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探索与研究贵州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探索与研究在电子商务主流化的时代,将电子商务应用于农村扶贫之中显然已经成为一种创 新的扶贫方式,电商扶贫已经成为新经济常态下扶贫攻坚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现阶段,贫困地区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扶贫机制、扶贫开发模式、产业扶贫方 面,很少有针对电商扶贫模式的研究。 一、贵州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探索以台江县为例 1.台江县电商扶贫模式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台江县的农产品生产以种植水稻、养殖为主,生产的产品 在网销上有许多限制性条件,保质方面则需低温冷藏保鲜,物流成本较高,且农业生产组 织化程度低。 (2)对农村电商认R 不足,农户参与度不高。农户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强,文化程度低,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农民根本不知电子商务为何物,网络意识薄弱,电商业务拓展 缓慢。农特产品、银饰刺绣、农村合作社等企业从业人员多,但普遍缺乏系统的网络知识 培训,传统经营模式向电商模式的转型升级难度大、进展慢。 (3)实施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落后。山区公路通达的深度不够,路况较差,缺乏完备 高效的物流体系支撑,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 (4)开发线上产品难、产量小、规模小。台江县的农产品及特色旅游产品品种繁多, 但要在线上推广,缺乏顶层设计,导致上线率低,特色旅游产品基本为家庭作坊式的手工 生产,质量和服务无法得到保证。 (5)电商人才紧缺,电商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台江县只有一个职业教育学校,缺乏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资源基础,县域内大部分创业人员 流失,导致县域内电商人才基础薄弱,匮乏创新创业人才。 (6)企业规模偏小,缺乏骨干企业。台江县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流 动人口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缺乏骨干型支柱型企业,大部分受制于企业本身发展规模, 电商化投入不足,甚至无力投入。 (7)电商扶贫缺乏有效组织,没有形成合力。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带 头作用,县乡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农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做得不到位或脱离实际,电商 扶贫对象瞄准度不高,电商扶贫对象偏向于鼓励创业,造成非贫困人群占用本该用于扶贫 的资金,达不到扶贫目的。 2.台江县农村电商扶贫模式 (1)基层党组织+农村电商。以驻村第一书记为村级服务站负责人,号召驻村干部、 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电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如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电 商服务站以此模式为基础,每天安排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值班,免费为村民提供网购服务等。(2)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台江吉玉鸟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有 100 多个专职绣娘 和 200 多名兼职绣娘生产手工艺品,网上年销售量达到 500 万元以上,每位绣娘每月增加 收入 1500 元;台江县金秋梨种植大户有 27 户之多,成立了金秋梨合作社,种植面积有 3270 亩,年产量达到 6290 吨,往年一到金秋梨成熟季节,果农愁没销路,自从台江县发 展电子商务后,台江县与贵州电商云公司合作网络平台上销售金秋梨形成了供不应求的状态,年销售额达到 500 万元以上,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2016 年台江县革一镇枇杷种植 面积 2600 多亩,总产量约 25 吨,总销售额 50 万元,通过贵州电商云网络销售额约 20 万 元;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红米种植面积 25 亩,种植户 48 户,总产量约 2 万斤,总销售额 9 万元,通过淘宝、微信等渠道实现网络销售额 3 万元,这是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带来的效 果。 (3)农村电商+美丽乡村建设。台江县有 36 个村获得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称号,发 展农村电商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电商的渠道,引导人们进行中国传统村落 游、农村休闲和体验游等,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在 国庆节期间举行的“独木龙舟赛”吸引了 5 万多名游客,运用电商的平台给村民带来了直接 的经济效益。 (4)农村电商+传统产业升级。台江县的银饰、刺绣底蕴丰厚,从业人员众多,但 以前都是以家庭作坊生产为主,销售渠道很窄。发展农村电商后很多地方成立了产业合作 社,形成了一定规模。 (5)农村电商+村级公共服务。台江县电商村级服务站一般都建在人流量大的村活 动室里,帮助村民代购、网上交水电费、话费、购买火车票、飞机票等,让村民不用进城 就能把要办的事办妥,真正做到便民服务。 (6)农村电商+金融服务。台江县人民政府与贵阳银行合作发展大数据业务,贵阳 银行负责在各行政村建立金融服务站,先期建设 22 个,后期 67 个行政村全覆盖。金融服 务站功能包括现金取款、转账、余额查询、电子商务等。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和贵阳银行 建设的农村金融服务站互相融合共同促进台江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台江县通过构建农村电商“6+”发展模式,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努力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贵州省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发展建议 1.拓宽电商扶贫通道 电商扶贫通道包括信息、物流、资金以及人才四大通道。在信息通道方面,要完善 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本地的供需信息与各种电商平台的对接;在物流 通道方面,完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在资金通道方面,搭建融资平台,让农村 贫困人员利用外来资金支撑农村项目落地,从而增收;在人才通道方面,通过教育培训, 让贫困地区人员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来脱贫减贫。 2.优化电商扶贫环境 优化电商扶贫环境,就要从电商扶贫政策着手,鼓励社会各界人积极参与,支持行 业跨界合作,用更优惠政策来弥补贫困地区在其他资源上的缺失;通过政府宣传推广农村 电子商务,让贫困地区人民能够置身于电商环境之中;完善资源配置,发掘电商产品,保 障产品质量,建立产品标准体系与溯源体系,做好产品的营销与推广,让“黔货出山”,让 “网货进村”。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贵州贫困地区在电子商务扶贫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引入有经验的网商和服务商,为 外来人才落户本地提供便利;要重视对政府人员、从事经营电商的龙头企业代表、致富能 手、个体户经营者以及重点帮扶对象的电商培训,注意充分发挥贵州省各大高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文龙.“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模式实践及其启示探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J.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 2殷红梅,徐 燕.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探讨J.贵州农业科 学,2011(10):197-200. 3夏 换,张 彤,叶 青.贵州省电子商务扶贫的营销策略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6(3):92-9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