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学习实施指南李亦菲 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Tel: 62206776 E-mail:libnu163.net目录 探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词 五种不同的探究 探究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探究学习实施指要探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词课程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关于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 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 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 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 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关于教材开发与管理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 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 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 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 的发展需求。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有趣,有利于学生探究探究 ,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五种不同的探究如何理解探究? Inquiry:询问、调查、探究 Inquiry: to examine something and learnabout it. (仔细地考察某一事物, 获得有 关的知识)探 究 的 类 型 科学探究(Scientific Inquiry) 社会探究 (Social Inquiry) 数学探究 (Mathematical Inquiry) 应用探究 (Practical Inquiry) 形式探究 (Modal Inquiry)科学(社会)探究: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研究者围绕一定的问题,通 过检索和阅读文献资料,寻找问题的答 案的过程。 狭义的理解:“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或“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广义的理解:记录人类知识一切载体,包括各 种手稿、书籍、报刊、影片、录音(像)带、 幻灯片、电子文件等。 第一手文献和第二手文献。科学探究:观察 研究者围绕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的观察 和测量工具的支持下,尽可能多地搜集 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和数据,并据此认 识事物的研究方法。 展示性观察、现场考察两种类型。 对物体的观察、对事件的观察、对行为 的观察科学探究:实验 实验是一种用于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 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在利用这种方法开 展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对一些无关因素 加以控制,通过系统地变化某些条件来 引发不同的实验现象,从而确定条件与 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单因素实验、两因素实验、多因素实验 有控制组的实验、无控制组的实验社会探究:调查 研究者围绕一定的问题,通过访谈、问 卷、测试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 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和数据,并据此 认识事物的研究方法。 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 调查 追溯性调查、监测性调查、预测性调查 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测验调查科学探究发现问题 搜集资料,提出假设 提出研究方案(观察、测量、实验) 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获得结论 对结论进行评价 表达与交流社会探究发现问题 搜集资料,提出假设 提出研究方案(观察、测验、调查、实验、资料分析 ) 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获得结论 对结论进行评价 表达与交流应用探究:解决问题 利用已有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随 着问题的解决,学习者发展了解决问题的 技能,并获得新知识。应用探究:解决问题明确问题 提出解题思路 根据思路解决问题 对解决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价 表达与交流应用探究: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指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创造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的行为。 产品的三种类型: - 物质形式的产品,如工具、设备、食物等; - 非物质形式的产品,如学生会组织机构、班级 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方案等; - 生物品种,如嫁接形成的植物新品种、杂交形 成的动物新品种。应用探究:技术设计明确设计任务 提出设计方案 根据方案制作模型或产品 对模型或产品进行检测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应用探究: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是围绕一定的目标,在特定条 件下对某一活动进行具体规划的行为, 涉及到时间、地点、组织形式、进度安 排等内容。 典型实例:排演课本剧、筹办主题班会 、筹办作品展示会、教学设计 / 评价设计等。应用探究:活动设计明确活动任务 提出活动方案 根据方案组织活动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表达与交流数学探究 数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 - 将思考的事物用抽象的符号表达出来; - 利用逻辑规则操作这些抽象符号,试图 发现它们之间的新关系; - 看这种新关系对理解思考的事物是否有 帮助。数学探究提出问题 将问题所涉及的对象符号化 发现符号之间的模式和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表达与交流形式探究:形式设计 形式设计是为表达抽象的观念或描述复 杂事物而创造形式化的表达方式,包括 文字、符号、图形、实物模型、数学模 型(表达式、程序)等。 观念的展示设计、事物的标志设计、产 品的外形设计。形式探究:形式设计明确设计任务(描述观念或事物) 提出设计方案 根据方案获得形式产品 对形式产品进行评价 表达与交流探究的基本过程明确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活动(方案、实施、评价)表达与交流探究学习的定义与特点探究学习的定义 探究学习是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3个特征 学习者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 景中自己发现问题。 学习者应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在教师的支持下 对提出的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并获得自己的探 究结果。 学习者应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并 与其他人(包括同学、教师、家长和专家)交流 和讨论,从而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明确进一 步改进的方向。探究学习的类型 发现型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社会探究 和数学探究。 应用型探究学习:应用探究(解决问题 、技术设计、活动设计) 表达型探究学习:形式探究(展示设计 、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探究学习的价值 探究学习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和现象,从学 生已有的知识开始,使学生积极参与寻找解释 和答案的过程。 探究学习的过程涉及信息收集和分析,要作出 推测和预测,还需主动地构建、修正和放弃一 些解释。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共同讨论证据、比较 结论并把结论和科学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中, 扩展了自己的理解。探究学习的价值 由于提高了质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学生增强了对自己学习的控制。 科学知识扩展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得以探 讨其他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和验证对其他现象 的解释。 探究学习涉及到深层次思维过程的重组,学习 者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获得了对科学 的真正理解。发现一 理解知识不仅仅是知道事实。理解知识不仅仅是知道事实。 - 领域专家:(1)有坚实的实际知识基础;(2 )能够在明确的理论框架下理解事实和观点; (3)知识高度组织化,可以再提取和利用。 - 所有的学生需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探 究能力。发现二 学生在他们已有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建学生在他们已有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建 构新的知识和理解。构新的知识和理解。 - 学生有自己关于自然现象的观念,这些观念影 响他们的学习。 - 当学生已有的观念和科学上所认可的观念一致 时,它们就是进一步理解的坚实基础。 - 学生的很多先前观念与科学知识和原理并不一 致,这些观念固执地存在着,成为获得科学理 解的障碍。发现三 学生通过修改和提炼他们已有的概念,学生通过修改和提炼他们已有的概念, 或者把新概念纳入已有的概念之中来形或者把新概念纳入已有的概念之中来形 成新的知识。成新的知识。 - 当学生已有的观念不能充分描述或解释他所观 察到的现象时,他才会改变自己的观念。 - 学生通常将科学看成是应该记住的一大堆事实 以及种种互不相干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学 生很少会积极地为不同的解释寻找证据。发现四 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环境是学习的媒介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环境是学习的媒介 。 - 强调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并不是说学生是一 个人孤立学习的。实际上,学习者在陈述自己 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的过程中重构自己的 观点。发现五 有效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有效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 。 - 学生需要认识到他们什么时候理解了,什么时 候需要更多的信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清楚地 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知识,并能调控它。这就 是元认知能力。 - 只有给学生机会训练他们进行自我评价,他们 才能了解学习的主要目的,并因此而领会为实 现目标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发现六 学生能否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学生能否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要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理解的学,要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理解的学 习。习。 - 为了将知识用于新的情境中,学生需要学会捕 捉特别的信息,挖掘隐含的意义,并将它们与 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 - 学生需要有机会体验所学东西的用处及其对别 人的影响。 - 如果学生从学习经验中提炼出隐含的要点和原 理,他们就更可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总结了近几年我国中小 学活动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 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学习活动。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讨论修改稿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使学生: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分享与合作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重过程 重应用 重体验 重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类型 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文献研究 项目设计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 社会性活动设计如献爱心活动、街头宣传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程序 创设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建立研究小组) 解决问题。(实践体验) 表达和交流。(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开辩论会、研讨会、 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 做为一种学习方式:做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探究学习的一种特殊类型 。 作为一门课程: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 进行的。 研究性学习与面向学科课程的探究学习面向学科课程 的探究学习 围绕学科领域内的、已经 有明确的结论的问题展开 学习。 可以是完整的探究,也可 以是部分的探究。不受时 间的约束。 非正式的表达和交流活动 既重过程,也重结果研究性学习 围绕学习和社会生活中 的、综合的、通常无确 定结果的问题展开学习 。 需要有计划的、完整的 探究过程,需要较长的 时间。 正式的表达和交流活动 重过程,不重结果为促进探究而教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 获取知识和技能- 发展应用能力 一般性发展目标- 认知能力(注意、感知、记忆、概念、判断和推理)- 社会能力(合作、表达、交流)- 情绪智能(认识、表达、调节)- 态度和行为习惯教学条件 内部条件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先前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认知、社会、情绪) 外部条件教师、教材、任务、设备和材料、场所、时间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供知识的结论 - 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