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2页
第2页 / 共232页
第3页 / 共232页
第4页 / 共232页
第5页 / 共232页
第6页 / 共232页
第7页 / 共232页
第8页 / 共232页
第9页 / 共232页
第10页 / 共232页
亲,该文档总共2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战略管理刘 冀 生 电话: 010-62784383Email: liujsh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医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 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 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手。吾以此 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兵法一、医疗机构战略及医疗机构战略管理的概念(一) 什么是医疗机构战略?医疗机构战略是医疗机构根据其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状况,为求得医疗机构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为不断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医疗机构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二) 医疗机构战略的本质1. 医疗机构战略是医疗机构竞争形势的一种定位。2. 医疗机构战略是医疗机构的一种经营模式。3. 医疗机构战略是医疗机构高层领导人的一种价值观念。4. 医疗机构战略是医疗机构管理的一种创新。5. 医疗机构战略是医疗机构的一种行动计划。(三) 医疗机构战略的特征1. 全局性及复杂性。2. 未来性及风险性。3. 系统性及层次性。4. 竞争性及合作性。5. 稳定性及动态性。(四) 中国医疗机构战略的特性1. 变动性及短期性。2. 生存性及保守性。3. 调整性及重组性。(五)什么是医疗机构战略管理?医疗机构战略管理是指医疗机构战略的分析制订、评价选择以及实施控制,使医疗机构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是把医疗机构战略的分析与制订、评价与选择、实施与控制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动态管理过程。战略评价与 选择战略实施与 控制战略分析与 制订1.医疗机构战略管理:(1)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业务组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2)要认清三个基本前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是什么?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我们的愿景 与目标是什么?(3)医疗机构的战略选择是什么?(4)战略的实施方案要包括市场营销、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与医疗机构文化建设等。2.医疗机构战略管理的整体架构:愿景医疗机构战略目标医疗机构战略业务组合战略、核心能力业 务 单 元 战 略 使命与目标、发展战略与业务计划职 能 部 门 策 略运 作 策 略(区域或地区、医疗机构科室、职能领域里各部门 )医疗机构管理者负责业务层管理者负责职能部门 管理者负责医疗机构管理者 、业务层管理者 以及更低一层次 的管理者负责1.部分医疗机构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的条件。 2.部分医疗机构有制定战略的潜在需求,但对战略的认识 还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 3.往往是以经验代替战略。 4.医疗机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医疗机构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必要性及迫切性。 5.战略制定缺乏必要的工具和方法。 主观判断多,理性分析少。 战略制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口号标语”代替战略,不具备操作性。 6.医疗机构战略执行力差二、中国医疗机构战略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三、中国医疗机构为什么要实行战略管理1. 中国医疗机构已进入到战略制胜的时代。2. 科技发展的需要。3. 医疗机构改制的需要。4. 医疗机构进行资本经营的需要。5. 医疗机构走向国际化的需要。6. 医疗机构内部发展的需要。四、医疗机构战略管理的步骤医疗机构 外部环境 分析医疗机构 内部条件 分析确定医 疗机构 愿景确定医疗 机构战略 目标医疗机构战 略方案的评 价与选择确定医疗 机构战略 方案医疗机构 职能部门 策略医疗机构 战略的实 施与控制医疗机构利益 相关者分析五、医疗机构外部环境分析(一) 医疗机构宏观环境分析1. 医疗机构体制环境分析。2. 医疗机构经济环境分析。3. 医疗机构科技环境分析。4. 医疗机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医疗机构宏观环境分析中, 重点讲我国医疗机构的体制环境分析及医疗机构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1. 医疗机构体制环境分析(1)公立医疗机构要处理好三大关系A. 医政关系。B. 党政关系C. 员工与医疗机构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型,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 财政要从投资型财政转向公共型财政。过去各级政 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均GDP增长的经济建设上,引 发许多社会问题。经济增长不是目的,它是实现社 会发展的手段。 政府的目标应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增强人的 能力,政府要把消灭贫困,充分就业,良好教育, 身心健康安全,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 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放到重要地位,放到为发展经济 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稳健宏观调控上来。这 样做,政府才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2)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体系建设及政策措施。2006年3月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有学者称,中国要在2020年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届时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也会达到一定水平。(3)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制形成两类三种型式的医 疗机构。 两类:政府办的医疗机构及非政府办的医疗机构 三种型式是: A. 公立医疗机构:根据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基本医 疗服务需求,由政府制定统一区域卫生规划,确定保 留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负责公共卫生和基本 医疗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是独立法人,实行“核定收 支、收支挂钩、超收上交、差额补助”的经济机制。公 共卫生服务,应由政府向全体人民免费提供。 在基本医疗领域,以政府投入为主,向全民提供基 本药品和诊疗手段保障。对非基本医疗需求,由个人 和家庭承担责任,鼓励参加商业医疗保险。B.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包括国有医疗机构、实行 托管的国有民营医疗机构(实行资产所有权和经营 权的分离)、民营非营利医疗机构等。上述医疗机 构是独立法人,其非营利性表现在医疗机构的盈利 只能用于医疗机构的扩大再生产,而不能分红。实 行免税,但要执行政府定价。 C.营利性医疗机构:包括国有民营医疗机构、民 有民营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等。上述医疗 机构是独立法人,其营利性表现在其盈利用于纳税 、医疗机构发展基金、医疗机构福利基金及股东分 红。其定价不受政府约束,但要纳税。 (4)要逐步改革目前公立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 数95%以上的局面。城市医改试点:坚持政府主 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按属地化原则,实行 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 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督;坚持优先发展社 区卫生服务的方针,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 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完善服务功能,改革运行机制,增加政府投入,促 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改革“以药补医 ”机制,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完善医疗机构经济补 偿机制和药品价格管理机制。 全国有528个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占城市的 81%。 案例: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2. 医疗机构经济环境分析(1)医疗机构国际经济的环境分析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呈现三方面特点:全球信息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崛起。A. 什么是知识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特点:1. 无意识性2. 环境依赖性 3. 个体性4. 来源于长期的经验和体验5. 难以编码和储存隐性知识在企业内的传播方式1. 不断地实践2. 与专家一起工作和互动3. 团队学习,头脑风暴隐性知识的主要表现形式1. 难以表达的技能2. 心智模式3. 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4. 组织惯例B. 知识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管理的新特点: 更加重视社会整体的目标。 更加重视精神激励。 更加重视知识和人才。 更加重视医疗机构文化。 更加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变。(2)医疗机构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五大变化: A. 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阶段表工业发展阶段人均GDP工业特征一、经济起步阶 段300$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为主二、经济起飞阶 段300$1500$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为主三、经济加速阶 段1500$1万$技术密集型,高加工度化四、经济成熟阶 段1万$以上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化我国人均GDP表 单位:元/人年代人均GDP1995年48452000年70782002年81842003年9101(1099美元人)2005年1700美元2006年2099美元人均GDP实现1000美元意味着迈进了一个重要的门槛。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的时期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挑战的时期,既充满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国际上这种国家走上了两种发展道路:(1)发展顺利的国家,如今人均已达1万2万美元;(2)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这些国家仍停留在人均3000美元以下。B. 医疗体制改革形成高潮。 2006年由11个部门组成医改小组,2007年医疗 改革方案出台。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中央财政出20 元,地方财政出20元,农民出10元的“互助形式 ”,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覆盖到全国80%的县。 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 设。 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7亿人(2005年 )1.57亿人(2006年占城镇人口27.2%),享受公费 医疗职工5000万人(200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79亿人(2005年),4.1亿人(2006年占农村人口 55.6%)。调整城市医疗服务资源,加大医院院长责任,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的资格准入,严格医疗服务规范,规范医疗机构收支管理,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探索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对医药购销、基建工程等发生的商业贿赂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要一查到底,C. 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表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城镇居民38.0%37.7%37.1%36.7%35.6%农 民48.0%46.2%45.6%45.5%44.2%我国汽车市场增长预测年份汽车总保有量(万辆 )汽车总需求量(万辆)2005年3554620 2010年6351994 2015年103151360 2020年156921870汽车:城镇居民 3.4辆/万户(2005年)4.7辆/万户(2006年) 电话:全国电话7.4亿部(2005年),其中手机3.9亿部,平均每100人有30部(2005年) 家用电脑:城镇 居民41.5部/百户(2006年6月)农民2.1部/百户(2006年6月) 国内旅游:2005年12亿人次收入5300亿 2006年13亿人次,收入5850亿D. 加入WTO后,对中国医疗行业及医疗机构 带来深刻变革。 (1)2003年末,台港澳合资合作医疗机构15个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有200多所。 (2)外国资本进入中国促进了我国医疗技术、 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医疗服务层 次,有利于医疗机构多元化发展。 (3)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 冲击,表现在与中国医疗机构抢人才、抢市场、 抢医疗机构。 据报导,目前还有60亿美元的业外资本在等着 收购中国的医疗机构。案例:韩国SK集团创办北京爱康医疗机构2004年3月SK投资2400万与中国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福州信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共同建立爱康医疗机构,提供整形美容,亚健康诊治,提供高端服务,5年内SK要在中国再拷贝20家同类医疗机构,组织建立大型医疗集团。E. 民营医疗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 (1)据报导,目前我国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 4000家。 (2)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已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案例:凤凰集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