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章 俄林俄林赫克歇尔模型赫克歇尔模型1导言 封闭经济的均衡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和里昂惕夫之谜 大国经济本章主要内容2导言由斯密和李嘉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古典贸易理论 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只用单一要素的生产率差 异来说明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行为,以 及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通过国际分工 与贸易可以增加各自的收入与福利。 但是为什么要素生产率会有不同?最初回答是自 然条件不同。后来有人认为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俄林和赫克歇尔的解释是,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来 源于各国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存量。这些不同的 要素供给会影响到特定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奠 定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3先简单介绍所需要的分析工具 等产量线 比较有代表性的等产量线有以下三种:封闭经济的均衡KLKLKLX2X1X2X1X1X2(a)新古典(b)里昂惕夫(c)两种生产途径图2-2-14封闭经济的均衡新古典等产线。是一条严格凸向原点且连续可导的 光滑曲线。这表明在生产X和M这两种商品时,劳 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 里昂惕夫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L”形曲线。这 表明劳动与资本这两种要素在生产X商品或M商品 时不可连续替代。事实上只是一种固定搭配关系。 只具有两种生产途径的等产量线。它与里昂惕夫等 产量线的性质非常相似。只不过它多了一种固定的 搭配方式。5两种要素与两种商品的生产均衡我们先以新古典等产量线为工具来研究这种均衡,其方 法是将两个表示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一起置于一个埃奇 沃思方框图中,这样我们得到下图:封闭经济的均衡KLAHJX2X1X3M1M2 M3 OXOMDF图2-2-26封闭经济的均衡A点性质。在A点是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的一个交 点,其中X商品的产量为X2,而M商品的产量为M2。显然,当一个国家的资源这样配置时,其福利肯定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为什么?) D点性质。整个经济的均衡出现在两种商品的等产 量线的切点上。显然,这是一个帕雷托有效的经济 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 F点性质。与D点性质相同。区别仅在于对X与M这 两种商品的消费偏好不同。即消费者现在乐意多消 费一些X商品,相对少消费一些M商品而已。 7封闭经济的均衡契约线的性质 定义为帕雷托最优均衡的连线。在这一曲线上的任 何一点都意味着经济资源处在最有效的配置状态。 契约线之所以凸向右下角并非偶然,它表明了一个 非常重要的假设,即X产业是属于劳动要素(L)密集 型的,而M产业则是属于资本要素(K)密集型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见下页图) 新古典生产可能性曲线 里昂惕夫式生产可能性曲线 固定生产系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8封闭经济的均衡MX(a)新古典生产可能性曲线MmaxXmaxYZM3X2OMX(b)里昂惕夫生产可能性曲线MmaxXmaxOMX(c)固定生产系数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MmaxXmaxFO图2-2-39封闭经济的均衡封闭经济中的一般均衡封闭经济中的一般均衡是由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 决定的。供给由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表示。需求则由一组社 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下图中E点即为封闭经济中的一般均 衡点。MEXEEMO图2-2-4X10俄林赫克歇尔模型导言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所讨论的是两个新古典经济之 间的均衡贸易。而新古典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与 劳动的可连续替代。 基本思想:一国经济的比较利益根源于它的要素禀 赋。例如,一个劳动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会发现, 它能够比较便宜的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而资本 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将在资本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生产上拥有比较利益。因此,要素禀赋将成为国际 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原因。11俄林赫克歇尔模型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理论假设(三组) 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 生产函数一次齐次(即线性齐次)的; 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生产中可互相替代; 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 调整是瞬时的,即经济总处于均衡状态。 有关贸易条件的假设 没有运输费;自由贸易;完全竞争12俄林赫克歇尔模型把问题变得容易处理的假设 只有两种商品,两种要素,两个国家,即2*2*2模型 ; 可供使用的要素量固定不变(即“禀赋”)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自由贸易模型 假设有2个国家,U国和W国, U国在劳动密集型 生产X商品上具有比较利益,这意味着在没有贸易 时W国生产X商品的相对价格要比U国的高。 再假设U国是能以W国所确定的价格随意进行贸易 的小国经济,这样一条直线就可以表示外生的贸易 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下图13俄林赫克歇尔模型比较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点与封闭经济下的均衡点, 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点具有以下性质:贸易条件出口CO图2-3-1PMXE进口14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X商品价格相对上升, M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这正是 U国比较利益得以实现的机制; X商品的产量增加,而M商品的产量减少,这意味着 U国想要获得比较利益就必须调整其产业结构。 以自由贸易价格来衡量,尽管U国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其实际收入明显提高了。 M商品的消费量增加,是因为相对价格的变化产生 了为正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X商品消费量的增 减则取决于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动所产生的收入效应 与替代效应何者为大。15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X商品的生产超过国内消费的那部分构成出口;M商 品的消费超过国内生产的那部分则由进口来满足。 上图中的CP线表示的是在开放经济下的贸易条件, 即以进口价格表示的出口价格。 开放经济下的处在均衡位置的无差异曲线要高于封 闭经济状态下,这意味着存在比较利益的自由贸易 可使消费者达到最高的消费位置。并且,这种位置 是同由生产可能性曲线所表示的技术限制与由CP的 斜率所表示的外生的贸易条件相一致。16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定理的表述 每个国家都将出口它的充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进一步假设: W国也具有前面赋予U国的所有特征,即在要素禀 赋上也是劳动密集型的,但经济规模要大于U国, 且W国资本拥有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多于U国。 两国都有相同的技术; 两国的嗜好相同,且品位相似。17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试图用美国的经验 来验证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即美国是否像该定理 所描述的那样,出口的是资本密集的商品,进口的 是劳动密集的商品,因为美国在当时无疑是人均资 本拥有量远远高于其所有贸易伙伴的国家。 但他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 要高于其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这一结论不仅 与俄-赫定理相反,而且也有悖常理。这就是里昂 惕夫之谜。18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统计错误。不过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解释; 要素密集转换。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 国,但与同样出口粮食的泰国相比,美国的粮食生 产显然是属于资本密集型的,然而与美国生产的机 器制成品相比却又是劳动密集性的。这样,虽然从 世界看来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但从美 国看来她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的商品。 需求方面的影响。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是由美国人对 资本要素密集产品的强烈偏好而产生的。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19贸易保护。认为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其缺乏 国际竞争力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产品。 人力资本密集。美国相对其它国家来说,它不仅有 较为充裕的资本要素,而且也具有较为充裕的人力 资本。因此,美国出口的商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而是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 的商品。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俄-赫定理一开始所强调的要 素禀赋对于现代国际贸易来说其实并不很重要。这 一新解释开始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新的研究领域。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20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 俄-赫定理的结论显然是自由贸易,然而斯托尔珀 与萨缪尔森却发现,在某种情形下一国采取保护贸 易的措施也能使其实际收入趋于增加,于是便有了 作为俄-赫定理之反论的“S-S”定理。 S-S定理表述:关税将增加在受到保护的商品生产 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 S-S定理最为重要的前提假设:资本和劳动者两种 要素都能自由流动。21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莱布辛斯基定理 定理的基本思想:一种要素赋有的增加将会减少另 一要素密集的商品的生产。例如,劳动要素数量的 增加将会减少M商品的产量。可以用下图来证明:KOXL0OM0EL1OM1F图2-4-1 22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根据莱布辛斯基定理得出的结论: 享有资本存量相对增加的国家,应该预期到他们的 劳动要素密集型工业的规模将会趋于收缩,那些已 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资本存量不断增加的条件 下试图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维持其劳动密集型工业 是不可行的。 相反,对于劳动要素供给趋于增加的发展中国家来 说,不适当的发展技术与资本要素密集型的工业则 可能导致比较利益的丧失,并使经济增长出现欲速 而不达的结果。 此外,一个国家的比较利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 根据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23大国经济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大国经济 放松小国经济的假设,将使我们面临两个大国之间 的贸易问题。这种情况下,以小国假设为前提的俄 -赫定理是否还有效呢? 回答是肯定的。即:只要 这两个大国的要素禀赋是不同的,那么他们通过国 际的专业分工而进行的贸易,仍然可以实现各自的 比较利益而使他们两国的国民福利得到改进。 进一步分析还表明,两个大国的专业化生产与贸易 还会使这两个国家的要素价格出现均等化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是,大国经济把价格由小国经济下的外 生变量变成了内生变量。24大国经济S-S定理与大国经济 S-S定理在大国经济条件下一般也能成立,但是关 税的效应也可能是相反的。假如关税导致的是进口 商品的国内价格的下降,那么受关税保护的那种商 品生产的密集要素的收入反而下降。这种情况之所 以发生,是因为在大国经济中市场容量很大,该国 若对进口商品通过关税加以限制,那么本国的替代 品生产部门将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导致其产 品价格下降,进而影响其所使用的密集要素的收益 或是不变,或是减少。25大国经济莱布辛斯基定理与大国经济 莱布辛斯基定理不能推广到大国经济模型,这是因 为,莱布辛斯基定理依赖要素价格不变与商品价格 不变这个非常严格的前提假定,而这种假定只有在 小国经济的条件下才能成立。26第三章第三章 制成品贸易制成品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华民 著27导言 规模经济与贸易 对差别产品的需求与贸易 垄断竞争市场与贸易 产品的生命周期与贸易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28导言克鲁格曼发现至少有三种程式化的贸易事实,与 俄林-赫克歇尔定理相悖 资源禀赋相同的国家间的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大量相似产品的贸易 保护主义贸易在当今世界依然非常活跃新解释 与规模经济有关的贸易理论 与产品差别化和需求多样化相关的贸易理论 与市场不完全竞争相联系的贸易理论 有国家干预的贸易理论29规模经济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一种要素两种产品 两种要素两种产品30两国都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1两个前提假设 要素禀赋完全相同 需求完全一致当两国的需求偏好发生变化 贸易是否还能进行 若能进行,它对贸易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放松需求偏好完全相同假设时产业内贸易32放松需求偏好完全相同假设时产业内贸易结果表明 放松两国需求完全一致的假设,制成品的贸易仍可进行 由于贸易条件的变化,由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将在两国之间进行再分配 再分配的结果对专业化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的国家有利,对专业化生 产需求相对小于供给的商品的国家不利 33差别产品的定义 对差别产品需求的研究以规模经济的存在作为前提 条件 差别产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 存在结构性的差别 差别的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