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课 人体什么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四课时免疫 要点、疑点、难点1 免疫的概念与分类免疫的概念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 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 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 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要点、疑点、难点自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识别自身和外物免疫的分类 特异性免疫人工免疫 免 疫 的 特 点记忆特异性识别自身和外物,只消灭外物而不消灭自身,病 原是外物,所以被消灭,作器官移殖时,外来器 官是外物,所以常被自身排斥,而种植不上 感染一次,终生“永远不忘”,再有相似的病原侵入时,能在病 原为患之前将之消灭,因而不发病 患过一次疫病以后,只对该种疫病产生免疫反应 要点、疑点、难点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2 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 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免疫体系是保卫人体 的第三道防线要点、疑点、难点特点非特异性免疫结构基础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人体皮肤、粘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要点、疑点、难点免疫器官特性3 特异性免疫物质基础抗原免疫细胞免疫物质概念骨骼、胸腺、脾、淋巴结等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抗体、淋巴因子等 能引起人体或动物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病菌、 病毒或异体组织 异物性 大分子性 特异性 要点、疑点、难点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成分概念分布功能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少数分布于组织液中 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发生免疫反应,以消灭抗原 要点、疑点、难点3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要点、疑点、难点3 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要点、疑点、难点4 免疫异常免 疫失 调调引 起的 疾病过过 敏 反 应应概 念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质的刺激时时所发发生的 反应应 特 点发发作迅速、反应应强烈、消退很快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组织细 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组织损伤 有明显显的遗传倾遗传倾 向和个体差 异 过过敏原花粉尘尘土鱼虾鱼虾 、牛奶、蛋类类青霉素、磺胺、奎宁 反应应机理(略)预预防方法找出过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过敏原医学诊诊断 自身免 疫 病概 念自身免疫反应对应对 自身组织组织 和器官造成了损损伤伤并出现现了症状 常见见病类风类风 湿关节节炎、系统统性红红斑狼疮疮 免疫 缺限概 念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种 类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课前热身1 免疫是( ) A 人类所特有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B 人类所特有的免生疾病的能力 C 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D 机体的一种特殊的免生疾病的功能 2 当人体患了病毒性感冒,说明感冒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几道防线?( ) A 一道 B 两道 C 三道 D 四道 3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 A 骨髓干细胞 B A细胞 C 抗原 D 淋巴细胞 CBD课前热身4 免疫细胞能够识别抗原的重要原因是( ) A 免疫细胞表面存在蛋白质载体 B 免疫细胞内含有抗原的遗传物质 C 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特定的化学基因 D 抗原物质是特定的蛋白质 5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A 胶原蛋白B 球蛋白 C 纤维蛋白D 白蛋白 6 抗体产生于( ) A 效应T细胞B 效应B细胞 C T细胞D B细胞 7对被病毒侵染后的细胞起杀伤作用的是( ) A抗体B干细胞 C 效应T细胞D 效应B细胞 CBBC课前热身8 下列情况易于感染艾滋病的是( ) A 与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握手 B 与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促膝谈心 C 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且未消毒的餐具 D 请游医拔牙、洗牙或穿耳孔 9 人体注射卡介苗是为了获取( ) A 体液免疫B 细菌免疫 C 自身免疫D 非特异性免疫 10 风湿性心脏病应属于( ) A 传染病B 遗传病 C 自身免疫病D 免疫缺陷病 11 一般来说,人体对付外毒素并使之失去毒性的是( ) A 相应的抗体B 相应的抗原 C 效应B细胞D 效应T细胞DBCA课前热身12 抗体存在于人体的( ) A 细胞内 B 内环境 C 细胞内或内环境 D 细胞内和内环境 13 有人吸入空气中的花粉以后,会引起鼻炎或哮喘。这是因为( ) A 此人免疫反应迟钝 B 此人免疫反应强烈 C 花粉使鼻黏膜损伤 D 花粉破坏了嗅神经 14 过敏反应属于( ) A 体液免疫B 细胞免疫 C 自身免疫D 免疫缺陷 BBA课前热身15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病原体。 16 抗原指的是可使人类产生抗体的物质。一般来说它具有大分子性、异 物性和特异性等三大特点。 17 抗原的特异性是指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 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因。 18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分布于血清中 、组织液以及外分泌液中,它的主要功能是与体液中的病原体结合,发 挥免疫效应。但它不能与进入宿主细胞内的病原体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能力、思维、方法【例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 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 性强 C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D 【解析】这是考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关系的试题。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通过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等构成的第一 、二道防线,有效地抵御了进入机体的各种病原体或其他有害异体的物质,对机 体起到重要保护作用。但是,对一些致病能力强的抗原,还有赖于特异性免疫系 统的免疫作用,予以消灭。特异性免疫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人人都有 的一道天然防御系统,特异性免疫系统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 特异性免疫的形成,也会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能力、思维、方法【点评】此题的主要思维障碍实际上是对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 故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是: 明确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免疫的基础,没有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将难以 形成,对机体的保护也难以实现。 掌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 【例2】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 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 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 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答案】D 【解析】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反应阶段,无论是B细胞还 是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或 效应T细胞,同时,都有一小部分B细胞或T细胞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当同一种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都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或 效应T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能力、思维、方法【例3】将Rh+的血液输入以前从未接受过输血的Rh-的妇女,用“+”或“-”指出下 列各说法是对(+)还是错(-): A 此妇女会产生抗Rh的抗体 B 输入的血液和妇女本人的血不相溶,所以随后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死亡 C 下次怀孕时,Rh+的胎儿会由于溶血症而死亡 D 由于70%的Rh+人群是杂合型,因此在短期或长期内都不会有影响 【答案】A+;B-;C+;D- 【解析】Rh-的妇女在接受输血前,血液中既无Rh+抗原又无Rh抗体,输入Rh+的 血液后体内会产生Rh的抗体。第一次输入Rh+的血液时,由于体内还没有Rh的抗 体,所以不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凝集和死亡。该妇女的配偶若是Rh+,则胎儿往往 是Rh+,若从未接受过输血,就并不妨碍母亲,对第一胎也没有影响。但在第一 胎分娩时,Rh+胎儿的红细胞可以通过胎盘进入母亲的血液中,使母亲在胎儿出 生后形成Rh的抗体。在下次怀孕时由于血液中已产生了Rh的抗体,抗体会从母 亲的血液中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就会使具有Rh+的胎儿的红细胞凝集而被破 坏,引发溶血性贫血症而死亡。 延伸、拓展【例4】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有的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却获得了对小 儿麻痹症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是( ) A 非特异性自然免疫 B 非特异性人工免疫 C 特异性自然免疫 D 特异性人工免疫 【答案】C 【解析】免疫是指人体对某些疾病的不感染性,其原因是人体存在着抵抗病原体 的三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一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 成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并无特异性,叫做非特 异性免疫。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是:当某种病原体进 入人体后,就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 质,叫抗体。一种抗体只能对一种病原体抗原起作用,这叫特异性免疫。如果这 种免疫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叫特异性自然免疫;如果这种免疫是通过人工方 法获得的,叫特异性人工免疫。如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等。儿童受脊髓灰 质炎病毒感染后,不发病,但获得了抵抗该病的抗体,这种免疫是特异性的、不 是通过人工方法获得的,故属于特异性自然免疫。 延伸、拓展【例5】将下列过敏反应的各步骤排列呈正常的顺序 过敏性状出现过敏原与抗体结合在一起组织胺释放抗体与巨大细胞受体 结合浆细胞(B细胞的一种)致敏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过敏反应 的第一步是浆细胞大量产生与过敏原互补的抗体(IgE),该抗体能附着在巨大细胞 表面使这些细胞成为敏感细胞,巨大细胞是来自造血干细胞的一种结缔组织细胞 ,细胞中含分泌粒,它们在皮肤下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的黏膜中 最多。接受了抗体(IgE)的敏感巨大细胞再遇到过敏原时,过敏原即与巨大细胞上 的受体结合,结果巨大细胞分泌物大增,分泌物主要是组织胺,从而使机体出现 过敏症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