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1924 年,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A. 沙皇俄国 B. 苏维埃俄国 C. 苏联 D. 俄罗斯2.图是某国国徽,麦穗上缠着用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成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飘带。该国家是( )A. 英国 B. 中国 C.俄罗斯 D. 苏联3. 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 ) A. 俄罗斯联邦 B. 外高加索联邦 C. 爱沙尼亚D. 乌克兰4.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 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 )A. 农奴制改革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D. 赫鲁晓夫改革5.1953 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 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2A. 美苏争霸的影响 B. 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6.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采取的措施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五年计划D. 农业集体化7.苏联工业总产值由 1928 年的世界第 5 位上升到 1937 年的世界第 2 位、欧洲第 1 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 2%上升到大约 10%。这说明 ( )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 B. C. D. 8.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 A. 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 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C. 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 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罗斯福新政10.1940 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该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进行农奴制改革 B. 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C. 推行新经济政策 D. 改革斯大林模式11.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3A. 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 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 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12. 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 19211927 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退却”是指( ) A. 实行新经济政策 B. 实现农业集体化 C. “斯大林模式”形成D. 戈尔巴乔夫改革13.哈默作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的老头子,终于听从了哈默的建议,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这应该发生在( ) A. 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C.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14.列宁以大河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后继者则以一种硬度极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俄语发音就是斯大林。下表格是斯大林 1926-1940 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 ) A. 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B. 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C. 国民经济比例合理 D. 牺牲农业片面重视重工业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 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8 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护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二 1921 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上去。”苏联兴亡史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列宁如何看待“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等政策的意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列宁的主张有何变化?为此苏俄开始采取什么政策? (3)材料中列宁的转变体现了什么精神? 416.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材料二 1935 年,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的世界。”罗曼罗兰还撰写了莫斯科日记,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 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 20 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17.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材料二: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 年 1 月 20 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材料三:(20 世纪 30 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5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就任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18.阅读下列有关俄罗斯联邦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而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它们(俄国)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1917 年 11 月 7 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 20 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俄罗斯(指苏联)在 1929 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 1941 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材料一中,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解决后,俄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中,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谁?20 世纪 20 年代,他领导这个国家进行“伟大实践”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3)从材料三可看出 1929 年到 1941 年苏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请说明变化的原因。 6(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7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分析】1921 年列宁在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1922 年在政治上成立苏联,所以 1924 年时,苏联已经成立,所以答案是 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列宁的主要功绩。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全世界无产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