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一、选择题 1.图 1 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 1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 时,5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 15 g 甲 C.t2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 D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A 不正确;t1时甲的溶解度是 30 g,50 g 水中 溶解 15 g 甲达到饱和,所以 65 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 15 g 甲,B 不正确;温度降低,甲的溶解 度减小,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有固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 不正确;甲的溶 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 晶的方法提纯甲,D 正确。 2.将质量均为 30 g 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质量与 温度的关系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2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 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 20 g C.温度由 t2 降低到 t1 时,甲溶液中析出 5 g 固体 D.a、b、c 三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ab 答案 D 根据坐标图像分析可知,溶液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甲不断增多,乙不 断减少,表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 项错误; t1 时,50 g 水溶解的甲、乙固体质量均为 30 g-10 g=20 g,则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 均为 40 g,B 项错误;温度由 t2 降至 t1 时,无甲物质析出,C 项错误;50 g 水形成的溶 液中,b 点溶解固体的质量为 30 g-15 g=15 g,a 点溶解固体的质量为 20 g,c 点溶解固体的 质量大于 a 点,故 D 项正确。 3.X、Y、Z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 所示。将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 32A.XYZ B.YZX C.ZYX D.X=YZ答案 B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溶解度100 + 溶解度1100 溶解度+ 1将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后,由图像知,X、Y 仍为饱和溶液,故 t1时,X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Y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Z 降温后为不饱1100 (,1)+ 11100 (,1)+ 1和溶液,其 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100%,由于 S(X,t1)1100 (,2)+ 1ZX。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4 A.t1 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t1 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乙,不能再溶解 C.t1 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 ,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答案 C A 项,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但此题没有指明是饱和 溶液,故选项错误;B 项,t1 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乙,还能溶解,因为溶液对 甲物质来说达到饱和,但对乙物质来说没有达到饱和,故选项错误;C 项,t1 时,取少量甲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 ,甲的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D 项,t2 时,将 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乙需要的溶剂比甲多,所得溶液质 量:乙甲,故选项错误。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5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5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1 升温至 t2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t1 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3答案 B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选项 A 错误;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 ,甲的溶解度变化比乙大,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故选项 B 正确; 甲、乙的溶解度在 t1 时相等,则两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温度升高二者的溶 解度均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 C 错误;t1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相等,故选项 D 错误。 6.如图 6 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6 A.随温度升高,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 时,把 50 g a 放入 50 g 水中,可得到 100 g a 的饱和溶液 C.将 t2 时等质量的 a、b 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 a 大于 b D.t1 时,a、c 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答案 C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a、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t2 时,a 的溶解度是 50 g,所以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50 g a,50 g 水中最多 溶解 25 g a,即形成 75 g 饱和溶液;a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大,b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变化较小,所以将 t2 时等质量的 a、b 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a;t1 时,a、c 的溶解度相等,如果都是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如果不是饱和溶 液,则无法判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7 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物质饱和溶液 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 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 8),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 7 图 8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答案 AD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甲溶液可能变 为不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未溶解的固体质 量增加;由于固体乙溶解的质量减少,所以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8.如图 9 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 确的是( )4图 9 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 在 20 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NH4ClNaClNaHCO3 在 30 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 20 g 分别溶于 50 g 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 10 以下 A. B. C. D. 答案 B 在 20 时,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 10 g,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大于 1 g 而小于 10 g,是可溶物质,正确;在 2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NH4ClNaClNaHCO3,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故三种物质饱和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H4ClNaClNaHCO3 ,正确;3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 40 g,20 g 氯化铵能完全溶于 50 g 水,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错误;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 律可知: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 10 以下, 正确。故选 B。二、填空题 9.根据图 10 中 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图 10 (1)N 点的意义是 。 (2)温度为 t1 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将 t3 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 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 。 答案 (1)t2 时,a、c 的溶解度相等 (2)cba (3)bac 解析 (1)N 点是 a、c 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明 t2 时,a、c 的溶解度相等。(2)t1 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cba。(3)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bc,它们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后,a、b 两物质的溶液中均析出固 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会减小,且最终 ba;c 物质的溶液降温后溶质、溶剂均无变化,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 时 a、b 的溶解度大于 t2 时 c 的溶解度。综合以上分析,降温后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ac。 10.如图 11 所示,依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5图 11 (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 (2)t3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比)。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可采用 的方法。 (4)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 g,分别降温到 t1 时,所得溶液质量 的关系是 。 答案 (1)乙甲=丙(或甲=丙乙 甲(或甲甲=丙;(2)t3 时,甲物质 的溶解度是 50 g,即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50 g 甲,所以 t3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 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50 g100 g150 g=123;(3)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大,所以提纯甲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4)由于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所以降温后丙的溶解度变大,不会析出晶体,溶液质量不变,仍然是 100 g;从 t2 降温到 t1 时,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甲析出的晶体比乙析出的晶体多,所以降温后 甲的溶液的质量最小,乙次之,丙的溶液质量最大。 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2 所示。据图回答:图 12 (1)1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10 ,所得溶液中溶 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4)50 时,需要将 100 g 20%的乙溶液蒸发 g 水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 (1)30 (2)乙甲丙 (3)丙 (4)30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30 g;(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3)50 时,将等质量的甲、 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10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因为 降温后丙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后甲、乙的溶液中均析出晶体, 为 10 的甲、乙饱和溶液;10 时,乙溶解度小于甲溶解度,均大于 50 时丙溶解度。(4) 50 时,乙的溶解度是 40 g,100 g 20%的乙溶液中溶质质量=100 g20%=20 g,溶剂质量 =100 g-20 g=80 g,20 g 溶质需要 50 g 水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因此需要蒸发水的质量=80 g-50 g=30 g。612.根据图 13 中 A、B、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