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增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增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合格达标练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中外。而地处黄河三角 洲的山东省寿光市充分利用区域条件,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据此回答 12 题: 1.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B.交通便利C.科技发达D.水源充足 2.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 气候温暖湿润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消费市场广阔对外交通便利 当地政府的 大力支持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A.B.C.D. 解析:1.A 2.D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光照充足,但降水较少,水源 不足,光照充足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而山东寿光形成蔬菜基地的区位因素中是 自然条件,为社会经济条件。(2017河北石家庄二中质检)下图表示三种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的空间变化。读 图,回答 34 题:3.造成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空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市场价格B.交通成本 C.国家政策D.技术水平 4.代表农业部门分界线的字母是( )A.oqB.pqC.mpD.np 解析:3.B 4.C 第 3 题,距市场越远,运费越高,因此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空间发 生变化。第 4 题,在 m 以内,x 农业部门的收益最高;在 mp 间,y 农业部门的收益最高,在 p 以 外,z 农业部门的收益最高。(2017湖南衡阳八中检测)下图是我国某村四种农产品产值构成图。读图,回答 56 题:5.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B.市场C.地形D.气候 6.该村可能位于( ) A.杭州市附近B.长春市附近 C.福州市D.烟台市2解析:5.B 6.B 第 5 题,读图可知,该村农产品产值结构中乳产品、蔬菜所占比重较大,故 其主导因素是市场。第 6 题,该村种植有玉米与甜菜,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综合分析四个 选项,该村最可能位于长春市附近,故选项 B 正确。 7.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粮食产区,蔬菜园艺区,乳肉家禽畜牧业区,果树 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 为 ,B 为 ,C 为 ,D 为 。 简述布局的理由: 。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 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 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 ,社 会经济条件有 和 。 解析:第(1)题,越靠近城镇,农作物的产值应越高。蔬菜园艺区产值最高,离城镇最近且交通 便利;其次是乳肉家禽畜牧业区,需靠近公路,便于产品及时运往市场;粮食产区布局在外围 地势平坦、面积大、地价最为便宜的地方;果树林区布局在丘陵地区,既可以获得经济收入, 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第(2)题,“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对蔬菜的质量要 求较高,西北地区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E 处位于河流的下游,水源易受到污染。第(3)题,蔬 菜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光热充足、降水丰富;劳动力充足;交通运输便利。 答案:(1) 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2)E 处灌溉水源易受到污染(西北方向水质好)。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劳动力充足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等级提升练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 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回答 89 题: 8.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9.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B.C.D. 解析:8.D 9.A 第 8 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膜覆盖效果最显著。第 9 题,地膜残留在土 壤后,会破坏土壤内部结构,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水肥运移。(2017山东烟台期中)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 1011 题:310.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甲城郊乳畜业 11.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10.B 11.B 第 10 题,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地区主要为种植业,但投入劳动力数量多、 商品率低,不符合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或城郊乳畜业的特点,故 A、D 两项错误;丙地主要为畜 牧业,且商品率高,故 C 错误;乙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符合此特点,故 B 正确。第 11 题,甲地区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 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雨热同期。故 B 正确。 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 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 1999 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 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 1 000 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 时工超过 1 000 人,预计 2020 年种植面积达 3 000 公顷,年产剑麻纤维 1 万吨。该公司还帮 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1)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3)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要结合图示信息从区域交通、土地、劳动力 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基洛萨是距离首都有一段距离的小镇,该区域劳动力充足 且廉价;适合种植剑麻的土地面积广大且价格较低;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 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第(2)题,主要考查剑麻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主要从剑麻的特点和区域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剑麻生长在热带,温度高,降水 多;刚割下来的剑麻叶片水分含量大,如果不及时加工,则非常容易腐烂,从而会破坏纤维的 质量,进而影响品质。第(3)题,主要考查剑麻农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 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 1 000 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 机会,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 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答案:(1)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2)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3)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