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厌学情绪的矫正初探学大昌平校区 徐德金厌学,实则是指小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的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的情绪和冷漠的态度,并且在客观行为上表现为不愿意努力,怕苦畏难,没有强烈的进取心。相信长期奔波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一定深有同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最让人棘手的莫过于转化学生的厌学情绪。笔者也时常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感叹:“某某孩子什么都不错,就是不愿意学习,真叫俺无奈。 ”这简短朴实的发自肺腑之言,也曾多次令我深思和郁闷,几次下意识想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转化学生厌学情绪的捷径。但往往是由于厌学者生理、心里、环境、知识基础诸多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教育的结果往往不尽相同,但应该肯定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各有效果,事与愿违的情况几乎没有。行之有效的根治这种厌学的顽病的“灵丹妙药”至今仍然没有找到。身临“学大“的一对一教学,目睹孩子们的学习情绪,不由让我继续思考和探究转化学生的厌学情绪的基本途径,本文以示给读者的只是个人的一点教学尝试,但愿能收到转化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裨益。一、 仔细剖析厌学病因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个性千差万别,因此小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原因应该说是各异的、复杂的、多渠道的。但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社会分配存在弊端,一些小学未毕业的人什么学历也没有,借助于天时地利人和,照样腰缠万贯,开豪车,住豪宅,也就是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不良影响;二是学生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存在局部断链现象;三是生理机能或家庭环境的变迁,催生了厌学者的心理负担;四是学生可能在校内、外人际关系上出现了变化,无形中与他人或某个群体之间产生暂时性的矛盾,生活中油然生成自卑感;五是老师或家长的言行偶尔失控,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六是可能课任老师教法陈俗、或某个问题处理的不够公正,缺少透明度,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暴露在课堂上疲疲沓沓,纪律上松松垮垮,作业上拖拖拉拉的消极怠学情绪,再就相当大的原因可能是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对学生的要求太严,孩子长期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中,久而久之,把学习看做一种负担,丧失了求知欲,油然生成了厌倦学习的习惯等等。总之厌学的原因复杂,切不可一概而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做一个有心之人,进行认真细微地观察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必要时要不厌其烦地多次走出校门,进行反复的家访和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有时还需要我们老师要有一颗童心,潜身于小学生之中,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捕捉学生的厌学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方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二、 以“爱”字为突破口,用言行感召当我们面对厌学者,表现出的上课不认真听讲;摇头晃脑,东张西望,爱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如数完成;课堂上沉默寡言烦躁不安,丝毫没有参与意识的厌学情绪。老师特别需要极度冷静和克制,谨言慎行,千万不能让愤怒冲垮理智的堤防,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且忌当着众多的学生面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厌学的学生,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令他们无地自容。你岂不知道如若这样做,往往会挫伤厌学者的自尊心,最容易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与老师的教育行为背道而驰,形成破罐破摔的心态,在前进的道路上丧失内驱力,甘心情愿落伍于同伴,甚至把自己的落伍引以为荣。常言说得好:“人类在不损其自尊的情况下都愿改过向善” 。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纯真、无私、活泼、好动且富有强烈进取心的小学生。因此这时就需要我们用慈母般的目光重新审视他们,要像善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处处用充满爱的表情、言语、行为来感召、启迪他们;要耐心地向学生讲清学习目的意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知识断链要及时补救;家庭问题要协助劝导解决;生活困难给以力所能及的资助,哪怕是一点点帮助可产生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建立团队精神,帮助树立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平时还要多与这样的学生交心,成为厌学者的良师益友,深刻挖掘学生的思想内涵,用期待的目光细微观察他们的成长变化,哪怕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要予以肯定,并且完全可以凭借这一闪光点加以客观评价,张扬他的个性,激发厌学者的学习情趣,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达到增进求知欲的目的。当然这种“爱”要把握有度,绝不能溺爱,更不能放任自流,真正做到严爱交融,老师要充当厌学生的忠恳引领人。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对厌学学生的转化,学校、老师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要获得最佳的转化效果,从本人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没有家庭的配合很难收到事半功倍的转化效果。当然与家庭配合并不能单纯理解向家长告密,而是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家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共同剖析学生厌学原因。倘若有机会同家长交流,在与家长交谈的时候特别要讲究谈话艺术,一定要让学生在场,避免学生误解老师在告“黑”状,对学生评价要恰如其分,一分为二,在指出成绩的同时,不要忘记点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只有这样,老师、家长、学生之间才能构建相互依赖、彼此信任,相对统一的三位一体,沟通起来方便自如,转化的效果可想而知更不同寻常。其他学科的课任教师之间也要协同作战,形成共识,举荐好的转化策略,统一步调,分阶段实施转化目标。并且对学生的转化过程及成功经验做好随机记录,定期做检查总结,必要时还要深入社会,通过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启迪厌学者的幼小心灵,从小立下勤奋好学的志向。学生间也可以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进行互帮互学,用榜样的力量去感应他们。有些集体活动,要给他们提供方便,多给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增进他们参与意识,锻炼他们的胆量,培养他们的勇气。四、 注重玩中学、趣中教学生一旦产生厌学情绪,反应在课堂上无精打采,分心好动,表情焦虑不安。如若这时老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照本宣科,墨守成规乏味的填鸭式满堂灌,这对于厌学者无疑应该算的上是雪上加霜,更无教学效果可言。经验颇丰的教师这时一定会审时度势,针对教材特点和学情,变换教法,寓情于教,寓乐于教。并利用多变的刺激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种感官效应尽量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记得我在一次“圆的面积”教学时,正当一位厌学生对抽象的周长、半径、直径、圆周率、圆面积搞得极度不耐烦的情况下,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不急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而我灵机一动绘声绘色地串讲一个阿凡提建构不同规则羊圈的故事,也就是利用定量的材料怎样使羊圈的容量最大化,问题出炉,允许学生各行其是寻找答案,随机学生通过讨论、演示、自己亲手画、下位闻询等想出了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经常性厌学的董明也悄然举起小手想出了靠墙搭建可以扩大容羊量的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无不让老师刮目相看,不由得让老师连声叫好。略带羞色的董明同学暗自欣喜。一节枯燥的数学课就这样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虽然教学任务没有如期完成,但厌学的学生创异的火花已经开始闪烁,幼小的求知心灵开始启迪,同时情趣教学产生的效应也令我情有独钟。五、 允许对厌学者多点“偏爱”厌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滞后于班级的下游水平。他们的行为常常遭“白眼” ,倍受“冷落” 。在班级中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往往是无力自拔。因此这时更需要我们老师以诚相待,以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爱护这部分学生,允许给这类学生有点“偏爱” ,要多一份接触,经常交心。在班级学生面前首先要帮助树立起这部分学生的威信,让他们有同常人一样的做人尊严。要引导同学们与他们接近,各项集体活动一定要给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让他们由衷感悟到老师没有嫌弃他,学生们没有疏远他。 以利激起痛改前非、积极进取的决心。老师的课堂教学也要选择一些跷首可得的问题让这些学生回答,唤起他们跃跃欲试的上进心。最容易做到的在家庭作业布置上可以酌人限量、因人限难。如果条件允许作业最好采用面批,个别指导,添加“助长剂” ,常吃“小灶饭” 等做法,总之只要有助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转变的事情,都要力求做细做好。只有这样才能让厌学学生隐约发觉自己的亮点,对前途充满自信心。在大集体的班级教学,尤其工作的分配上,决不能认为厌学者就把他们置之度外,笔者多次实际工作深有感触,只要一位学习滞后的厌学生担任了班级的小干部,他们的言行举动较以前都有明显改观,也和常人一样很想在众多人面前表现自己,很想彻底改变大家对自己的不良看法。采取这样的激励策略,将有利于厌学者克服不良习惯,争取更大进步。当然以上谈及的”偏爱” ,一定要把握有“度” ,绝不能 姑息迁就,报喜不报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师转化厌学者预设的航线上勇往直前,少走弯路。六、 转化厌学生要持之以恒俗话说:“得病如山倒,除病犹抽丝” ,一个厌学学生的转化绝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很多厌学生的转化会出现多伦反复,原因是这样的学生大多数怕苦为难,缺少学习上的钻劲和韧性。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强忍心头火,满腔热情、持之以恒地做好厌学学生的转化工作。就一般而言,很少的厌学者通过一次教育便可悔过从善,大多数这样的学生思想波动较大,易于受外界环境干扰,具有普遍的反弹性。而社会赋予我们这份神圣的职业,必须以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做好每一位厌学者的转化工作,任何半途而废都应视为严重失职。笔者曾就一个厌学生,单独交谈不计其数,仅家访就达九次,班级的集体活动四次,最终才使他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得以有所转变,以小学毕业考试名列班级第六升入初一年级学习七,父母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既适合又有针对性的学习作息时间表,但不必完全改变家庭日常生活规律。另外,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为孩子的学习和对家庭教育意见的分歧争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咛、万嘱咐,让子女感到唠叨个没完。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人情往来的应酬,吵杂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心绪不宁,烦躁不安,不能静心学习。 孩子厌学有可能与家长有关,如过多地责备孩子,紧盯孩子差的方面,过多唠叨孩子,读书时受到过多打扰,没有理想读书的环境,家长不停催促“快去读书,字写漂亮些”等。要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细心观察孩子,坦率交谈,循循善诱,责备也要讲究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让孩子知道受批评的原因,是应为学习太不尽心,太不努力;2. 一个错误只批评一次:母亲责备过了,父亲不要再批评了,不然会伤孩子的自尊心;3.批评要讲究技巧:根据孩子的性格和情绪去采取不同的方式: 4.以单独批评为主:避开其朋友、同学或外人,也不要动不动以告诉老师威胁孩子: 5.父母的态度要统一,切不可以父母的喜怒情绪行事,也不应一方责备,一方护短。6.对孩子的批评要力求正确与委婉,不要恶语讽刺和反反复复唠叨个没完,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降低批评的效果。7.肯定孩子的一贯表现,指出他们的一时糊涂。表扬伴随责备,让孩子感到父母是爱自己的,从而稳定情绪,坚定改正错误的信心。.总之,只要我们的老师有一颗执着的诚心,以“爱”为突破口,仔细究其学生的厌学原因,瞄准切入点对症下药,一定能获得转化厌学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