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调查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调查研究【摘 要】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但城乡隔离的 户籍制度以及子女入学的高昂学费造成农名工子弟无法解决上学问题,从而出现了一大批 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出现了各种身里心里方面的问题。这些健 康问题的出现极大的阻碍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关注留守儿童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的一个热 点话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研究 一、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现状 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 1.3 亿人。根据 2005 年中国 1%人 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 5800 万人,和 2000 年相比,2005 年的 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 28.29%,平均每 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祖父母辈的溺爱中成长, 性格闭塞,不合群也不乐观,学习态度和质量令人担忧。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 1.社会整体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入与城乡壁垒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农名工无 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另一方面各地选用的教材不同使学生转学之后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 接以及高考制度的壁垒等。 2.家庭因素:越来越多的农名工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他们希望改善家庭的经济条 件,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处在 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学校,生活和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给予 他们以精神上的解答,从而出现很多的心理身体上的问题。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分割两地的家庭原因使得他们缺乏安 全感和归属感。他们不愿与人交流实则内心很孤独,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孤僻。 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期,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更容易冲 动行事。青春期内的逆反心理让他们变得敏感,会因为一点点的消失而产生巨大的情绪波 动,严重者往往会出现暴力倾向。 3.自信不足心理抑郁。留守儿童常常由爷爷奶奶监护,而隔代的爷爷奶奶通常会溺 爱他们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 信心。因为我国教育机制的不完善,教师往往做不到公平教学,导致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得 不到老师的关注,在家里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学生的情绪长时间处在不开心的状态,久而 久之就会出现心理抑郁。 4.人际关系紧张。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严重。而现 代社会人机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留守儿童不愿与他人主动交流从而导致 人机关系紧张。 (二)留守儿童的生理及安全问题 1.生理卫生问题。在没有父母照看下的留守儿童正处于发育期,没有人告诉他们相 关的生理卫生知识。例如:女孩月经期不能接触凉的东西和辛辣的食物。这些留守儿童生理知识的缺乏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2.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由于老人文化知识不高,不懂得为处于发育期的儿 童搭配合理的膳食,导致一些儿童营养严重不足,延缓了儿童的身体发育。 3.儿童的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会受到同学和邻居的欺 负。 四、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反思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无疑对中国的发展及其不利。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已经上升到社会的重大问题。孩子的健 康问题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 留守儿童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社会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前农村经济 社会热点问题“三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过多的留守儿童的出现恰恰违背 了这一发展规划,因此留守儿童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解决好留守儿童的 问题,才能顺利的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 1.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符合我国的教育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 展是推进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 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对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是必要的。 2.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措施。留守儿童 的身心健康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途径之一。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身心健 康的儿童是实现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主体。因此,对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铺路石。 五、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解决思路 1.政府要积极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 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决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政府应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 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 2.家庭应该对儿童倾注更多的关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为个体 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首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有 人口生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有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社会的人。其次,家庭是儿童 性格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长,严重影响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 兴旺发达。国家及社会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促进其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 15 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关于留守儿童健康 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15C1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心怡(1996.5-) ,女,江苏盱眙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 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