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第四课第四课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2.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技能目标1.通过意象,了解和把握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2.赏析诗歌的语言、意境美情感目标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探讨由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的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鉴赏诗歌的语言知作者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初唐(660720)诗人,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存诗仅 2 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号称“以孤篇压倒全唐”,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人也因此诗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知背景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创作此诗时,诗人也许宦游在外,也许羁留异乡。知常识2古体诗,是一种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成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一、字音识记1滟滟(yn) 2.芳甸(din) 3.似霰(xin)4纤尘(xin) 5.汀上(tng) 6.青枫浦(p)7捣衣砧(zhn) 8.扁舟(pin) 9.碣石(ji)二、词语释义1滟滟随波千万里 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2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3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4汀上白沙看不见 汀:沙滩5青枫浦上不胜愁 浦上:水边6谁家今夜扁舟子 扁舟:小舟7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追随三、名句默写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3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6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7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一、了解行文脉络Error!Error!二、把握文章主旨这首诗以月为主体,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春宵月夜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抒发了对人生有限的无可奈何的感喟,又交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连”“平”“共”“生”用得巧妙,试赏析。答: 提示:一个“连”字、一个“平”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使人们的视野陡然开阔;4一个“共”字,强调了春江与明月天然的诗意联系;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和潮水活泼的生命热情。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提示:这四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感情哀而不伤,充盈着热烈、达观之情。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联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 提示:承上启下,紧承上句“望相似”而来,由上半篇的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景,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4“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诗中“卷”和“拂”两个动词为什么用得好?答: 提示:诗篇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中、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5“斜月沉沉藏海雾”中“沉沉”的表意作用是什么?答: 提示: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离人的孤寂。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知识解读在诗歌创作中,为了表达的需要,诗人要在遣词时进行认真的推敲,以期作品中的文字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效果,创造出新的艺术美感。这种艺术加工的方法,称之为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中的“绿”、“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中的“弄”、“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中的“闹”,一个“绿”字写出了春之盎然,一5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字是情感的载体,炼字的本质实际上是炼意。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字意”这个纲,从字入手,体会作者的情感。设问方式(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点出表现手法)。典型例题(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 算 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湿”,是“打湿”的意思。“迷”,迷失。风露水汽浓重,似乎打湿了行云,使其凝滞不前;沙溪上,迷蒙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这两句描写的环境是阴冷潮湿的,营造的氛围是朦胧迷茫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环境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前途渺茫的抑郁、忧虑之情,作者的心情也是凄凉、沉重、迷惘的。6答案:“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6有人认为,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的山水景物诗,你认为呢?试简析。答: 提示: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的山水景物诗、哲理诗、爱情诗,为传统的题材注入了新的内涵。它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1景、情、理完美结合全诗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写出了春、江、花、月、夜五种美景,以月为主要描写对象,在抒情和议论时也紧紧地围绕着月光来展开。从人之初与自然之初7的关系上加以探讨,堪称是宏大的议论,但不空洞生硬,而是由江月生发。同时,抒发的是人间最常见的离人思妇的相思之情,亦是人间最普遍、最永恒的感情,且能把这种感情完全置于月夜之下来发挥。2具有韵律美本诗韵律饶有特色,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以平声起首,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素材主题永 恒课内提炼追求永恒江天一色,澄清的天空只有一轮孤月。诗人陷入了沉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的思绪不仅仅停留在月亮上,他紧紧地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永恒的。也正是人类的永恒,人生有穷已的我们才能和年年相似的江月共存。其间不难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透过这两句诗,我们聆听到了初唐盛世的那种昂扬向上之音。课外延伸1历史的瞬间当道士粉刷壁画,将敦煌国宝卖给他认为不错的外国人的瞬间,天边吊着几抹红霞,那是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那一瞬间灵动的飞天不再飘逸,满面春风的佛像黯然失色;那一瞬间,一个苍老的民族迈着沉重的步伐,发出声嘶力竭的哀求:不要!那一刻,王道士绝对没有想到他会成为历史上的罪人被人唾弃,他绝对没有想到我们的敦煌学者不得不屈辱地从外国人手中买回微缩胶卷,唉声叹气地走到幻灯机前。不经意的一瞬间,成为一个民族永恒的伤痛。2名言警句8(1)永恒是变化的代名词。杰古尔德(2)永恒是很长时间,尤对尽头而言。霍金(3)永恒是写在苍穹之上的。爱扬格(4)现在就是永恒。我就在永恒之中。一句话,永恒就是现在,现在就是永恒;现在就是永恒的生命。理杰弗里斯(5)时间没有现在,永恒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丁尼生运用点拨历史的云烟浩瀚千年,穿过广袤的空间和渺远的时间,古典的阳光轻抚着沉睡千年的碎片,一切仿若从前。瞬间之于永恒,犹撼树之蚍蜉,沧海之一粟,而历史的长河正亦有了这灿若群星的瞬间而变得明净如带,熠熠生辉。瞬间之于永恒虽微小,但不经意的瞬间常会造就永恒,或许这就是佛家“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道理吧。只有在意每一个瞬间,方能成就永恒。(时间:40 分钟 分值:52 分)一、基础巩固(15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霰雪(xin) 发酵(xio)参与(y) 同仇敌忾(ki)B滟滟(yn) 内讧(n)恪守(k) 垂涎三尺(xin)C碣石(ji) 谄媚(chn)懦弱(nu) 莘莘学子(shn)D扁舟(pin) 创伤(chun)联袂(mi) 戛然而止()解析:选 C A 项,“酵”应读 jio;B 项,“讧”应读 hn;D 项,“戛”应读ji。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9A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尽,完)穷山恶水(形容词,偏僻,荒凉)B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止,息)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副词,已经)C但见长江送流水(连词,表转折,但是)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副词,只管,尽管)D青枫浦上不胜愁(动词,能承受)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解析:选 C “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但”,副词,只,只是。3下列句子中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是( )A昨夜闲潭梦落花 B不知乘月几人归C白云一片去悠悠 D春江潮水连海平解析:选 D A 项,应为“昨夜梦花落闲潭”;B 项,应为“不知几人乘月归”;C 项,应为“一片白云悠悠去”。4名句默写。(6 分)(1)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3)可怜楼上月徘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