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考:邓小平政治生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一落: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左倾路线,被党内“左倾 ”领导人撤职、下放。 2、二落:66年被批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撤销 党内一切职务。3、三落:76年搞全面整顿为毛泽东所不容,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三落三起: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 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遵义会议后第一次“上” 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第二次“上。“四人帮”倒台后第三次“上”邓小平再次复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宣言书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 告 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酝酿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 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成熟并形成体系 “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写入党章 1997中共十五大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和平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步走战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一国两制全体人民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还将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 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 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 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 代化建设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 新阶段。 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背 景()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 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经济为基 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 激烈。()国内发展:中国进入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阶段。创立过程:1、创立: 2000年2月明确提出2、形成:3、成熟:2001年七一讲话2002年十六大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 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 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的结晶,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根本 指针。历历 史史 地地 位位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探索民族 发展之路的模式 孙中山:孙中山: 走欧美式的道路走欧美式的道路 毛泽东:毛泽东: 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路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邓小平: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共同道路:共同道路: 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 、振兴民族的道路、振兴民族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工作中心转移; 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 ; 组织路线拨乱反正邓小平为核心第二 代领导集体; 意义:伟大转折;新道路;新时期。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意义: 坚持了路线 回答了问题 又一个宣言书 内容: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判断实践的标准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 、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 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