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一、 碱金属:1. 新切的钠有银白色光泽,但很快,方程式: ;该产物(“不”或“很” )稳定。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 色的火焰;同时生成 色的固体,方程式:。锂燃烧方程式: ;钾燃烧方程式: 。2. 钠与氧气在不点火时平稳反应,硫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将钠粒与硫粉混合时(“平静”或“剧烈”或“爆炸” ) ,方程式:。3. 钠与水剧烈反应后滴有酚酞的水变成色,方程式: ;钾与水反应更剧烈,甚至爆炸,为了安全,常在小烧杯上。4. 过氧化钠粉末用脱脂棉包住,滴几滴水,脱脂棉燃烧;方程式:;用玻璃管吹气,脱脂棉也燃烧;有关的方程式:;这两个反应都是 (“放”或“吸” )热反应,使脱脂棉达到着火点。在过氧化钠与水或 CO2 反应生成 O2 的两个反应中,为生成 1mol O2,需要的 Na2O2 的物质的量都为 mol,同时需要的 H2O 或 CO2 的物质的量都为mol 。5. 纯碱的化学式是,它不带结晶水,又俗名 。碳酸钠晶体化学式是 ,在空气中不稳定,容易,最后的产物是粉末状,叫 。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等在空气中露置的最后产物都是。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物质都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有关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其中,以 与盐酸的反应速度更快;如果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相同,当它们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以为多。7.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较差的是,其加热时发生分解,方程式是: 。在这个分解反应中,每 g NaHCO3 发生分解就生成标准状况下 CO2 气体 5.6L。在这个分解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了三种物质,下列几个分解反应也是一分为三:(1)高锰酸钾分解:(2)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分解:8.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 NaHCO3 的方法是;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2CO3 溶液的方法是:。9. 从 NaOH 溶液得到纯净的 NaHCO3 溶液的方法是把 NaOH 溶液分为二等份,一份通入足量 CO2 使之全部成为 ;然后把另份 NaOH 溶液加入到此溶液中,摇匀即可。两个方程式分别为:; 。10. 往稀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盐酸,离子方程式为。1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两溶液中只有可以使 C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 二、 卤素:12. 氟气是色;氯气是 色;液溴是 色;固态碘是 色。常用的有机萃取剂四氯化碳无色,密度比水;苯也是无色液体,密度比水 。液溴常用水封存,液溴层是在最下层。13. 闻未知气体气味,方法是:。14. 铜丝红热后伸进氯气瓶中:铜丝剧烈燃烧,发红发热,同时生成 色 烟;加少量水,溶液 色,方程式:。铁丝红热后也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方程式: 。高压干燥的大量氯气用保存,因为 。15. 氢气与氯气混合后见强光爆炸,但也可以在 中安静燃烧,在集气瓶口出现大量酸雾,火焰是 色,方程式:。16.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程式:;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常温常压)是 ;氯气溶于水后大部分仍以氯分子的形式存在,小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所以,久置的氯水其实就是 。17. 实验室常用新制的氯水代替氯气发生很多反应,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分子有下列三种含有的离子有下列三种,另外还有 OH 。18. 氯水显的颜色是由于其中含有氯分子的缘故;氯水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如把碘离子、亚铁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和铁离子,这是由于其中含有的缘故。氯水可以表现出漂白性,是由于其中含有 的缘故。氯水显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的缘故。往氯水中投入一勺镁粉,有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19. 多余氯气常用溶液吸收。工业上也常用含水 1%的石灰乳吸收氯气制取漂白粉: ;所以,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有效成分是 ;漂白粉直接投入水溶液中即可发生漂白作用:。20. 制取的氯气中常含有杂质,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常把氯气依次通过盛有 和的两个洗气瓶。21. 指纹实验有二个方案。 (1)用手(要是油腻不够,可以在头发上再磨擦几下)指在白纸上摁按一下,然后将白纸条放在较稀的碘蒸气中 1 分钟,取出后可以清楚看到白纸上出现指纹。这是因为碘蒸气溶解于指纹里的油脂中的缘故。此实验可以证明碘单质易溶于油脂中。 (2)在手指摁按过的白纸上喷撒少量 AgNO3 溶液(此时现象不明显) ,然后再把白纸条放在光线下,可以看到黑色的指纹。此中的二个方程式: 。22. 氟气与氢气(反应条件和现象) ;溴蒸气加热到 500时也可以与氢气反应。碘要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可以与氢气反应,同时,生成的碘化氢发生分解,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其方程式: 。23. 卤族元素,按非金属性从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它们的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顺序是 。 (1)把氯水分别滴入到溴化钠、碘化钠溶液中,现象是分别出现溴水的橙色和碘水的黄色;有关的两个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把溴水滴入到碘化钠溶液中,出现碘水的黄色,加入四氯化碳后振荡静置,油层在试管的下层,呈 色。 (3)卤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可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而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如果已知 A 和 B 两种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是 A B ,则可推知 A、B 两元素的非金属性是 。24. 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都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的三种沉淀的颜色分别是: ;这三种沉淀都不溶于稀硝酸。三种卤化银不溶物都有感光性,例如可作为照相胶卷的底片涂层; 常用来人工除雨。溴化银见光分解的方程式:。三、 元素周期律25. 钠、镁、铝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NaOH 是强碱;Mg(OH) 2 是中强碱,不溶于水;AI(OH) 3 是 ,也不溶于水。 (1)向 MgCl2、AICl 3 两溶液中分别滴入少量 NaOH 溶液,都出现白色沉淀,两个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在两支白色沉淀中再分别滴入 NaOH 溶液,一支白色沉淀消失,离子方程式: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 MgCl2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可以把 Mg2 全部沉淀;但在 AICl3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无论是少了还是多了,都不能把 AI3+全部沉淀。26. 为把试管中的 AI3+全部沉淀,可以在此中加入过量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I(OH) 3 不溶于。27. 如果把几滴 NaOH 溶液滴入到 AICl3 溶液中,现象;如果把几滴 AICl3 溶液滴入到 NaOH溶液中,现象是。所以,通过不同的加入顺序,可以不用其余试剂,鉴别 NaOH 和AICl3 溶液。28.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它与盐酸、氢氧化钠两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9. 第三周期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其酸酐是 。四、 硫和硫的化合物30. 氧族元素的元素符号:;前面四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硒是半导体,碲是。硫、硒、碲三元素都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例如,碲形成的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硒元素形成的两种含氧酸的化学式分别为。硫形成的两种含氧酸中酸性较弱者的化学式为 。31. 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立即剧烈反应:;产物是黑色;铜丝伸入到硫蒸气中,立即发红发热,剧烈燃烧:;产物是黑色。硫没有把铁、铜氧化成它们的最高价,说明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32. 加热时硫蒸气与氢气混合可反应生成硫化氢,同时生成的硫化氢又可以分解,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33. 氧气无色无味,臭氧色 味。液态臭氧是深蓝色;固态臭氧是 色。氧气稳定而臭氧可以分解,高温时迅速分解:。34. 臭氧可以用于漂白和消毒。在低空中,大气中的少量臭氧可以使人产生爽快和振奋的感觉;例如雨后天睛,人很舒服,就是因为发生反应生成了少量臭氧。在低空中,臭氧含量稍大,就会对人体和动植物造成危害。人们在复印机、高压电机等工作的地方呆得太久就会感觉不舒服,是因为这些地方生成了较多的臭氧,所以,这类场所要注意通风。但是,在高空,臭氧是地球卫士,因为。臭氧层容易受到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等气体的破坏。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它是无色 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呈性。它广泛用于漂白、消毒,还可用为火箭燃料。把双氧水滴入亚硫酸溶液中:,此中过氧化氢表现强氧化性。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 MnO2 粉末,结果出现大量气泡:。35. 硫化氢是无色气体,剧毒。它的还原性很强,比碘化氢还强。在卤化氢气体中,以碘化氢的还原性为最强;在卤离子中,以碘离子的还原性最强,但是,还原性 H2SHI、S 2 I 。例如,在硫化氢的水溶液中滴入碘水,可生成硫沉淀(淡黄或乳白浑浊):;硫化氢的水溶液也可以空气氧化成硫沉淀:。硫化氢气体可以燃烧。36. SO2 无色、刺激、有毒,易液化,常温常压下溶解度为。 (1)其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红色,因为(写方程式);(2)SO 2 有漂白性,且其漂白性可逆。它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褪色后加热时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它的漂白原理是。 (3)SO 2 可被催化氧化成 SO3: ;SO 2 水溶液还原性更强,在此中滴入碘水可生成硫酸:;SO 2 还原性较强, (能或不能)使用浓硫酸进行干燥。 (4)SO 2 也有氧化性,方程式:。 (5)硫可否直接被氧气氧化成 SO3?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