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知识点 简单机械的综合应用 1.如图 11D1 所示,利用四种机械分别提升同一个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 省力的是( )图 11D1 2.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 A.提高功率 B.提高机械效率 C.减小所必需的 D.减小所做的功 3.如图 11D2 所示,健身员向下摆动脚踝使细绳拉着物体缓慢提升时,图中的滑轮 是( ) A.定滑轮,可省力 B.动滑轮,可省力 C.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图 11D2 4.如图 11D3 所示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堡与教堂建设中常用的吊车,通过仔细观察, 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吊车实质上是_和_两种机械的组合.图 11D3 5.如图 11D4 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来搬运砖块的两种机械(滑轮组和起重机).观察甲、 乙两图可获得的信息:_;观察图丙和图_可得出:在 相等的时间内,起重机比滑轮组做的功多.2图 11D4 6.如图 11D5 甲所示是一台正在建筑工地作业的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乙所 示)将质量为 1.2103 kg 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 3 m,拉力F的大小为 8000 N, 则拉力F做 的功为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g取 10 N/ kg)图 11D57.骑变速自行车(如图 11D6 所示)上坡时,要想省力,后轴的齿轮应该换用较大的 还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较大的,增大动力臂 B.较大的,减小阻力臂 C.较小的,增大动力臂 D.较小的,减小阻力臂图 11D6 8.如图 11D7 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定滑 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始终使木棒保持水平), 则悬线上的拉力T(棒和悬线足够长)(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图 11D7 9.如图 11D8 所示,斜面长 6 m、高 3 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100 N 的拉力F使 物体在 5 s 内沿斜面移动了 2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1D8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40% B.物体重 300 N C.拉力F做的功是 600 J D.拉力F的功率是 40 W310.如图 11D9 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装置,AB是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 时,B端受到向下的拉力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A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用于装载货物的小车自重为 500 N,若搬运 2000 N 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 1600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甲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图乙组装,匀速提升 相同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乙,乙滑轮组的效率为乙,考虑实际情况, 则F甲_F乙,甲_乙.(后两空均选填“” “ 11.导学号:29762032(1)0.6 kg 6 N (2)如图所示(3)6 N (4)把书包向右移动一点(或把细绳向左移动一点)l2 l1解析 (1)水的质量m水V1 g/cm3600 cm3600 g0.6 kg,水的重力 Gmg0.6 kg10 N/kg6 N. (2)要得出书包的重力,还需测出书包及水瓶对杠杆的力臂.(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包l1G水l2,则G包6 N.G水l2 l1l2 l1(4)若书包一端下沉,则说明书包对杠杆的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大于水瓶对杠杆的力与其 力臂的乘积,所以应该减小l1,将细绳向左移动或把书包向右移动一点. 12.导学号:29762033(1)由图像可知,电梯匀速上升的速度v2 m/s,匀速运动的 时间t6 s; 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hvt2 m/s6 s12 m. (2)配重的重力:G配重m配重g400 kg10 N/kg4103 N, 配重下降高度h12 m,配重的重力做的功: W配重G配重h4103 N12 m4.8104 J. (3)由平衡条件知,G配重FG轿厢G额定载重,故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 FG轿厢G额定载重G配重(500 kg1000 kg400 kg)10 N/kg1.1104 N; 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拉力的功率: PFv1.1104 N2 m/s2.2104 W. (4)配重的作用:以其自身重力去平衡轿厢侧悬挂的重力,减小电动机轮与钢丝绳之间 的摩擦力,减小电动机的功率,延长钢丝绳的寿命等.13.125 94% 解析 受力分析如下: 根据图甲和二力平衡条件可得:2FGG动, 因为定滑轮不省力,所以根据图乙和二力平衡条件可得:2FFG动,联立得,2FG动10 N250 N,GG动 2470 N10 N 2则F 250 N125 N.1 2根据图甲可知,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当物体上升 5 m 时,右端F处移动的距离: s25 m10 m;6根据图乙可知,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右端F处移动的距离:s210 m20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0%100%100%94%.W有用 W总Gh Fs470 N 5 m 125 N 20 m14.200 64 解析 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00 N2 m200 J.斜面长 L4 m,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L24 m8 m,总功:W总Fs40 N8 m320 J,总功功率:P64 W. W总 t320 J 5 s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