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凸显贵州凸显“快进慢游快进慢游”新格局新格局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贵州旅游构建“快进”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贵州通过理 念、产业、业态、格局、服务等方面的升级,构建“慢游”系统,让游客在贵州停下来、住 下来、静下来。 2017 年 2 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 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贵州旅 游构建“快进”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贵州通过理念、产业、业态、格局、服务等方 面的升级,构建“慢游”系统,实现旅游市场供给由浅层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从浅层服务 向深度服务转变,让游客在贵州停下来、住下来、静下来。 “快进”抵达 今年春节,遵义市民岑先生带着一家人自驾游赤水,他说:“十年前就知赤水风景独 好,但那时没有高速路,从遵义到此遥遥 300 多公里,要走上 6 至 8 个小时,不放心带老 人和孩子来。 ” 位于贵州西北部、素有“川黔锁钥”之称的赤水市拥有“桫椤王国”“丹霞之冠”“竹子之 乡”“千瀑之市”“长征遗址”“中国长寿之乡”等 38 张国际、国家级名片,但在十年前,交通 仍是制约大量游客到此邂逅美景的瓶颈,来赤水的游客都发出这样感叹:“赤水的风景美死 人,到赤水的路抖死人。 ” 2013 年 11 月 28 日,遵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赤水到遵义的时间缩至 2.5 小时。 2014 年 6 月 29 日,泸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赤水到泸州、成都、重庆 的时间,成为贵州北上川渝的“桥头堡”。 2013 年,赤水接待游客总量达 340 万人次,2014 年达 461 万人次,2015 年达 700 万人次,2016 年则增长到 1200 万人次。仅 2016 年国庆黄金周,游客就有 135 万人次,同 比增长 48.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4 亿元,同比增长 50.35%。 高速公路的通达,迎来大量的游客。为补齐接待能力的“短板”,赤水不断完善交通 基础设施,探索“旅游环线”,避免游客拥堵,在境内实现“快进”。 赤水目前已基本建成 8.5 米宽的孔滩桥至城门洞、回龙至两河口旅游大环线,连接 四洞沟、大瀑布等景区。赤水市交通局副局长雷友富说,2017 年赤水将实施“2111”工程, 即实施国省干线、县乡道改造 200 公里,通村油路硬化 1000 公里,新建旅游产业路 1000 公里,实施生命防护工程 1000 公里。 “以后我们还将按建设规划逐步续建延伸,最终把各 4A 级景区连在一起,不让游客走回头路,不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游客走旅游环线的话,每两个景区之间至少可以节约两三个小r。 ” “慢游” 享受 贵州旅游业正由传统的“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将“路、景、产”融合,实现交通供给侧改革新突破。 2016 年 5 月,沿赤水河而建的全国第一条河谷旅游公路正式通车,全程约长 154 公 里。与之全程伴随的,还有一条宽 3.5 米、用红色橡胶沥青铺就的自行车道。赤水河、旅 游公路、自行车道,如一条三色彩带,将沿线丹霞、幽谷、瀑布、桫椤、竹海等美景串联, 使健身运动与旅游观光相融。 旅游公路沿途从茅台镇到赤水市,全线共设 12 个风格各异的驿站,提供茶点、帐篷出租、医务点等服务。驿站自行车随租随还,微信扫码支付即可自助存取。 慢行系统为降低凿石开山对于赤水河谷景观的破坏,在猴子岩景区为自行车道单独 修建桥梁,此举有效保护了原始竹林的生态环境,竹子枝繁叶茂形成天然屏障,可为骑行 者遮阳避雨。游客慢行于竹林胜景,两侧悬崖峭壁,脚下赤水淙淙,将获得极佳旅行体验。“变疲劳式旅游为度假式享受 ,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感受自然,养眼、 养心,洗胃、洗肺。 ”赤水市旅游局服务中心主任向光辉说。 赤水大瀑布景区内,垂直高度 93.87 米的电梯和一座水平距离 134.5 米的隧道,仅需 30 秒就可到达底部,再通过隧道约几分钟,游客便可以从大瀑布顶端到底部,省了近一个 小时上下山奔波疲劳之苦,尽情观看瀑布飞流。 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内,旅客无需步行,坐上从复兴张家湾旅游小镇开往燕子岩的 小火车,悠闲欣赏沿途美景。 向光辉介绍,赤水正打造“康养旅游”,规划布局总面积 230 平方公里的丹霞遗产养 生区和高山休闲度假康养避暑区。度假区内环湖健康步道、森林 SPA、富氧运动、养生膳 食等配套服务功能齐全,并布局了道家养生、禅养、运动养生、现代医学养生、温泉养生、 膳食养生、休学养心等中高端康体养生业态。餐饮方面,有以“竹”为主的“国宝菜系”,以 “石斛、乌骨鸡、晒醋开胃汤”为主的“康养菜系”和以“粗粮、野菜”为主的“红军菜系”,希望 游客“吃出山地特色、吃出赤水味道、留下赤水记忆”。 “从 2013 年开始,我们每年都持续投入 8000 万元以上,不断提升产业布局、业态类 型、品牌形象、服务质量,力争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 ”赤水旅游发展有 限公司董事长杨月平表示。 “路”串“风景” 贵州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州有机场、高铁联四方,紧接着还将陆续开通贵阳至重 庆、成都、南宁等高铁,贵州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 交通的改善为贵州旅游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贵州交通发展提速后,一条条大 交通线,串起贵州“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人间秘境。 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开通,为贵州境内铜仁、凯里、贵阳、平坝、安顺、关岭、普 安、盘州的如画风景拉来了“山外客”。 而通往每个县的高速路,则将游客引入遍布贵州各 地的风景。 贵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副局长唐静说:“县县通高速公路后,2016 年底全省高速公 路通车里程达到 5433 公里。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网实现四通 八达、百姓外出旅游的愿望增加。尤其春节等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期间,有大量来自 省内及川、渝、湘、滇等周边省市的游客自驾前往景区或乡村旅游。 ” 内外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使“快进慢游”变成现实,并逐步成为贵州旅游的新亮点。 (责任编辑/袁 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