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会计学 编写人 李星明课程代码 84610011 编写时间 2005 年 3 月周学时数 3 总学时数 51李星明 城环学院旅游系任课教师 开课院系课程性质 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专业必修课 D、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使用教材(按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2月。教学参考资料(按作者、参考资料名称、出版者、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填写的教学参考资料应不少于三种)1)吴水澎. 会计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年 9月2)徐红. 旅游饭店财务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年 2月3)颜世廉.陈兴滨.汤业国.会计学原理.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4本课程教学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学会做基本的财务报表。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及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填写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最终能会作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并能对报表进行分析。它的学习与研究,有利于提高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本课程是旅游饭店财务管理的基础。学习方法指导1、力求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着重突出会计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有关本学科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其应用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灵活应用。2、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学生对会计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会计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授时,尽可能借助具体经济活动中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增强其感性认识。4、课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形式力求多样,以巩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把重点放在解决具体的经济活动的账务处理上。本课程的重、难点重点:会计科目与账户及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填写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最终能会作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难点: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作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 绪 论(4 课时 讲授)【知识点提示】了解会计的基本含义、职能与目标,明确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的划分,搞清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与会计核算方法,并要求学生搞清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重、难点提示】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与会计核算方法第一节 会计的涵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涵义(一)会计的产生(二)会计的定义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1、会计核算的含义2、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3、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二)会计监督1、会计监督的含义2、会计监督的特点3、进行会计监督的依据三、会计目标(一)经济管理总目标(会计目标)(二)我国会计目标四、会计分类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二)企业的经济活动二、会计要素(一)资产与权益:1、资产;2、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3、会计恒等式(二)收入、费用与利润(三)会计等式的恒等性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对恒等式影响的经济业务三、会计(一)经济管理总目标(会计目标)(二)我国会计目标四、会计分类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确定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含义2.会计主体与主体所有者、经济法人的区别(二)持续经营:1、含义;2、重要性。(三)会计分期:1、含义;2、会计期间的划分。(四)货币计量1.含义2.货币计量方法:历史成本计价3.记账本位币二、会计核算的行为规范(一)总体性要求的准则1.谨慎性原则(稳健性原则)2.有用性原则3.权责发生制原则(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准则1.真实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及时性原则;5、清晰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三)确认、计量要求的准则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2.财产物质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历史成本原则)3.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的方法(一)会计核算(二)会计分析(三)会计考核(四)会计预测(五)会计决策二、会计核算的方法(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财务报表三、会计循环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4 课时 讲授 作业)【知识点提示】理解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报告的基本涵义,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计量及会计报告的方法。【重、难点提示】 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计量及会计报告的方法第一节 会计确认一、会计确认的含义二、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一)初次确认(二)再次确认三、会计确认的标准(一)可定义性(二)可计量性(三)空间界限可分割性(四)时间界限可分割性(五)经济信息的可靠性(六)未来经济效益的可能性(七)经济信息的相关性(八)会计确认的审慎性四、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的确认1.资产的含义2.资产的确认标准(二)负债的确认1.负债的含义2.负债的确认标准(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1.所有者权益的含义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四)收入的确认1.收入的含义2.收入的确认标准(五)费用的确认1.费用的含义2.费用的确认标准(六)利润的确认1.利润的含义2.利润的确认标准第二节 会计计量一、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二、会计计量单位三、会计计量基础(一)历史成本(二)现行成本(三)可变现价值(四)其它:现行市价、现值、公允价值四、会计计量单位与会计计量基础的组合(一)计量模式(二)计价(三)收益确定第三节 会计报告一、会计信息来源(一)资产负债表(二)损益表二、资产负债表(一)含义(二)编制基础(三)编制过程三、损益表(一)含义(二)编制要素(三)编制过程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4 课时 讲授 作业)【知识点提示】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含义,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要求,掌握会计账户的结构与分类方法。【重、难点提示】 设置会计科目的要求,会计账户的结构与分类【教学目的】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一)含义(二)意义二、设置会计科目的要求(一)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二)必须符合经济管理要求(三)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四)简单明确、字义相符又通俗易懂(五)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性第二节 会计账户一、设置会计账户的意义(一)账户的含义(二)会计科目与账户:1、相同点;2、不同点。二、账户的格式(一)账户的一般格式(二)账户所含内容(三)记录方法(四)简化的账户“丁”字型账户三、账户的分类(一)按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2.负债类;3.所有者权益类;4.收益类;5.成本费用类(二)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分类1.总分类账户(总账账户、一级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三)会计核算账户的其他分类方法1.按列入会计报表分类;2.按有无期末余额分类;3.按会计主体分类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10 课时 讲授 讨论 作业)【知识点提示】理解和掌握复式记账原则的原理与记账规则,并以制造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详细讲解借贷记账法在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及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业务中的应用。【重、难点提示】 复式记账原则的原理与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在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及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业务中的应用。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一、计账的方法(一)单式记账方法(二)复式记账方法:1、特点;2、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会计恒等式(一)会计等式(二)揭示的内容:1、平衡关系;2、相互关系;3、对立统一关系三、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一)符号:借、贷(二)结构:(三)各会计要素的账户结构(四)总结:1.借字含义2.贷字含义3.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在同一方向4.可根据账户余额所在方向来判定账户的性质四、记账规则(一)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二)记录步骤:1、确定会计要素;2、分清借贷五、举例分析六、会计分录(一)含义(二)分类(三)举例分析七、试算平衡(一)依据:会计恒等式(二)相应公式(三)试算平衡表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以制造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一、购进业务的核算(一)购进业务:1、采购成本;2、资产与费用的确认;3、材料的计价(二)设置账户1、反映材料收、发、结存情况的账户2、反映结算材料款及采购费用的账户3、举例分析二、生产业务的核算(一)生产业务:1、生产过程;2、生产业务的核算内容3、制造成本与管理费用确认;4、计量(二)生产业务核算设置的账户(三)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三、销售业务的核算(一)销售业务1、生产过程2、生产业务的核算内容3、制造成本与管理费用确认4、计量(二)生产业务核算设置的账户(三)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四、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一)利润形成及其分配(二)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设置的账户(三)利润形成及分配账务处理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一、盘存账户二、资本账户三、结算账户(一)债权结算账户(二)债务结算账户(三)债权债务结算账户四、期间账户(一)期间收入账户(二)期间费用账户五、跨期摊提账户六、成本计算账户七、计价对比账户八、财务成果账户九、调整账户(一)抵减账户(二)附加账户(三)抵减附加账户第五章 会计凭证(2 课时 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凭证的含义、分类与填制。【重、难点提示】会计凭证的填制第一节 概述一、会计凭证含义二、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作用第二节 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概述(一)含义(二)分类:1、外来原始凭证;2、自制原始凭证二、原始凭证的填制(一)原始凭证基本要素(二)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三、原始凭证的审核(一)合规性审核(二)完整性审核(三)技术性审核第三节 记账凭证一、记账凭证概述(一)含义(二)分类1、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2、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二、记账凭证的填制(一)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二)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三、记账凭证的审核(一)合规性审核(二)完整性审核(三)技术性审核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一、会计凭证传递的作用(一)有利于完善经济责任制度(二)有利于及时进行会计记录二、会计凭证传递的组织(一)遵循内部牵制原则(二)建立内部牵制制度第六章 会计账簿(6 课时 讲授 作业)【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的含义和种类,掌握日记账和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重、难点提示】日记账和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第一节 概述一、会计账簿的含义二、设计和登记账簿的作用(一)提供会计信息,并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依据(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及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三)提供经营成果的详细资料,为财务成果的分配提供依据(四)提供会计分析的参考资料,为会计检查提供依据三、设置账簿的原则四、账簿的种类(一)按用途分类:1、序时账簿;2、分类账簿;3、备查账簿(二)按形式分类:1、订本式账簿;2、活页式账簿;3、卡片式账簿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登记一、会计账簿的基本要素(一)封面(二)扉页(三)账页二、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一)一般日记账(二)特种日记账1金日记账2银行存款日记账三、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一)总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二)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2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第三节 记账的规则一、启用账薄的规则二、登记账薄的规则三、更正错账规则(一)划线更正(二)红字更正(三)补充登记四、总分类账同明细分类账的平等登记规则五、账薄的更换第七章 财务报告(4 课时 讲授 作业)【知识点提示】理解和掌握财务报告的原则与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并能初步了解应用一系列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及及经营成果进行财务分析。【重、难点提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