实,很可能是战国时期流传的名人逸事。所谓纳谏能导致“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在诸侯割据称雄、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而且通俗生动,说服力强,文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充满情趣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二)2009 年山东烟台市9B(2 分) 10D(3 分)11略。(2 分)12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大意对即可)( 评分: 2 分。每空 1 分)13邹忌采用了设喻说理(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王委婉讽劝)的方式,使人易于接受。诸葛亮采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感情真挚动人。喜欢哪种言之成理即可。(三)2009 年江苏扬州市 12 (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2)刺:指责 (3)反:同“返” ,返回 (4)期年:满一年 13B “以”:介词,用 /相当于“而” ,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 ;C “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 ;D “且”:尚且/暂时。14 (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 (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 (3) (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译 文 :燕 昭 王 他 礼 节 谦 恭 且 准 备 了 丰 厚 的 报 酬 招 纳 有 才 能 的 人 。 昭 王 说 : “我 应 拜 访 谁合 适 呢 ?”郭 隗 先 生 道 : “我 听 说 古 时 的 一 位 人 君 , 想 用 千 金 求 购 千 里 马 , 三 年 也 没 买到 。 打 扫 清 洁 宫 廷 的 人 对 他 说 : 请 允 许 我 去 寻 求 它 。 国 君 派 遣 他 去 了 。 三 个 月 后 获得 千 里 马 , 马 已 死 , 用 五 百 金 买 了 死 马 的 头 , 返 回 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