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众数教学设计密山市实验小学 庄艳玲本节课的设计理念:1、数学课程生活化。 “众数”属于“ 统计与概率 ”范畴,其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习这一内容是“ 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2、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理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体现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合作探究的能力。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本节课的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计算器,课前对本班同学的身高、体重、视力等方面进行测量和统计。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班班通、计算器、学习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多媒体图片切入)1、研究数据,观察发现。师:根据我们部分同学的身高,我们得到了这组数据。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分析这组根据,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汇报:大部分同学身高都在 1.5 米左右) 。师:(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划上横线,用红笔在下画写上 1.5) ,谁能给它取个名字?2、导入“众数 ”,理解“ 众数”。谁能说一说什么叫“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你认为理解“众数”,哪几个词最关键?为什么?(“一组”至少 3 个以上的数据, “次数最多 ”,有的数据中出现了几组相同的数,只有次数最多的数才是众数)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现在你能不能迅速找出下列一组数据的众数。比一比,看谁能迅速找出下列每组数据的众数:第一组:1.32 1.33 1.34 1.50 1.51 1.52 ( )第二组:1.32 1.33 1.34 1.50 1.51 1.51 1.52 1.52 1.53 ( )第三组:1.32 1.33 1.34 1.50 1.51 1.51 1.52 1.52 1.53 1.53 1.53 ( )第四组:1.32 1.33 1.34 1.50 1.51 1.51 1.52 1.52 1.52 1.78 ( )第五组:1.32 1.33 1.34 1.50 1.51 1.51 1.52 1.52 1.52 0.85 ( )请同学们说一说,对“众数” 有什么新的理解?(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二、比较探究,认识意义(多媒体课件出示)1、启发引导:师:再过两个月我们市将要举行两年一届的全市运动会,为了迎接全市运动会的召开,我们学校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要在五年级的每个班中选 10 名队员,参加集体舞比赛。各班都踊跃报名参加了,可 5(3)报名的同学超出了 10人,所以班级里要先进行一次选拔,大家说说选什么条件的比较合适?这是五年(3)班的 20 位候选同学的身高数据。(多媒体课件出示 20 个数据)2、 整理数据,完成学习卡。学 习 卡(1)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完成下列统计表:身高(米)人数(人)3、小组汇报交流。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得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方法 结果 联系 区别平均数 计算 1.475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的每个数都有关系,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中位数 排列 1.485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平均数)中位数的大小与数据排列位置有关,部分数据变动与中位数没有影响。众数找次数最多的数1.52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既不需要计算,也不需要排列,只要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学校要开展集体舞比赛,如果在这些中选 10 名同学参加比赛,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交流反馈)4、意义拓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个统计量,它们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老师这儿有个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判断一下,看看使用哪一个统计量比较合适。 (恰当运用统计量的问题 46 个)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班班通资源营造场景氛围,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众数在统计中的地位)1、师引入:我们今天学习了众数的知识,众数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2、请看第一个问题:应聘问题。密山广告公司和密山装饰公司都在招聘员工,这两家公司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密山广告公司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月工资8000 7000 2600 2400 2300 2250 2200 2150 2000 2000 2000密山装饰公司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月工资6500 5500 2700 2650 2600 255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研究密山广告公司员工工资数据,它们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研究密山装饰公司员工工资数据,它们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李叔叔想找一个收入高一点的工作,它应该去哪个公司应聘合适?2、问题二:售鞋问题红蜻蜓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女鞋 30 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鞋的尺码 34 以下 34 35 36 37 38 38 以上销售量/双1 2 4 6 14 2 1研究这组销售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你是鞋店的经理,你会怎样进货?3、生活中的数学了解“均码”(课件: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到众数的原理。 (网络资源插播相关图片和现场评委亮分打分实况)(1)超级女生总决赛中,李宇春的人气指数最高,人气指数用了哪个统计量?(课件图片后视频插入)(2)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哪个统计量?(课件图片后视频插入)(3)在许多比赛中,评委打后,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分,这是为什么?2、了解三个统计量分别与什么有关。四、在练习中体验,学会统计描述。 (班班通电子资源插入)1、 (课本第 123 页生活中的数学)2、124 页完成第 1 题。五(1)班 21 名男生 1 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 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3、125 页完成第 6 题。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的号码,完成下表。男生:号码/码 34 以下 34 35 36 36 以上人数 女生:号码/码 34 以下 34 35 36 36 以上人数 这两组数据的众数各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有可能没有众数。五、在分析中总结延伸、畅谈收获。(1)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 众数”,大家有收获吗?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整理笔记、写学习小结、写数学日记)(2) 、学习总结(学生补充完整)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数学知识 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都能反映“平均水平” ,但还有区别,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都有关,中位数与一位数据排列顺序关系紧密,众数的大小与部分数据有关。众数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蕴含着众数的原理。附板书:众 数平均数 整体水平 所有中位数 一般水平 位置众 数 集中情况 次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