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全院性选修课侵权与赔偿法概论 34 课时主讲:李晏教学方法与要求1、学习方法自学与听课相结合;教材、听课与法条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立法、司法、守法实践)相结合 2、主要学习参考资料法律文件、图书书目、有关学术网站3、分数构成和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出勤、发言、上课态度)20 期中作业(案例分析)30期末论文(自选题目完成)50侵权与赔偿法概论讲授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三章 损害事实 第四章 违法行为 第五章 因果关系 第六章 主观过错 第七章 归责原则 第八章 损害赔偿范围 第九章 特殊侵权责任概述第十章 特殊侵权责任 侵权与赔偿法绪论侵权法 绪论知 识要点20世纪侵 权损害赔 偿的发展侵权行为 概念特征侵权行为 法律责任侵权法 的功能二十世纪侵权法的发展背景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 断的资本主义社会 法人制度的出现和完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责任和产品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责任和产品责 任得以立法规范任得以立法规范 精神损害赔偿得以确立和发展,人格权和身份权越来 越受到重视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得以确立和发展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得以确立和发展侵权行为的概念 美国 侵权是针对个人的民事过错 德国德国 以违背善良风俗的方式对他人故意造成的损害以违背善良风俗的方式对他人故意造成的损害 台湾地区 侵害他人权利或利益之违法行为 中国大陆中国大陆 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第第106106条:条: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承担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人公民法人由于过错承担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人 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因为过错作为或者不作为,侵害他人的人身、行为人因为过错作为或者不作为,侵害他人的人身、 财产权利或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而应依法承担相应民财产权利或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而应依法承担相应民 事责任的行为事责任的行为侵权行为的特征侵权行为是一种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侵权行为主要是一种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侵权行为主要是一种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 等绝对权利的行为,而且必须造成了现实的损等绝对权利的行为,而且必须造成了现实的损 害害侵权行为一般是一种过错行为,但在法律有特侵权行为一般是一种过错行为,但在法律有特 别规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一种无过错的行为别规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一种无过错的行为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含义 民事主体因为违反法律,过错(或无过错)侵害他人 的人身或财产权利而产生的法律义务特点特点 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体现了民事责任体现了民事责任“ “自主性自主性” ”和和“ “处分性处分性” ”的特征的特征 损害与赔偿相当的原则损害与赔偿相当的原则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停止侵害 排除妨碍 消除危险 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 修理、重作、更换 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侵权赔偿法的功能 预防的功能 促使人们注意避免因自己的故意或者过失而造成的损 害,要人们树立起一般的责任观念,以预防各种损害 结果的发生 惩罚的功能惩罚的功能 民事责任的承担不构成免除其他法律责任的条件民事责任的承担不构成免除其他法律责任的条件 恢复原状的功能 把遭到侵权行为破坏的那一种社会关系恢复到其没有 受到破坏以前的原始状况 效率的功能 促使社会各私主体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合理关注他人 的利益,积极地预防损害的发生,防止社会财富的浪 费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权行 为构成 要件知 识要点构成要件 具体内容损害赔偿 法律关系 的主体损害赔偿 法律关系 的客体侵权行为 民事责任 的竞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含义 根据法律的规定,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 为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为司法审判人员正确适用法律提 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尺度,使案件的审理更加便捷。构成要件构成要件 损害事实损害事实 违法行为违法行为 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侵权人主观上的过错侵权人主观上的过错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主体含义 在损害赔偿法律 关系中,有权请 求损害赔偿的人 是赔偿权利人; 而有义务对受害 人进行赔偿的人 就是赔偿责任人 。 该法律关系中的 权利人和责任人 ,就是侵权损害 赔偿法律关系的 主体。主体权利 主体责任 主体侵权行为 的直接受 害人直接受害 人之外的 第三人监护人国家、单 位或雇 佣人原赔偿义 务人的继 承人连带赔偿 责任人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客体含义 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主体之间可 以形成民事法律 关系内容的目标 事物 在损害赔偿法律 关系中侵权行为 的客体是受害人 的合法权益损害赔偿法 律关系的客体物权股权人身权其他经济利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竞合含义 因行为人的某一行为符合多种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而导致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民事责任的产生,且各项 民事责任之间发生相互冲突的现象。特征特征 责任竞合是由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所导致的责任竞合是由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所导致的 责任竞合是由一个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所导致的责任竞合是由一个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所导致的 一个行为所导致的几个责任之间的相互冲突一个行为所导致的几个责任之间的相互冲突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含义 行为人的一个行为既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又符 合违约行为的构成要件;既违反了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又违反了合同法的规定,从而产生了两种责任,即 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责任承担责任承担 受害人有选择权受害人有选择权 受害人仅能享有一种选择权受害人仅能享有一种选择权损害事实损害事实 知识要点含义与 构成要件损害事 实的本质损害事 实的分类损害事实含义 损害就是财产、权利或人身遭受的不利益 特定的行为或者事件对特定民事主体的合法权 益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构成构成 受到损害的必须是合法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的必须是合法的民事权益 损害须具有相当的损害须具有相当的“ “不利益性不利益性” ” 损害须具有法律上的损害须具有法律上的“ “可补救性可补救性” ” 损害须具有损害须具有“ “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性” ”和和“ “确定性确定性” ”有关损害本质的“利益说” 含义 “利益说”认为损害其实就是受害人因该特定事故发生所 损失的利益,即受害人总的财产状况在有损害事故发生与 无损害事故发生两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差额 构成构成 损害就等于利益损害就等于利益 损害变成了一种计算上的大小,具体损害并无独立的地位损害变成了一种计算上的大小,具体损害并无独立的地位 要求对影响财产变化的各种因素都应予以考虑要求对影响财产变化的各种因素都应予以考虑 弊端弊端 很多情况下无法计算差额的存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计算差额的存在 将损害视同计算上的大小,会使评估成本过高将损害视同计算上的大小,会使评估成本过高 所谓所谓“ “主观利益总是大于客观价值主观利益总是大于客观价值” ”并非绝对真理并非绝对真理 难以涵盖全部损害赔偿的情形难以涵盖全部损害赔偿的情形损害事实的分类财产损害财产损害 赔偿权利人在财产上所遭受的损害,一切财产上的不赔偿权利人在财产上所遭受的损害,一切财产上的不 利变动均属于财产损害利变动均属于财产损害 财产上的一切不利益,既包括现有财产的减少、也包财产上的一切不利益,既包括现有财产的减少、也包 括可得利益的丧失括可得利益的丧失 广义上财产损害还包括侵害人身权的同时所造成的受广义上财产损害还包括侵害人身权的同时所造成的受 害人在经济方面的损失害人在经济方面的损失 非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 赔偿权利人在财产之外所遭受到的损害,即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在财产之外所遭受到的损害,即精神损害 。 一般而言,只有侵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行为才能引起一般而言,只有侵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行为才能引起 精神损害,包括自然人在精神上所遭受的痛苦、恐惧精神损害,包括自然人在精神上所遭受的痛苦、恐惧 、忧伤等、忧伤等 精神损害的大小不能用金钱来简单而直接地予以衡量精神损害的大小不能用金钱来简单而直接地予以衡量损害事实的分类直接损失直接损失受害人现有财产的减少受害人现有财产的减少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损失价值损失价值= =原有价值原有价值- -原有价值原有价值/ /可用时间可用时间* *已用已用 时间时间- -残存价值残存价值间接损失间接损失可得利益的减少可得利益的减少 损失是一种未来的可得利益,还不是现实的利损失是一种未来的可得利益,还不是现实的利 益益 这种丧失的未来利益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而不这种丧失的未来利益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而不 是抽象的或者假设的是抽象的或者假设的损害事实的分类反射损害反射损害第三人因为合同当事人或侵权行为直接受第三人因为合同当事人或侵权行为直接受 害人受损害的结果而间接牵连所遭受的损害害人受损害的结果而间接牵连所遭受的损害 基本法律特征:基本法律特征: 第一顺位受害人和第二顺位受害人均受到损害第一顺位受害人和第二顺位受害人均受到损害 第二顺位受害人所受的损害是由第一顺位受害人所受第二顺位受害人所受的损害是由第一顺位受害人所受 的损害引起的的损害引起的第三人的损害第三人的损害第一顺位的受害人在大多数场合中并第一顺位的受害人在大多数场合中并 未遭受到实际的损害,损害只是发生在第二顺位的受未遭受到实际的损害,损害只是发生在第二顺位的受 害人身上害人身上 基本法律特征:基本法律特征: 第一顺位的受害人未受到实际的损害第一顺位的受害人未受到实际的损害 第二顺位受害人所受的损害是原损害事故所引发的损第二顺位受害人所受的损害是原损害事故所引发的损 害害 第三人损害的范围原则上仅止于第二顺位的受害人第三人损害的范围原则上仅止于第二顺位的受害人损害事实的分类象征性损害象征性损害赔偿权利人主张起所遭受的损害中极小赔偿权利人主张起所遭受的损害中极小 部分的损害部分的损害 基本法律特征:基本法律特征: 因诉讼标的微小,法官比较容易准其所请因诉讼标的微小,法官比较容易准其所请 胜诉同样足以达到预期目的胜诉同样足以达到预期目的 赔偿代表着正义的归属赔偿代表着正义的归属微额损害微额损害依通常观念认定为微小而频繁发生的损害依通常观念认定为微小而频繁发生的损害 ,即赔偿权利人所遭受的甚为微小的损害,即赔偿权利人所遭受的甚为微小的损害 基本法律特征:基本法律特征: “ “微额损害微额损害” ”与与“ “通常损害通常损害” ”在性质上完全相同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 “微额损害微额损害” ”与与“ “通常损害通常损害” ”的差别仅在于损害的大小的差别仅在于损害的大小 “ “微额损害微额损害” ”经常发生,频繁出现经常发生,频繁出现违法行为违法行为 知识要点含义与 构成要件行为 的样态违法性 的本质 与构成违法 阻却违法行为 含义 民事主体违反法律规定而实施的行为构成构成 违法行为是与民事主体有关的事实行为违法行为是与民事主体有关的事实行为 违法行为是具有责任能力的民事主体的行为违法行为是具有责任能力的民事主体的行为 违法行为是具有违法行为是具有“ “违法性违法性” ”的否定性事实行为的否定性事实行为样态样态 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行为直接行为直接行为 监护、管理下的人所实施的行为监护、管理下的人所实施的行为间接行为之一间接行为之一 管领物件的不当行为管领物件的不当行为间接行为之二间接行为之二作为与不作为 含义 作为行为人负有不作为的义务却积极行为,故也 称为”积极的违法行为” 不作为行为人负有作为的义务却没有作为,故也 称为“消极的违法行为”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典型形态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典型形态 违反法律义务的不作为违反法律义务的不作为 违反合同义务的不作为违反合同义务的不作为 违反先行行为所衍生的作为义务的不作为违反先行行为所衍生的作为义务的不作为 违同体成员相互扶助义务的不作为违同体成员相互扶助义务的不作为违法性 含义 形式含义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