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何 印 蕾第一节 免疫增殖病的分类 一、定义免疫增殖病( immunoproliferative disease)是 指免疫器官、免疫组织或免疫细 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 细胞)异常增生(包括良性或恶 性)所致的一组疾病。这类疾病的表现有免疫功能 异常及免疫球蛋白质和量的变化 。二、免疫增殖病的分类增殖细胞疾 病T细胞ALL、淋巴母细胞瘤、部 分非霍奇金淋巴瘤等。B细胞CLL、MM、传单、原发性 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组织-单核 细胞急单、急性组织细胞增多 症等其 它毛细胞白血病、其他霍奇 金病等第二节 免疫增殖病的免 疫损伤机制 一、浆细胞异常增生浆细胞异常增生是指 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并 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 其多肽链亚单位合成异常 。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起 源观察表明,骨髓瘤细胞起 源于骨髓中的前B细胞进入淋 巴细胞阶段,当受到抗原刺 激后,其增殖产生记忆的B细 胞,B细胞在淋巴结中完成免 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可变成 为浆细胞的瘤细胞并移至骨 髓定居并增殖。在通常情况下IL-6是支持浆 细胞增殖分化的关键因子, 所以浆细胞的瘤细胞的持续 增殖当有IL-6的持续高水平 存在。而临床检测表明骨髓 瘤患者血清IL-6确有异常升 高。因此,高水平的IL-6是 浆细胞瘤的原因之一。二、正常体液免疫抑制 正常的体液免疫是B细胞的增殖分化产 生效应的过程,一系列细胞因子将有 序地启动上述过程,IL-4可启动休止 期的B细胞进入DNA合成期;IL-5促 进B细胞继续增殖;IL-6促使B细胞分 化 为浆细胞,正常条件下IL-6可以反 馈抑制IL-4控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上述过程构成了一个生物信息调节 回路,恰到好处地控制体液免疫应答 过程的有序进行。 浆细胞瘤患者体内IL-6水平异常增 高,其直接的效应是抑制IL-4的产 生,从而抑制了整个体液免疫反应 的过程。另外,浆细胞瘤可以分泌 大量无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其 Fc段与正常B细胞和原浆细胞以及 其它有Fc 受体的细胞结合,这些 细胞表面将被无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封闭,影响对其他生物信息的接收 ,并可阻断B细胞的增殖、发育和 影响抗原提呈。三、异常免疫球蛋白增生所造 成的病理损伤浆细胞异常增生的后果是产生大量的 单克隆型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这类免疫 球蛋白或片段无正常的免疫功能。多为一 种类型或为重链或轻链,其含量远远高于 正常的免疫球蛋白。这些恶性增殖的免疫 球蛋白可以沉积于组织,造成组织变性和 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 ,因其血浆浓度过高而导致血液粘稠度增 加,产生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病理损害。第三节 常见免疫球蛋白增 殖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 殖病是指患者体内存在异 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 白的一类疾病。免疫球蛋白电泳位置在丙种球 蛋白区域,故又称丙种球蛋白 增殖病,由于单克隆细胞增生 ,所以其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理 化性质高度均一,但无抗体及 其它免疫活性,所以这类免疫 球蛋白亦叫副蛋白或M蛋白。 M蛋白可通过肾小球从尿中排 出,即本-周蛋白。一、多发性骨髓瘤(一)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MM) 是浆细胞增生的恶性肿瘤 ,其免疫学特征:血清中和 尿中出现M蛋白、血清中正 常Ig水平明显降低、骨髓中 不成熟的浆细胞比例显著 升高。(二)、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1、早期:无特殊症状,仅表现 为ESR增快,血中检出M蛋白 、蛋白尿、浆细胞增多。 2、典型病人症状及病理变化: (1)骨髓瘤细胞增生,浸润和破坏 骨组织,造成骨质疏松和溶骨 性病变,导致骨痛和不同部位 的骨折;(2)、恶性增殖的骨髓瘤细胞代替了 骨髓中的正常成分,引起贫血、粒 细胞、血小板减少,由于M蛋白增 高,引起血粘增加,或沉积于肾小 管中,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淀粉样 变性,发生肾病综合征,严重时可 导致肾衰。血粘增高可引起神经功 能障碍。 (3)、骨髓瘤细胞浸润其它组织时, 可引起其相关组织或器官的病变。(三)、分类 根据M蛋白的类别不同可分为 : IgG型:约占5060% IgA型:约占2025% IgD型约:占12% IgE型约:罕见 根据浆细胞合成功能不全分类 可分为: 轻链病和重链病二、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伴有血清IgM增加 的B细胞增殖病。病因不明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IgM过多所致的血液高粘性 综合征,另外贫血、肝脾、 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也常 见。三、重链病由于浆细胞发生突变并异 常增殖,合成功能障碍,只产 生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有缺陷 的重链,不能与轻链组成完整 的免疫球 蛋白分子,致使血清 中和尿中出现大量游离的无免 疫功能的重链,称为重链病。四、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是指血清中出现M蛋白 ,而不伴有浆细胞恶 性增殖 的疾病。本病一般无症状, 往往因其它疾病就诊时发现 血中有M蛋白。如果尿中出 现本-周氏蛋白则是危险信号 。第四节 免疫检测方法免疫球蛋白异常增 生病的实验室诊断主 要依靠血液学和免疫 学手段,其中免疫学 检测尤为重要。常用 以下方法进行检测:一、血清蛋白区带电泳蛋白质区带电泳是血清 蛋白的经典分析方法,血清( 或尿液)标本中不同性质的蛋 白质可明显分开形成不同的 区带,通过正常的电泳图谱 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患 者 电泳图谱有一狭窄而浓缩的 集中带,即M区带。如下图二、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常用单向扩散法和免疫 浊度法。恶 性单克隆丙种 球蛋白病呈现某一类丙种球 蛋白的显著增高(30mg/ml) 。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增高不显著,一般在 20mg/ml以下。三、免疫球蛋白的分类鉴定 (一)、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是将区带电泳和免疫 扩散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法 。血清标本先经区带电泳将各种蛋 白成分分开,继而用各种特异性抗 血清进行免疫扩散,根据M蛋白在 免疫电泳中所形成的特殊沉淀弧, 观察其电泳迁移位置与抗原特异性 ,可将M 蛋白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和 其轻链型加以鉴定。图26-31、如果待测标本与某型球 蛋白重链及轻链抗血清产生 相同迁移度的特殊沉淀弧, 提示存在单克隆丙种球蛋白 (M蛋白),此现象多见于IgG 、IgA、 IgM型多发性骨髓 瘤或原发性巨蛋白血症。2、在同一抗轻链血清的 反应中,同时出现两条相 邻的特殊沉淀弧,则可能 是除M蛋白外还存在游离 轻,偶尔也可见两种M蛋 白,此时应进一歩测定尿 中的本-周蛋白。3、 患者血清仅与其中一 种抗轻链抗血清产生一 种特殊的沉淀弧,而其 它五种抗血清均不产生 沉淀弧,这种情况可能 是:(1)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轻链病 ,游离轻链较少从尿中排出 而滞留于血液中; (2)存在轻链的四分子多聚体 ,分子量大,不易从尿中排 出而存于血液中; (3)尚未发现的新重链的免疫 球蛋白。4、若患者血清只与IgG 、 IgA或 IgM中的一种抗重血 清产生特殊沉淀弧,但在两 抗轻链抗血清中无沉淀弧, 提示可能存在重链病。 5、非分泌型骨髓瘤血清标 本在免疫电泳中均不出现特 殊沉淀弧。(二)免疫选择电泳 将含抗k或r 血清的琼脂制成薄 层琼脂板,打孔后加入待测血 清进行火箭电泳,与标本相应 的免疫球蛋白形成火箭样沉淀 峰。然后于孔的两侧各挖一槽 ,加入某型免疫球蛋白的抗血 清或另一型轻抗血,温育扩散 后,按沉淀弧形成的情况,进 行鉴定 。(三)免疫固定电泳 将待测血清或其它标本在琼脂平 板上作区带电泳,分离后于其上 覆盖含抗k或r轻链或各类重链的 抗血清滤纸,当抗体与某区带中 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结合后,便 形成复合物而沉淀下来,再通过 漂洗与染色,呈现浓而狭窄的着 色区带,即可判断单克隆丙种球 蛋白的轻链或重链型别。(四)其它检测方法 本周蛋白检测:多发性骨髓 病阳性率极高本周蛋白在PH5.0的条件 下,加热至5060C时出现沉 淀,继续加热至90C后又重 新溶解。根据这种理化性质 ,又将其称为凝溶蛋白。小结: 1、掌握免疫增殖病的定义 2、熟悉免疫增殖病的免疫损 伤机制 3、熟悉常见的免疫增殖病的 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征 4、掌握免疫增殖病的免疫学 检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