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但是往往没有确论。相见时难别亦难,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曹丕燕歌行 )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 (宋武帝丁都护歌 )曾有“别易会难得”的句子,但本诗更胜一筹。本句“别亦难”的“难”字,不仅是难以割舍之难,还是痛苦得难以禁受之难。 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东风无力百花残。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也同眼前这花朵一样凋残,岂不令人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自己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自己痛苦的泪水,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如此曲折入微的感情,非这两个精妙的比喻不能形容。 第三句的“丝”字与“思”谐音,谐音是民歌常用的修辞手段。“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子夜歌 ) , “丝”谐“思” , “匹”谐匹配的“匹”“合散无黄连,此事复何苦?”用药名的“散”谐聚散的“散” ,以黄连的“苦”谐相思的“苦” 。其它诸如“藕”与“偶” 、 “莲”与“怜” 、 “碑”与“悲” 、 “篱”与“离”等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前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晓镜” ,是说自己因为痛苦而鬓发脱落,容颜憔悴 。“夜吟”句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传说中的一座仙山,这里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他的使者出现。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刻骨镂心之词。千秋情语,无出其右。 ”(梅成栋精选七律耐吟集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首联凌空而起,似感突兀,下句则直接写景,突出诗人忽然梦醒后的孤寂、惆怅的感受,而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颔联用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梦醒后刻骨的相思之情。因为远别,故只在梦境中欢聚,而美梦惊醒后则是更深的思念。强烈的思念促使抒情主人公不等墨磨浓就奋笔疾书。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颈联是实境与幻觉的交融,通过对室内氛围的细致刻画,用往昔爱情生活的美好来反衬如今室空人散的孤寂与落寞。就这样,抒情主人公逐渐清醒过来。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尾联用汉武帝寻仙不遇之事,点明天涯阻隔、相见实难,令人回味无穷。 李商隐这首无题七律写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女子的思念。全诗围绕着“梦”来抒写“远别”之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从梦醒时的情景写起,而后将梦中和梦后、实境与幻觉糅合在一起,最后方点明由于蓬山的阻隔才导致了远别之恨。 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三、四句以贾谊献策不被采纳与王粲避乱荆州依附他人这两位古人的遭遇自比,十分贴切自然。虽然李商隐仕途受挫,但这丝毫不减他的豪情壮志。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五、六句承接上文,写得既遒劲、又飘逸,抒发了诗人远大的志向与意趣。此处反用春秋时代范蠡功成名就、泛舟五湖的典故,表明淡泊名利之心,但更重要的是从侧面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 “永”字用得妙,它将作者的豪情壮志与淡泊名利的思想贯穿起来,突出了诗人高洁的志向。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诗歌七、八句借庄子寓言反击社会上的恶语中伤,展露出自己鄙视功名、淡泊宁静的磊落胸襟,从更深层次上论证了五、六句。 安定城楼这首诗是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而作的。虽然李商隐仕途受挫,但这丝毫不减他的豪情壮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远大的志向与意趣 ,展露出其鄙视功名、淡泊宁静的磊落胸襟。此诗结构谨严,笔力雄健、清峻,典故的运用上更是独具匠心,恰到好处。 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就是贾谊,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神的福) ,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借指汉朝朝廷)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 ”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 “宣室夜对”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这件事,借题发挥,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 诗的前两句,是欲抑故扬。后两句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只是为了满足文帝的好奇心。这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全诗显然寄寓着作者不能施展抱负的哀叹,感慨深沉。隋宫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 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颔联则更进一步描绘炀帝荒淫生活的程度,若不是改朝换代,他的锦帆大概会一直飘到天涯,此处用意极其深婉。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颈联是有名的佳句,对仗工整,其中用了两个故实,一是炀帝放萤之事,一是炀帝堤上种柳之事,上句的“有”与下句的“无”隐含着今昔对比,相当含蓄蕴藉。 “腐草”与“暮鸦”渲染了炀帝亡国后的凄凉景象。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尾联则用反问语气,假设炀帝与另一位以荒淫亡国著称的陈后主梦中相遇,他无颜再欣赏陈后主爱妃张丽华的舞姿,揭示出炀帝不吸取教训,重蹈历史覆辙的主旨。 李商隐这首隋宫诗以深沉凝重的笔调、绮丽精工的语言,表现了其咏史诗婉曲达意的特点。温庭筠可算是士人中典型的浪子,这对他的诗词创作都有很深的影响。温庭筠现存诗约三百三十首,其中占六分之一的乐府诗,华美秾丽,多写闺阁、宴游题材。他的近体诗情爱题材所占比重较小,往往格韵清拔。其中不乏抒情寄愤、感慨深切之作。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是温庭筠的一首比较著名的写景抒情诗。商山,又名尚阪、楚山,在现陕西省商州市东南。这首诗大概是作者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在商山途中所作。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首联提挈全诗。清晨起来,院子里已响起了车马的铃铛声,旅客们要驾车上路了。他们可能一夜都没休息好,想到新的一天的奔波又要开始,心中不免又升起了一阵思乡的悲苦之情。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颔联全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天上还有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而在小桥的晨霜上,已有启程更早的人留下的足迹。 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 欧阳修六一诗话记载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温庭筠的这两句和贾岛的 “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 ,并反问道: “ 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颈联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 “ 明 ” 字。可以看出,诗人仍紧扣 “ 早行 ” 二字。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 凫雁满回塘 ” 。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 杜陵梦 ” ,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 “ 客行悲故乡 ” 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 “ 槲叶落山路 ” ,心里想的是 “ 凫雁满回塘 ” 。 “ 早行 ” 之景与 “ 早行 ” 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杜工部蜀中离席 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