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相关皮肤问题汕尾市人民医院血透室 2016概述n维持性透析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 皮肤问题,发生率接近100%,主要表 现为皮肤瘙痒、皮肤坏死和感染、皮 肤硬化及色素沉着。可以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引起严重的不适、焦虑、 抑郁和睡眠障碍,是患者主观舒适度 降低的重要原因。常见的皮肤损害n瘙痒症n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钙化防御)n肾性系统性纤维化n迟发行皮肤卟啉病n色素沉着n皮肤干燥n结节性痒疹n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n紫癜n口角炎n尿毒症冻疮n 色泽变化色泽变化 color and luster changecolor and luster changen皮肤改变在早期肾功能不全时已经显现,但在透析患者中 发病率更高。n慢性肾衰竭患者皮肤带黄色或黄褐色,这与尿毒症毒素沉 淀及色素沉着有关,肾衰竭是尿色素和胡萝卜素排泄障碍 而蓄积于皮肤,另外血浆类胡萝卜素或脂色素增高致使表 皮和皮下组织中浓度增高。n黑色素增加可使皮肤呈褐色,肾衰竭患者血中黑色素细胞 刺激素等激素增高为色素增强的原因,而这些激素均不能 透析去除。n很多患者手掌和脚掌可以看到斑点状色素沉着,在日晒部 分可以看到更广泛的色素沉着,少数患者皮肤或指甲散在 蓝灰色色素沉着,称作“银质沉着症”。皮肤干燥症xerodermian 皮肤干燥症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皮肤 病变,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生 率无明显差异。皮肤损害n伴皮肤干燥症的透析患者常有脱屑,可引起皮肤鱼鳞状样 改变,多出现在四肢伸肌侧,屈肌侧则少见。脱屑面大且 色重,鳞屑的边缘翘起使皮肤表面粗糙,常伴有糠疹,偶 尔片状剥脱。出现皮肤干燥症往往提示患者存在异常角质 化或角质素异常增多,例如毛囊角化病。发病机制n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下面有关 1、汗腺功能缺陷引起皮肤干燥; 2、维生素A过多或不足:在尿毒症患者中,血浆中、皮肤中 维生素A和它的载体视黄醛结合蛋白均增加,可导致干燥症 和鱼鳞状皮肤改变; 3、研究发现干燥症的尿毒症患者皮肤角质细胞层、角质小 体均增多,角质小体形态学异常致使脱屑; 4、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可能引起表皮病变,角质化细胞含有 1,25羟化维生素D的受体,可介导角质细胞分化,抑制增殖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1,25羟化维生素D缺乏,使角质细胞 增多、皮肤干燥。治疗n皮肤干燥症和鱼鳞状皮肤病均无特殊治疗,软化剂对早期 干燥症有轻微疗效,但对严重病变则无效。n角质软化剂是一种用来降低皮肤角质层的密度,主要用来 消除因为疣或其他病变而引起皮肤上过度生产的表皮细胞 。角质软化剂包括诸如水杨酸、煤焦油等,一般以软膏( 例如:含有水杨酸的鸡眼药膏)或药皂(例如:以煤焦油制成的 煤焦油皂)的形式出现。除了令皮肤变薄,还会令外层皮 肤放松及不再绷紧。n 皮肤瘙痒皮肤瘙痒uremic pruitus流行病学60%透析患者存在皮肤瘙痒,其中37%表现为严重瘙痒,造 成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近的DOPPS研究表明皮肤瘙痒与透析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有关。发病机制n电解质紊乱:活检发现瘙痒患者皮肤钙磷镁含量增高,而 紫外线照射后,不仅可以缓解瘙痒,而皮肤磷含量下降。n继发性甲状旁亢:可致高钙血症、皮肤钙化和刺激皮肤肥 大细胞释放组胺。n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氮质代谢产物对皮肤的刺激、使皮脂 腺及汗腺萎缩,使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脱屑而引起 瘙痒。n过敏:肝素、软化血透管通路增塑剂及消毒剂环氧乙烷、 胶布等可刺激透析患者皮肤肥大细胞增殖,导致组胺浓度 增高诱发皮肤瘙痒。n2微球蛋白潴留.n一般治疗n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不用刺激 性大的肥皂沐浴。皮肤干燥用含羊毛脂或樟脑的润滑剂涂 ,大于20%患者有效。治疗n基础治疗n1、充分血透n2、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n3、血液滤过、血液灌流n4、控制钙磷水平、治疗继发性甲旁亢n局部治疗n1、外用辣椒素软膏:减少周围感觉神经元的P物质;n2、他克莫司软膏n3、月见草油n全身治疗n1、中波紫外线疗法,波长280-315nm,每周全身照射3次n2、加巴喷丁:是一种用于抗惊厥的-氨基丁酸类似物。 每次透析后给予100-300mg,能显著减少瘙痒程度,但应 注意其神经毒性,如眩晕、嗜睡、昏迷,应从100mg低剂 量开始使用n3、口服活性炭:活性炭在胃肠道可结合引起皮肤瘙痒的 毒素。n4、选择性5-HT3受体抗剂恩丹西酮,需更多的临床验证n5、沙利度胺n6、抗组胺药:苯海拉明 25-50mg,每天1-2次;羟嗪 10mg,每天3次;阿伐斯汀8mg,每天3次,地氯雷他定 5mg,每天1次。n其他措施n1、睡前温水洗浴n2、中药洗浴n3、降低透析液镁离子浓度n4、低温透析等n 钙化防御钙化防御 n ncalciphylaxis calciphylaxis 基本概念n钙化防御( calciphylaxis calciphylaxis )或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 (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n以系统性小动脉钙化和组织缺血为特征的一种少见、但致 命的血管性疾病;n主要表现:动脉血管钙化和皮肤溃疡、周围组织缺血坏死 ,严重者出现坏疽。流行病学n发病率:n维持性血液透析:4.1%n肾移植:1.0%n女性多见 男:女 1:3n预后差:1年生存率45%,5年生存率35%n主要死因:败血症钙化防御发病机理可能机理:n钙磷代谢异常:高血钙、高血磷和钙磷乘积升高。n甲状旁腺激素升高:PTH刺激血管内膜增生,导致血管闭 塞。n部分钙化防御患者存在明显高凝状态。n皮肤钙含量常升高。临床表现n中老年和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n病损部位:好发于较柔软(富含脂肪)的组织区域。乳房 、腹部、大腿等部位最常见,皮肤和皮下组织损坏最明显 ;皮肤损害表现为孤立或多发性皮损,进展迅速,常发红 ,类似于蜂窝组织炎,或网状青斑样脱皮。或呈浅紫色硬 结。n主诉症状:剧痛难忍,前驱症状常常是感觉过敏。n体检:损伤远端可触及血管搏动,末期可出现难以愈合的 皮肤溃疡、坏死或缺血坏疽,常伴有感染。n其他:骨骼肌、心肌缺血性损害,关节、阴茎和内脏器官 受累。诊断n尚无基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诊断标准,典型的皮肤损害是 诊断钙化防御的主要线索n存在高危因素、皮肤损害和血清PTH、高血钙、高血磷、 钙磷乘积4.52(mmol/L)2或55(mg/L)时可作出临床 诊断n需排除其他引起钙化防御样皮损的血管性疾病传统治疗1、创面处理:局部治疗与烧伤治疗相似。 2、改善血清钙磷紊乱:血钙,血磷,钙磷乘积控制在目标 值,即血清磷1.78mmol/L,血钙2.37mmol/L,钙磷乘积 4.52(mmol/L)23、调整透析方案:低钙透析:采用低钙透析液(钙浓度 1.25mmol/L)加强透析:延长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 4、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高压氧治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