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月球和地月系月球的特性月球的运动1、月球的特性u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是地球的惟一天然卫卫星。地球和月球相互吸引和共同 绕转绕转 ,构成了地月系。由于月球绕地球、地球绕太阳的 运动,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月相变化和日食、月食等天文 现象。月球概况 月球研究简史:u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话传说 到“阿波罗罗登月”,人 类对类对 月球的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历史了。u1959年10月原苏联“登月3号”探测器首先实现了 环绕月球的运行,拍下了月球背面的照 片。u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三 名宇航员踏上了月球大地。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 对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跨了 一大步!”自此揭开了人类步入宇宙的新纪元。u直至1972年,“阿波罗罗”飞飞船先后6次降落月面, 进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建立了科学观测观测 站。u1999年8月1日,美国成功地将探测测器“月球勘探 者”号以6100km/h的高速撞向月球南极的一个火 山口内,但撞击击后未探测测到任何水蒸气或其他显显示 有水的迹象。相信不久的将来,月球将会成为为人类类 开发发宇宙的重要基地。月球的距离、质质量和大小 (1)月球的距离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地距离的测测量,最早是用三角视视差法,测测得的距离约约 384400Km,误误差达3.2km以上。 20世纪纪60年代,雷达天文学的发发展,提高了天体的测测距精度, 从而测测得较较准确的月地距离为为3844021km。激光测测距:人们们利用宇航员员在月面上安置的激光反射镜镜来测测月 地距离,由于激光比无线电线电 波的波束更集中,方向性好、单单 色性强,很容易使回波与背景的太阳光区别别开来,故使测测距 精度大大提高。目前已将月地距离精度提高到8cm。 激光测距原理:是从地面向月球(或行星)发射无线电或激光讯号,记下发 射讯号的时刻(t1),当讯号到达月面再返回地面观测站时,再记下接收的 时刻(t2),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为光速(c)。于是,可由下式求取月地距离 : dc(t2- t1)/2现现在国际际上采用的月地平均距离为为384401km(2)月球的质量月球质质量的测测定比较较困难难。目前是采用测测定地月系统统的质质心c 的位置,从地月系质质心分别别至地球和月球质质心的距离之比, 即为为二者质质量的反比率。以此来推算出月地的质质量比。如 图图所示,地、月的质质量分别为别为 m,m,地月系质质心距地 心为为x,月地距离为为d,则则根据力矩定律得关系式: m(d-x)mxm/m=x/(d-x)由观测太阳黄经的变化,得出x的平均值为4671km,这样 可算出月地二者的质量比: m/m=1/81.3已知地球的质量为5.981024Kg, 则月球的质量为7.361022Kg.由球面三角公式可知,天体的线线半径与视视半径有如下关系式:R=dsin(3)月球的大小=1533(平均值) d384401kmR=1738km约地球半径1/4倍平均密度 3.34g/cm3,比地球平均密度5.528g/cm3小。体积 V月4/3R月3=2.1991010km3,约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1.62m/s2,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 度的1/6。月球重力小,是造成它与地球完全不同的自然状况 的主要原因。月球的自然状况(1)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其主要成分是氦和氩氩,密 度很小。月球即使曾经有过大气,由于月面的重力小,它的逃逸速度也 很小,只有2.4km/s(地面上是11.2km/s),在常温下氧和氮 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已超过这个速度,从而使之逃逸到太空去 。(2)声音得不到传播,白天天空也是一片漆黑,星 星、太阳、地球同时出现在天空。没有大气,声音得不到传播,登月飞行的宇航员形容月球“有 一种自成一格的荒凉之美”。没有大气对光的散射作用,月 球上见不到“蔚蓝色”的天空,也没有迷人的晨昏朦影,即 使在白天。白昼和黑夜都是突然来临,星星、太阳、地球同 时出现在天空。(3)无法保持水分,没有风风云变变幻。没有大气也就无法保持水分,故月球上没有风云变幻,不见雨露 霜雪,也不会出现雷电和彩虹,不用做天气预报。(4)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干扰扰,清晰度极佳,是天文观观 测测的好基地。(5)月面上温度变化十分剧烈。因得不到大气和水分的调节,加上月球上的昼夜漫长(一昼夜 为一个朔望月)。白天,在太阳直射下,温度可高达130- 140,黎明前可下降到-173。登月考察证明,月球表面被 一层平均约10cm厚的细沙粒层所覆盖。(6)月球上难以存在生命。没有大气、没有水分、温度变化剧烈,因此,月球上难以存在 生命。虽然在月球物质中已发现各种有机化合物,但目前在月 面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有生命能力的有机体。补图 月球上看地球 (天空一片漆黑) 月球的表面特征与内部结结构A、月球的表面特征由于月面对光的反射特性的差异,我们在地球上 用肉眼观察月球,可看到月面上明暗不均的现象 。当我们用望远镜观察月面时,则可清楚地看到 高低不平的外貌,以及复杂的结构特征,其主要 月貌类型有:(1)月陆月面上比较较明亮部分是高地,称为为月陆。 月陆是月面上的高地,因为它的反照率较高,故月陆看起来比较 明亮。由大面积的熔融结晶的岩石覆盖,是月球最古老的岩石, 年龄约41-46亿年。(2)环形山(“月坑”)整个月面遍布一种四周凸起、中部低凹的环形隆起,叫做环形山是 月面上最显著的特征。据统计,直径大于lkm的环形山总数约33000多个。最小的不到1m 。最大的直径为235km,可容纳整个海南岛。天文学家认为,绝大 多数环形山为陨星撞击而成,少数是火山造成。大且复杂的环形山 坑壁呈台阶状,中央有突起;年轻的环形山周围还保留有清晰的辐 射状的溅射物,称“辐射纹”。月面上带有辐射纹的环形山约有50 个,著名的有第谷环形山,其直径86km,有辐射纹12条,最长达 3000km。(3)山脉月面上有一些类似地球上的山脉,且借用地球上山脉名字来 命名,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其中最长的亚平 宁山脉,长1000km。在月球南极附近的山峰高达8000 9000m。(4)月海肉眼所见月面上暗黑的区域称“月海”。月海是月面上广阔的低平原,滴水均无。已知的月海有22个,绝大 部分分布在月球正面。月海比月陆低2-3km,且比月陆年轻,约 形成于3931亿年前。其中最大的“风暴洋”,面积约500万km2 ;较大的月海还有西部的危海、澄海、静海、丰富海和酒海,东 部的风暴洋、雨海、云海、湿海和汽海。(5)月谷和月溪 月谷类类似地球上的大裂谷。较宽的大月谷多出现在月陆较平坦的地区。最长的月谷达 500km,宽20-30km。月面上的细小的月谷和月溪,在月陆 和月海中均有发现。月球的背面也有同正面一样的地形,只是“海”的面积较小 ,而环形山很多,其中有5座是以中国人命名的,他们是石 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和“万户”(中国古代官职名)。 补图2-31 月球正面 补图2-32 月球背面 月球的背面 也有同正面 一样的地形 ,只是“海 ”的面积较 小,而环形 山很多,其 中有5座是 以中国人命 名的,他们 是石申、张 衡、祖冲之 、郭守敬和 “万户”( 中国古代官 职名)。 补图2-33 月球背面环行山 B、月球的内部结构据月震资资料分析表明,月球内部构造与地球相似,可 分月壳、月幔和月核三个同心圈层。月壳厚约60km,月面下60-1000km为月幔, 1000km以下为月核。月壳和月幔组成刚性的岩石圈,月核为软流圈,温度约 1000K,可能是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不是地球那样 的金属核。因此,它的密度比地球小得多。空间间探测发现测发现 ,在某些月“海”表面有特别别强的重 力场场,表明那里的物质质凝聚特别别集中,被称为为“重 力瘤”。目前已发现发现 12处处重力瘤,它们们全部都集中 在月球的正面。这说这说 明月球内部物质质分布不均,也 是探寻寻月球矿矿床的可能区域。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场,太阳风风的粒子和宇宙线线可以直 接轰击轰击 月面。但是,已发现发现 月岩中含有微弱的剩余 磁性,其原因尚无公认认的解释释。2、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公转运动 月球的自转运动 日月会合运动与月相月球的公转转运动动(一)月球轨道 月球绕绕地球的运动动,称为为月球的公转运动。但严格地讲,是月 球和地球绕其公共质心的运动,只因其公共质心仍位于地球 内部,故可简单地把月球的公转看成是绕地球(或地心)的运动 。特征: 1、月球公转轨道(地心轨道)是一个椭圆月地平均距离为 384401km。轨道偏心率为0.0549,近地点 的平均距离为363300Km,远地点的平均距离为405500km。 月球的视半径相应地变化于 1646 14 41之间 2、日心轨道月球在绕地球旋转的同时,还随地球绕太阳运行,所以,月 球运行的日心轨道是月球绕地球、地球绕太阳两种运动的合 成(图2.12)。3、“白道”、“黄白交角”、“升交点”、“降交点”月球公转轨转轨 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叫做“白道”。白道面相对于黄道面平均有509的倾角,叫做“黄白交角” 。月球在白道上运行,相对于黄道而言,月球从黄道以南进 入黄道以北的那个交点叫“升交点”;相反,月球从黄道以 北进入黄道以南的那个交点,叫“降交点”。 4、月球轨道交点移动的一个周期内,月球的升、降交点总 有与春分点重合的机会由于太阳引力的影响,月球轨道交点沿黄道不断西移,每年 西移约19.4,即18.6年移动一周。在移动的一个周期内 ,月球的升、降交点总有与春分点重合的机会。黄白交角升交点降交点如图图2.13所示,当升交点与春分点重合时时(左图图),白 道与天赤道的夹夹角最大,即月球赤纬纬最大,其变变化幅 度为为月(2326+509)土2835;当降交点与春分点重合时时(右图图),白道与天赤道的夹夹 角最小,即月球赤纬纬最小,其变变化幅度为为月 (2326-509)土1817。月球赤纬纬的变变化幅度,就决定了某地所见见月球的地平 高度的变变化幅度,也是我们们所见见月球离地面有高低 变变化之原因。1、同步自转u在长长期的观测观测 中,人们总们总 是只看到月球的半边脸边脸 ,并 认为认为 月球没有自转转运动动。事实实恰好相反,这这个现现象正 表明了月球有自转转运动动。只是因为为月球的自转方向和 周期与它公转相同所致,天文学上称这种自转叫“同步 自转”。即月球的自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月(27.3217日) 。u如图2.15所示:月球在M1时,月面上a点正对地球E, 当月球公转90到达此时,月球也自转了90,月面上a点 依然对准地球,依次类推。月球从 M1M2M3M4M1,公转了一周,月球本身也以 同样的速度自转了一周。这样月面上的a点总是对着地 球。月球的自转运动2、地球上可以看到59的月面积月球总总是一面向着地球,这这只是近似的说说法。实际实际 上,我们们可以 看到59的月面积积。这这是因为为月球公转转速度的不均匀造成的“ 经度天平动”和月球自转轴8321的倾斜造成的“纬度天平动 ”所致,使我们能多看到9的月面积。月球的同步自转,使得地球 上人们看到的月球,大体是 相同的半个月球。月球公转的周期与速度1、周期:月球绕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时间 叫做月球的公转周期。由于选择的 参考点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月:恒星月:以恒星为参考点,指月球中心连续两次自西向东回 到同一恒星方向上所经历的时间,约27.3217日。它是月球公 转360所需的时间,是月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朔望月:以太阳为为参考点,是月球连续连续 两次“合朔”(或合望 )的时间间时间间 隔,约约29.5306日。它是日月会合运动动的周期,也 是月相变化周期。交点月:以黄白交点为参考点,指月球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同 一黄白交点的时间间隔,长度约27.2122日。近点月:以近地点为参考点,指月球中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