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文字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2 法学 2012140201091 赵瑞 导读语文字像是一个精灵,深深贯穿在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文字不仅用笔记下了历史中的点滴。同时,在文字里,我们可以解读,在使用这一文字民族的文化,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解读他们的传统,读懂他们的哲学和思考方式。从目前世界发展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文化上分为东西方两个不同的领域。汉语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西方文化的代表英语有着从形式上到表象上完全不同的区别,这也是东西方政治文化人文上的区别。让我们用文字来解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点滴。一、 认识汉语目前根据语言学家的分类,世界的语言体系九个语系即: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语言和文字是汉藏语系的代表。汉语与其他语系唯一表象上的区别在于汉语没有字母的概念。世界上十三亿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文字,我们共同的语言汉字。中国的汉字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经过 5000 余年的发展,形成的非常严谨和复杂的文字体系。中国的文字和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区别于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语言体系,可以说独树一帜。从分析中国的文字和语言与西方文字语言的对比,可以了解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方面。二、从文字解析中西文化差异(一) 从汉语的字词分析中国的严谨性汉语的基本单元是字,由象形文发展而来的字。汉语的字有着极其严谨的归类和属性。汉字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单独意义的单体字。如子,言,先等等,也就是不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这些字对于汉字起到最基础的表达作用,是汉字里的“字母”。汉字的偏旁部首完全是由这些基础字演化而来。汉字由部首将其严格的进行归类。这样构成的字,无论从意义上还是发音上都被严谨的归纳。中国的文化十分重视书面的严谨,而对于发音则采用古老的身教方式。汉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字就是词,字又组成词。例如桌字。表明了桌子的概念。在这个词的规范下,衍生出课桌,饭桌等词,从这个属性来看,汉语言是十分注重归属严谨的。在中国社会中,人并不是单独的人,人在社会上要有强烈的归属属性。这在西方也是存在的,但是中国人较西方人更加强调这种归属。同时,汉字的词性也没有明显的标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句话里的老字,分别表明了动词,名词的成分,从字面上无法判别,只能从句子的意义上判别。这也是汉语区别于英语的重要部分。西方对字的属性归纳则完全不同。西方对于每一个事物都要有其单独的标识。对于新生的事物或物品以及现象,则一般再造一个词来补充。而中国文字则可以根据其归属用现有的字来重新组合。从汉语和英语对字词的不同方式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字和词方面是严谨而有逻辑性的,英语则是开放性的。中国人处事严谨,凡事都要有根有据,都要有所归属,都要在现有的事物里找到解释。西方人则更重视开拓,不拘泥于旧的事物的影响。汉字让中国形成了严谨的国风,同时也阻碍了中国人开拓的眼光。(二) 从汉语的语言解析中国的哲学性和汉字和词对归属的严谨性相反,汉语句子则显示出了其深奥的哲理性,其表象看似随意性。汉语可以通过极其简单的字和词组成句子来表达思想。如“我吃饭了”,可以理解为我已经吃过饭了,也可以理解为我正在吃饭,完全要看这个句子的环境。可以说与英语的格式化语言相比,汉语更重视语言的含义理解。但是汉语对其表达没有任何规矩和标识,时态的运用完全看语言环境和上下承的关系。对于西方语言与英语为例,句子的构成是由严格的时态要求的。 “我吃饭了“在汉语如果是事后表达,则是”我吃过饭了“ ,在英语就要用”I have”来表示,而在事中表达,则要在饭这个宾语后面加上“ing”以表示正在进行。因此,从英语对语言时态的严谨来看,西方人的思想看似过于简单,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要通过句子的表面特点来理解。从汉字对字和词的严谨,句子的不严谨,可以看出与西方人思维的程式性相比,中国人思维的哲学性是十分丰富的。中国语言由于其表面简单而内容多变的特点,极其有利于哲学和伦理道德的发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简单的十三个字,道出了学习中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其没有拘泥于时态语态的表面,给这句话留下了丰富的理解和发展空间。如果这句话用英语来解释,则其哲学意义荡然无存。正是由于中国语言的强大的表达功能,造就了中国自古以来优秀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深刻阐述; 中国人对天地人关系的领悟。(三) 从称谓语言解读中国人的社会观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而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核心是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归属。这一点在中国的称谓语言上也表露无遗。中国自古以来中国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社会,上有天,天的代表是君,君下是臣,臣下是民。而在普通社会中,家中有父,父上有兄,膝下有子。这些称谓形成了一个严谨的社会管理体系。其次,从称谓上,不同地位的人有着不同的称谓。皇帝自称“朕”,这是其专用的,别人用了会犯王法会杀头的,而臣子对皇上恭称为“ 陛下” 也是不得有半点含糊的。在普通社会中,地位高的要用尊称,地位低的要用贱称。如称尊者为“大人”,女人贱称为“妾” 等等。在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称谓的国度,乱称呼是十分不礼貌和十分没有涵养的。西方世界也经历过封建时代,也曾有过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等级。但是他们对于称谓则远不如中国严谨。例如中国的一个“您”字,表达了对对方的尊敬,而这个字在英语里没有体现,一概用“you” 来表达。中国因其严谨的社会结构关系,对亲属的称谓也是很复杂的。如一个人的父母辈兄弟姐妹,中国人会衍生出“大伯,叔叔,舅舅,姑姑,姨,婶子等” 等很多称谓。通过称谓会明确的给人的位置或地位给予定义,绝对不能搞乱。而同样的关系,在英文只有两个词来概括:叔叔舅舅一概用“uncle”姑姑姨一概用“aunt”。称谓的严谨表达了中国社会中人的地位的严谨,称谓的模糊也是社会地位的模糊。这个称谓的不同是因其社会结构的不同,是人和人关系的不同形成的。中国人的名字也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会将姓放在前面,如姓张名三。这是因中国严谨的家族归属需求决定的,自古以来形成的中国人名结构表达了中国人极强的家族概念和归属概念。而西方人的人名结构是名在先姓在后,如“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是这个人的名字,林肯是其家族的姓。这样的姓名结构与西方人自古以来突出人的自我思想是分不开的,姓只是作为后缀进行家族和归属的标识,意义远没有冠在前面来的重要。(四) 从语言分析中国的文化和科技一)文学角度中国的文字是艺术的文字,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汉字强大的会意功能让中国古典的艺术十分发达。上至诗经 ,中至唐诗宋词 ,下至红楼梦 ,中国人用如画的文字绘制出一幅幅优美的诗篇和文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寥寥八字,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风景。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又表达出何等优美的意境。可以说中国文字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灿烂的文学艺术。 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充满浪漫想象的艺术,是延伸意义十分深刻的艺术。二)书画角度同时正是由于汉字的书画功能,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了运。中国的书画艺术是写意的艺术,也就是不拘泥于客观的感官,用感官作为基础着以想象。中国的山水画,中国的工笔画无不渗透着非写实的风格。西方油画则重在写实,一幅蒙娜丽莎让我们如同看到照片一样,看到了美女深藏的笑容。这就是写实,是西方文字不能创造浪漫画卷而不得已产生的艺术(当然西方油画艺术也很美) 。(五)文字对于中西方的发展阻碍如果说汉语言适合于伦理哲学的发展,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的话,汉语言在复杂的科学现象面前显得束手无策。中国古代音乐的不发达,也是与此有着深刻的关系。在西方符号文字的思维中,西方人解开了音乐的科学真谛,于是发展出五线谱,发展出交响乐。而同期中国的音乐则一直停留在单音的钟乐和弦乐,没有突破性发展。在姓名上,显示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同观念。这种社会的结构使得中国人的思想不敢超越,不敢突破上层或祖辈既定的程式,中国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阻碍。反观西方对人的平等和自由观念,给个人以极大的发挥空间,使人们不拘泥于既定的思维,能够开拓未知的和新生的领域。中国人生活在严格的长尊幼卑的社会里,人和人是不能平等的。汉字的形态在某些方面阻碍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探索,使得中国古代科学探索的深度有限。其重要因素除了前面所说的中国人的思想被严格的拘禁在社会形态之中,人们的思想被君权父权所禁锢的因素以外,汉字的非字母形式也使中国人缺少了探索科学的有力工具。西方文字由字母构成,在其科学探索过程中,要大量运用符号来表示各种自然因素。正是西方文字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基础的数学理论,物理理论,化学理论得以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展。结束语通过文字语言的分析,以及其与西方文字语言的比较,可以侧面分析中国的社会形态人文思想与西方的区别。一方面,中国文字创造了严谨的社会体制,创造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创造了优美的艺术。但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中国人探索自然的进程。是中国文字形成了中国的特有的社会形态,还是中国人的严谨和充满哲理的思想产生了这种特殊的文字,真是一个值得再探讨的问题。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如何秉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突破传统的束缚,使得我们的民族成为世界最强的民族,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在全球化的今天,注重文化交流,学习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在学习过程也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在发展中也不能忘记宣传自己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大观园”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