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2.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3.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域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一、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Error!2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Error!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2)差异性区域要素 日本英国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资源贫乏煤、铁、石油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2)差异性2区域要素 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及其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中高产值的园艺作物居于重要地位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成因Error!2划分依据:地形和气候。3具体划分(如下图)(1)三大自然区名称: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Error!4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3)青藏高寒区4探究点一 区域差异比较日本和英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读图,比较两国的地理特征,探究以下问题。1日本和英国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其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 日本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英国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来自北极的寒流交汇处。2英国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英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平原面积广;市场广阔。3分析英国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4日本的工业布局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其原因是什么?5答案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所需工业原料多需从国外进口;同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这里港湾众多,海运便利,既有利于进口原料,又有利于出口工业产品。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应该以自然地理要素差异的分析为“入口” ,以人文地理要素差异的分析为“出口” 。如下表所示:(1)自然地理要素要素主要内容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气候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地形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水文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地质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质稳定性等植被植被类型、覆盖率等土壤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2)人文地理要素要素主要内容人口人口数量、素质、年龄结构及人口变化等科技发展水平交通、通讯通达度、速度政策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农业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工业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6(2017扬州市扬州中学期中)由于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 12 题。1造成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大气环流C地形 D人类活动2关于图中两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国家工业化起步早,图乙国家工业化起步晚B图甲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图乙国家农业以渔业为主C图甲国家工业以“资源型”布局为主,图乙国家工业以“临海型”布局为主D图甲国家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图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答案 1.B 2.B解析 第 1 题,图甲为英国,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乙为日本,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气候。故造成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选 B。第 2 题,图乙为日本,日本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即以种植业为主,故选 B。探究点二 我国的区域差异读“我国三大自然区” ,探究以下问题。7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依据单一指标划分的吗?为什么?答案 气候和地形。 不是。 原因:在我国,气候和地形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它们都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依据。这说明了我国三大自然区不是依据单一指标划分的,而是依据综合指标划分的。2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环境的核心特征分别是什么?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南北差异显著,形成基础是什么?答案 高寒,干旱。 热量差异。3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温特点一样吗?答案 不一样。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离海洋远,全年降水少,晴天多,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而青藏高寒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的日较差大,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温的年较差小。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答案 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光照资源丰富;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区域要素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最高,主要是高原、高山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植被、土壤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植被为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甸灌丛,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8薄代表性动物熊、松鼠、熊猫、梅花鹿骆驼、黄羊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农业农耕业发达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城市众多较少很少人口稠密较少很少(2017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范围图” 。读图回答 34 题。3甲、乙、丙三大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甲区纬度高,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B乙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乙区不临海,故不受夏季风的影响D丙区背陆面海,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4图中三大自然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甲区草场广布,河网密布B乙区高寒缺氧、冻土广布C丙区一马平川,终年温湿D甲乙两区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答案 3.D 4.B解析 第 3 题,甲、乙、丙三大地区是依据综合因素划分的。甲区深居内陆,为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A 错。乙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气温低,东南部受到西南(夏)季风影响,B、C 错;丙区位于东部季风区,背陆面海,夏季高温多雨,9雨热同期,D 对。第 4 题,甲区气候干旱,草场广布,河网稀少,A 错。乙区地势高,高寒缺氧、冻土广布,B 对。丙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冬季低温,夏季高温,C 错。乙区海拔高,受夏季风影响小,D 错。2018 年与 2022 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约 1 700 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约 1.14 万平方千米)举办。阅读材料,完成 12 题。1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A石油和天然气 B煤炭和天然气C石油和水能 D水能和海洋能2下列关于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共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C经济基础差,劳动力不足D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答案 1.A 2.D解析 第 1 题,结合所学知识知,俄罗斯和卡塔尔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第 2 题,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卡塔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干燥少雨,两国农业生产条件差,故土地垦殖指数低。(2017淮安市清江中学期中)读“我国自然区划分示意图” ,回答 34 题。103图中各区域,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A BC D4地跨淮河两岸的河南省信阳市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原因是其地处(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区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区C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交界区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交界区答案 3.D 4.A解析 第 3 题,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特征为高寒,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第 4 题,河南省信阳市地跨淮河两岸,位于东部季风区,故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5(2017南京市金陵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电力产能严重过剩, “电力援疆”成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日前,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成协议,2017 年浙江将购入 11亿千瓦时来自新疆的绿色电能。材料二 下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变化。(1)新疆和浙江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可以从_、_等地理要素方面比较。(2)新疆可以为浙江发展提供绿色能源等,浙江对新疆发展可提供的支持有_、_等。(3)比较新疆和浙江两省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异同点。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浙江省相同点不同点第二产业比重一直最大(4)简述“电力援疆”对新疆的积极影响。11(5)浙江还通过开发核电来缓解能源短缺的状况,分析浙江核电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 (1)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等(任答两点)(2)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任答两点)(3)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由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变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4)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5)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技术条件好;资金雄厚;生产协作条件好;国家政策支持等。解析 第(1)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浙江地处我国长三角地区,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可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比较。第(2)题,浙江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科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占有优势,而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两省区可实现区域联系,实现帮扶。第(3)题,据材料二图可知,两省区相同点是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不同点是浙江由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变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4)题,据材料知,新疆能源资源丰富, “电力援疆”可以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第(5)题,浙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技术条件好;资金雄厚;生产协作条件好;有国家政策支持,适合开发核电。图表特征:区域地图是地理要素的载体,地理试题往往以区域地图辅以文字或表格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区域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区域发展差异、区际联系等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的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