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2 单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卷单元检测卷( (二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2016江苏盐城期末)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依此论述,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商路的阻遏B葡萄牙和西班牙充当了急先锋C “传播上帝福音”是精神动力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答案 A解析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发展,传统商路受阻是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最先开始进行海外探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与西班牙,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宣传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麦哲伦船队进行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 )A文艺复兴的兴起B商品经济的发展2C造船水平的提高D宗教扩张的狂热答案 B解析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海外贵金属的需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是其经济根源,故 B项正确。3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A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B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C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D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 D解析 当时的航海活动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封建经济衰落和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为推翻欧洲的封建制度,促进世界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故 D 项正确。4(2017金华十校调研)16 世纪, “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 “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上述现象反映了( )A奴隶贸易 B工业革命C商业革命 D价格革命答案 C解析 根据“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特权贸易公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商业革命,故 C 项正确。5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这些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起了重大作用。下图所示新航路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西班牙利用此航路发现美洲大陆B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亚洲3D荷兰人凭此航路成为“海上马车夫”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从图片看,该航路从欧洲出发,最终到达了亚洲的印度,表明西方的殖民活动扩展至亚洲。6(2016江苏宿迁期末)据记载,15001620 年间,欧洲的物价平均涨了 300%400%。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贸易发展迅速B金银大量流入C商品供不应求D世界市场形成答案 B解析 贸易发展迅速不一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故 A 项错误;金银大量流入,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故 B 项正确;商品供不应求不会导致物价平均上涨,故 C 项错误;世界市场形成与工业革命有关,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717 世纪的荷兰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出现这种兴盛局面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答案 D解析 17 世纪的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8(2016江苏连云港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英国( )A打败“无敌舰队”B颁布航海条例C成立东印度公司D发动七年战争答案 B解析 打败“无敌舰队”是英国对西班牙的一次海上决战,不是针对荷兰,故 A 项错误;颁布航海条例是英国针对荷兰采取的措施,故 B 项正确;成立东印度公司是为了便利英国对东方的殖民掠夺,与荷兰无关,故 C 项错误;发动七年战争针对的是法国,故 D 项错误。49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人类发展的角度” “客观上的积极意义” ,可得出 C 项正确;A、B 两项只是局部的表现,排除;D 项本身表述不正确。10 “面对海上航行的竞争者,荷兰联省共和国政府、阿姆斯特丹市及私人贸易公司于 1602年创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图垄断印度与荷兰之间的贸易。 ”这家公司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有( )A葡萄牙与西班牙B英国与西班牙C英国与葡萄牙D英国与法国答案 C解析 英国逐渐崛起后,对荷兰海上霸权构成威胁,15 世纪初期,葡萄牙凭借新航路发现的优势在印度建立殖民要塞,对荷兰殖民扩张构成一定威胁,故 C 项正确。11 “500 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500 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 ”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答案 A解析 象牙转移到欧洲人手中,为欧洲殖民者的掠夺,即经济的冲突;圣经转移到非洲人手中则反映了文化的融合。1219 世纪以前,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掠夺主要是黄金、象牙和黑人,到 19 世纪初,英国、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国都先后宣布禁止奴隶贸易。从本质上看,这一转变反映出西方国家( )A侵略手段的变化B对外政策的调整C扩张方向的改变5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 D解析 19 世纪以前掠夺黑人主要是贩卖给种植园主,19 世纪初,西方国家放弃奴隶贸易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前后的变化反映了当时西方经济结构的变化,故 D 项正确。13(2016江苏南通、扬州三模)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西班牙 B荷兰C英国 D法国答案 B解析 图中曲线17 世纪达到顶点,远超其他国家,西班牙 17 世纪已经失去优势地位,故A 项错误;17 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与材料中 17 世纪达到顶点相符,故 B 项正确;英国 18 世纪上升,与材料中“18 世纪下降”不符,故 C 项错误;法国与材料中“17 世纪远超其他国家”不符,故 D 项错误。14(2016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有人说:(英国)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刺激“许多原理” 应用于英国工业领域的关键是( )A海外殖民掠夺获取大量的财富B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C殖民活动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D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答案 C解析 海外殖民掠夺获取了大量的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但不是对“许多原理”的刺激关键,故 A 项错误;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没有对技术发明形成刺激,故 B 项错误;殖民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明创造,故 C 项正确;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是“许多原理”的发展,是受到广阔市场的刺激,故 D 项错误。1519 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850 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 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这表6明英国( )A成为世界工厂B建立“日不落”帝国C成为欧洲经济大国D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 ,再结合时间“19 世纪中期”可知,这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 A 项正确。16(2017江苏镇江学业水平模拟)“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诗中所描述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C日本 D英国答案 D解析 英国不但是一个岛国,它还是工业革命后世界范围内长时间的“日不落帝国” ,是世界议会制、两党制以及君主立宪制的发源地,但它在二战后失去了昔日的霸主地位,而惟美国马首是瞻,故 D 项正确。17(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以下是 17901920 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答案 D解析 在题干所涉及时间范围内,美国先后爆发了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故 D 项正确。7181851 年,10 万多件展品和上百万参观者被从各地运送到伦敦海德公园,参加那里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这个博览会也被称为是“_”拉开了序幕( )A铁路时代 B航空时代C汽车时代 D电气时代答案 A解析 据材料中时间“1851 年”可知该展览会展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A 项正确;航空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B 项错误;汽车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故 C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时代,故 D 项错误。819(2017徐州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伦敦城市地域的扩展示意图。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早期殖民扩张B工业革命C贸易中心转移D阶级对立答案 B解析 18 世纪中后期到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克服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厂逐渐集中到城市,促使城市地域的扩大,故 B 项正确。20对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答案 D解析 此图意在强调西方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 ,反映的是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故本题选 D 项。21(2016江苏盐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观察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17501900 年)(单位:%) 。中西制造业在这一时期所占份额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年份1750 年1800 年1830 年1860 年1880 年1900 年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中国32.833.329.819.712.56.29A.市场需求 B原料来源C生产目的 D生产方式答案 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英美制造业所占份额不断增加,中国反而逐渐下降,根本原因在于英国、美国从 18、19 世纪开始进行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推动英美制造业比重上升,中国在同一时期实行闭关锁国,丧失了与英美交流学习的时机,生产方式仍是传统手工生产,由此落后于西方,市场需求、原料来源、生产目的都是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变革,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根本原因,故 A、B、C 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