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态化和跨区域的教学大赛常态化和跨区域的教学大赛对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对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的促进作用天津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外语系 韩子钰一、参赛的体会与吴启迪女士和吴友富教授合影与王守仁教授和指导教师张力群教授(2007“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合影 2003年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选手 获得CCTV杯全国总冠军),授予单位是中央电视台和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优秀指导 教师,(指导的选手获得北方赛区季军,一等奖,并进 军全国总决赛),授予单位是中国日报社 2008年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选手 获得天津市第十一届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暨2008“CCTV 杯”英语演讲大赛天津赛区复赛一等奖),授予单位是中央电视台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年“外研社杯 ”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和先进个人(指导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天津赛区总冠军 ,天津赛区一等奖)授予单位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背后的力量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快速 成长离不开背后系部、学院和学校的大力支 持和培养。同时也离不开一个权威的展示平 台。系部 系里为了鼓励教师们更好地承担教 书育人的职责,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并 熟悉各类外语竞赛特点、比赛技巧以及磨练比 赛心理素质,特别组织专门的本硕学生竞赛辅 导团队,成员有经验丰富、带队参赛成绩卓然 的教授专家和骨干青年教师。 该竞赛团队充分挖掘名师资源,精心培育 竞赛辅导骨干梯队,并致力于推广优秀的竞赛 成果、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 这样不断地指导比赛经历给青年教师难得 的机会接触老教师的亲授点拨,直接有助于其 提升教学能力,也为青年教师自身参加教学竞 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 学院每年举办全员教学比武,分为 高职组和初中职组共两组进行比赛,为全院教 师展示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技能和业务素质搭 建平台。通过对参赛教师的教案、现场教学等 多个环节的评审,最终评定一二三等奖和年度 教学先进优标兵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教学比武为全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 了一个展示平台以及对自身教学进行总结和反 思的机会,在良性竞争的比赛氛围中,发掘自 我潜力,同时也改正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而且通过比赛的公平选拔,学院可以每年 为校级、市级和国家级教学竞赛不断输送优秀 选手,形成了良性循环。学校 学校对外语教学的重视体现在将 英语教学列为重中之重的课程之一,同时 在课时量和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很大 的倾斜。三、常态化“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常态化的教学比武、交流和展示活动对青 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动因, 并且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特别是定期 的集体会诊、专家点评和建议、往届选手的经 验教训,甚至是普通观摩老师的个人意见都会 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起到难以替代的推动作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 大赛的定期举行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优质 教学资源共享,促进研究型、创新型教学模式 的培育,促进大学外语教学的精细化程度及教 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四、跨区域 全国性的比赛为众多参赛选手营造了一种既是 对手又是朋友的良性竞争氛围。而这种不同省份校 际间的相互参考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是非常宝贵 的。 同时在赛后,不同地域的选手之间的持续深入 的联系、交流、学习甚至合作都是大赛带来的另一份宝贵财富。 而参赛选手在赛后将大赛专家评委传递的先进 教学模式和思想,以及从全国同行身上学习到的宝 贵经验带回分享,能够进一步带动区域内大学教学 的发展以及促进不同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的相互 借鉴和融合。第二届大赛听说组参赛选手合影五、感谢和祝愿 向所有默默无私为青年教师成长 铺路、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给予鞭策和 激励的评委专家、各级领导以及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致以衷心的感谢! 预祝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 语教学大赛获得圆满的成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