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探究电路一、单选题1.用一段锰铜丝绕成线圈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 Il , 当用酒精灯缓慢地给线圈加热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为 I2 , 则 A. Il I2 B. IlI2 C. IlI2 D. 无法判断它们的大小2.下列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 B.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C. 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D. 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3.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 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有关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以及灯泡亮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灯泡变暗B.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读数变大,灯泡变亮C.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变小,灯泡变暗D.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教都变大,灯泡变亮24.在下列安全提示中与它相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打雷时请勿在大树下躲雨雷击时电流很大,且易经大树流入大地B. 不能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一般的生活用水是导体C. 高压危险请勿靠近只有高压电对人体才是不安全的D. 洗衣机的金属外壳要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5.如图所示,把一个 5 和 10 的电阻串联起来,接到电源电压为 9V 的电路中,则通过电阻 R1的电流为( )A. 1.6A B. 0.8A C. 0.53A D. 0.6A6.把一根电阻为 R 的均匀电阻丝弯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abc,如图所示,图中 d 为底边 ab 的中心。如果 cd两端的电阻 R1为 9 欧姆,则 ab 两端的电阻 R2的阻值是( )A.36 欧姆B.12 欧姆C.8 欧姆D.0 欧姆7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起火时,应迅速用水扑灭B.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铜线代替C.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要接触笔尾金属体D. 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8.有一段导体,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其电阻的是( ) 3A. 减小导体两端的电压 B. 减小导体中的电流 C. 减小导体的横截面积 D. 减小导体的长度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电灯 L 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开关 S 闭合后,在变阻器滑片 P 从中点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灯 L 的亮度变暗 C. 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 A2的示数不变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用湿手板开关 B. 发现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C. 用湿布擦带电的插座 D. 通电导线接触高温物体二、多选题11.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 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 M 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 P 移动,4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 M 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 P 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1.5V 和 0.2A由此可知( ) A. 电阻丝的总电阻为 7.5B. 当电压表示数为 2V 时,物体 M 向左移动了 5cmC. 当电压表示数为 1V 时,物体 M 向左移动了 5cmD. 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 P 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 30cm1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阻值的 R1的电阻和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2 , 开关S 闭合后,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路中电流 I=B. 滑片移至最右端时,R1两端的电压 U1的求解思路是 U1= I1R1I1=II=R=R1+R2C. 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路的总功率是 P=P1=I12 R1=I2 R1= ()2R1=D. 滑片 P 右移R2R=R1+R2I=UL=IR1UP=UUL电压表示数增大三、填空题13.小亮家里买的电风扇上带有三脚插头,由于家里没有三孔插座,于是他就把三脚插头插在两孔插座上,电风扇照样工作这样做的危害是:当金属外壳_ 时,会造成触电事故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往往带有一些灰尘,其中一个原因是_ ,使得扇叶容易吸引灰尘 14.小宣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R 的阻值时,并联在电阻 R 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与电阻 R 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14 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 V,电流表的示数为_ A,电阻 R 的阻5值为_ 。四、解答题15.两个电阻 R1和 R2并联,它们并联的等效电阻为 R,为什么 R 既小于 R1也小于 R2? 五、作图题16.请将图中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在光线很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 . 六、综合题1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为滑动变阻器, 、 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改变滑片 P 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对应关系的图象分别表示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则: (1)当滑片移至 a 端时,对应的是图乙中的_点; (2)当滑片移至 b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A; (3)R1的阻值为多少? (4)电源的电压为多少? 6七、实验探究题18.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压表示数应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 0.5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 V 实验次数12345电压 U/V1.01.52.03.0电流 I/A0.20.30.40.50.6(4)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中描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5)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探究结论是:_ 7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合欧姆定律即可判断出电流的变化情况因为温度越高锰铜丝的电阻越大,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就越大,电流就会变小,故选项 C 正确【点评】知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水容易导电,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会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B、发生触电事故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人,否则会因电源不断开而发生触电;符合安全用电要求;C、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时,可避免因电器漏电时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符合安全用电要求;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测电笔才能正常工作;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选 A【分析】根据安全用电的要求,不能用湿物体接触电器;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电器失火,应先切断电源;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3.【答案】C 【解析】【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 R 变大,电源电压U 不变, 电路电流 I= 变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小;(3)电路电流 I 变小,灯泡电阻 RL不变,由U=IRL可知,灯泡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实际功率 P=I2RL变小,灯泡变暗;故选 C【分析】(1)分析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2)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3)根据 U=IR 判断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根据公式 P=I2R 判断灯泡功率如何变化,从而判断灯泡亮度如何变化4.【答案】C 8【解析】【解答】解:A、雷容易击中地面上尖端、突起的物体,打雷下雨时,雷很容易击中大树,大树中有电流时对人是不安全的,故 A 正确;B、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抹布擦带电的用电器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 B 正确;C、只有不高于 36V 的电压对人才是安全的,而低于 1kV 的电压都是低压,故 C 错误;D、家用电器使用时金属外壳要接地当用电器的外壳和火线间的绝缘破损,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 D 正确故选 C【分析】(1)雷雨时,特别要小心的是,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等)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电袭击(2)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3)安全电压规定为不高于 36V(4)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接地线,以防漏电时,人不会发生触电事故5.【答案】D 【解析】【解答】解:两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5+10=15,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电阻 R1的电流: 故选 D【分析】已知两串联电阻的阻值和电源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即为通过电阻 R1的电流 6.【答案】C 【解析】【解答】如图 cd 两端的电阻,相当于 R 对折后的电阻为 9,因为 n 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等效电阻为单个电阻的 ,所以对折后一边电阻为 ,则原来的电阻 R 为 ;ab 两端的电阻为:原电阻的三分之一与原电阻的三分之二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即:9故答案为:C。【分析】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求出电阻 R 的阻值;然后求出电阻丝 ab、ac、bc、ad、bd 的阻值,再根据电阻的串、并联特点求出 ab 两端的电阻 R2的阻值.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若家用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 A 错误;B、当用细铜丝代替后,细铜丝的熔点很高,温度即使升高到一定程度,它也不会自动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 B 错误;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 C 正确;D、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 D 错误故选:C【分析】(1)水是导体,电路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否则会发生触电事故;(2)险丝的作用就是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使用铜丝起不到保护作用;(3)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4)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其本身的材料、长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