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 1 课课 “自由放任自由放任”的美国的美国时空坐标知识线索1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1929 年 10 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很快席卷各行业并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1932 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职后推行“新政” ,其实质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使美国经济渡过了难关,也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战后历任美国政府对经济政策不断加以调整,开创了以不同的形式实现国家全面干预经济而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模式。同时期的西欧和日本也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模式。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1.掌握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2.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理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3.掌握胡佛反危机的政策及措施,认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效。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具体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3)直接原因:股市崩溃。2爆发:1929 年 10 月,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首先在美国爆发。23主要特点(1)范围广: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2)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3)持续时间长:1933 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4影响(1)经济危机: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易混易错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存在,社会生产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的状态。这必将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脱节,超出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从而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思维深化 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要求政府的决策要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它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否定重商主义理论,主张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所以它认为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不需要政府干预。二、杯水车薪1背景:繁荣与隐患并存。(1)盲目生产、无序竞争。(2)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盛行、政府的不干预。(3)过度的贫富悬殊。(4)狂热的股票投机。(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2措施(1)前期政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自我治疗” 。采用“自愿原则”对付危机。1930 年大幅度提高关税。(2)后期措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3影响:胡佛顽固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了“沟底” ,1932 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思维点拨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 。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3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破产。2工业危机工业生产持续下降,重工业部门所受打击尤为沉重。3农业危机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产品价格暴跌。4商业危机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5政治危机(1)失业现象严重。(2)社会矛盾激化,整个社会一片混乱。6信任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主题一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史料一 20 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的高涨逐渐显露出生产相对过剩的征象,而日益兴盛的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却不断刺激了生产的发展,掩盖了生产过剩的真相,使生产的扩大和市场的缩小发生了更深刻更尖锐的矛盾于是经济危机在美国全面爆发。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史料二 1929 年夏天,美国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上升到 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 165 上升到 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1900 年以来的美国史料解读史料一表明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史料二说明股票投机活动制造虚假繁荣,加剧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归纳美国 20 年代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原因。(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重大现象?该现象对于危机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4提示 (1)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造成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为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与市场缩小之间的矛盾。(2)现象:美国股市的繁荣。作用: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贷币和信贷的崩溃埋下了隐患。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危机爆发。2特点史料 这场危机从 1929 年到 1933 年,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1933 年与 1929 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 1/3 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 2/3。史料解读史料表明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的特点。问题思考结合史料概括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提示 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史论总结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主题二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胡佛政府的应对措施1经济危机的影响史料 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上千人却排队到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和赴苏工作。1932年康涅狄格州 100 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有 0.6 美元。连时代周刊也写道:“无法无天的雇主,把美国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 ”1932 年,退伍老兵和一战伤残军人山穷水尽,聚集在华盛顿露营,希望政府能提前发放他们的退伍费和伤残抚恤金。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将军镇压,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史料解读史料从农民、工人、士兵等阶层反映了危机造成的影响。问题思考史料反映出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5提示 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胡佛政府的应对措施史料 美国胡佛总统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 ”史料解读史料表明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主义” ,反对对经济进行干预。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危机?提示 坚持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史论总结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与启示(1)影响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世界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这就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也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危机。(2)启示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国际关系的协调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6对“自由放任”政策作用的认识118 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要求巩固并加强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要求开拓市场,在经济上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积极开展了自由主义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219 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垄断组织形成并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社会化生产程度空前提高,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激化造成的,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3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任何经济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战略。1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大洋彼岸突然传来的大萧条(始于 1929 年)给彻底破坏了”这里的“大萧条”首先爆发于( )A日本 B英国C法国 D美国答案 D解析 从材料信息“欧洲被大洋彼岸突然传来的大萧条” “始于 1929 年”可知“大萧条”是指 1929 年首先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2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 55%。 ”这表明造成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 C解析 关键信息:“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 。题干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致使人们的购买力低下,生产相对过剩,故 C 项正确;A、B、D三项是 1929 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但题干没有体现。73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三分之二,失业人数更是高达 3 000 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这体现了经济危机的特征是( )A涉及范围广 B破坏性大C持续时间长 D来势缓慢答案 B解析 从题干中可得出此次经济危机破坏性相当大的结论。4胡佛政府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 ,为此,他批准了“邻里互助计划” 。这反映了胡佛政府( )A开始采取计划经济B强调合作和协助C政府进行直接救助D加强对经济干预答案 B解析 题干表明胡佛政府支持“自愿联合” “互助” ,体现出合作和协助的特点,B 正确。A在美国不存在;C、D 恰是胡佛排斥的方法。5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得到好处。 ”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 )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答案 B解析 由材料中的“大企业得到繁荣”说明他坚持企业的自由竞争与发展,因为大企业在竞争中是有优势的,故 B 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 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 1929 年下降了 46.3%。经济被抛回到 1913 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8材料二胡佛村(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