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策略研究林文全 沈珊珊(浙江省仙居中学 浙江 仙居 317300)摘要:拥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正确的成败归因方式,学习者会有内在的目的性、主动地学习。在对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成败归因方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归因方式,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习效果。关键词:成败归因;成就动机;化学教学1、问题的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启发我们,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而学习的成效与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组织、感悟、练习等具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学习者的动机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复杂多样。从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成就动机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困难工作,在竞争的条件下获得优异的成绩、创造优异的业绩的那种动机。它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人类生活的进步与发明创造都与成就动机的推动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与以下因素:(1)学生的学习成绩;(2)学生对成败的归因;(3)儿童期所受的家庭教育;(4)集体的或间接的经验有关。”。而在这些因素中, “学生对成败的归因”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可控制的因素,是教育工作者能够研究的。本研究从调查高一学生的成败归因入手,希望了解学生动机的大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并通过调整教学,帮助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归因方式,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2、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在高一第二学期开学初,我对我校 1000 多名在校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了 396 份有效问卷。2.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成败归因自测”,列出了涉及家庭、学校、个人等项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按“最重要、重要、一般、次要、不相关”等不同程度在问卷中选择相应的答案;第二部分为 “自我分析” ,学生先从第一部分选出“最重要和重要”的内容共 8 项,按重要程度重新排序,然后陈述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22.2 调查结果概况从调查结果看, “成败归因自测”中最重要的前 8 项依次是:(1)缺乏恒心与毅力;(2)自身努力不够;(3)生性懒散,不够积极;(4)屡次失败、心灰意冷; (5)过去困难问题一直未能解决;(6)上课或做功课时,注意力难集中; (7)不懂有效的读书方式;(8)不能妥善安排读书时间。在“自我分析”中,关于成功的原因,33.3%的学生没有写成功原因;33.3%的学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有恒心和毅力;29.6%的学生归因于学习方式正确; 3.7%的学生归因于天赋,关于失败的原因,18.5%的学生没写;48.2% 的学生归因于没有努力,缺乏恒心和毅力,懒惰;29.6%的学生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对; 3.7%的学生归因于外界因素如班风、家庭环境、家长。2.3 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看,有 1/3 的学生是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努力,将近一半的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没努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努力”在成败归因中是一种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学生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努力,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会激励他们在今后学习中更加努力。这就为开展成败归因指导奠定了基础。有 1/3 的学生将学习成功归因于学习方式好,1/4 的学生将失败因于学习方式不对,这说明有部分学生已有意识或无意识进行比较具体、深入的成败归因了。不容忽视的是,有 1/5 的学生没有成败归因意识或不愿意归因,有少部分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天赋等不可控的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类学生失败后容易产生挫折感,并影响学习的自信心。有 1/3 的学生不知道成功原因或没体验过成功,还有少部分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家庭或学校等外部因素,这些都说明学生在成败归因上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3 指导学生正确进行成败归因的教学实践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方法,引导和培养积极正确的成就动机,克服消极错误的成就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1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高中阶段是系统学习化学的开始阶段,高一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年级,在执教之初教师应该给学生这样的信息:每位学生学习化学又站在一新的起跑线上,后面会取得怎样的成绩,取决于大家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每节课的上课是否认真参与,课后的作业是否认真完成。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让学生学会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的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这种满足能不断给学生提供学习自信心。如小林同学语、数、英各科成绩平平,且生性好动,在课堂教学中我发挥他的优点,让他参与、协助演示实验,并进行解说,开始他语句不连贯,同学们听不清楚,也不耐烦,我及时补充、帮助,慢慢地他的胆子越来3越大,表达越来越清楚,虽然作业中他还是错别字连篇,条理也不清楚,经过批作业时给他纠正指导,他的成绩越来越突出了,这是令他的许多授课教师都没想到的。如今,他的成绩越来越稳定,自控能力越来越强,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3.2 利用榜样的力量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和确立了化学学习重要性的意识后,要及时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榜样具有激励与引导行为或态度的作用,人们观察到别人的行为获得成功就会提高或激活自己同类行为的反应倾向。例如,小王同学在开学初的几次考试中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我及时在班上交流张贴他的经验总结,再如小李同学,上课参与课堂活动非常积极,课后作业非常认真,在考试中也取得很好的成绩,我就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并把他的作业在班上公开展示。通过及时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使学生看到胜利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学习化学的内在需要得以加强。还通过化学学史的穿插讲解,使学生了解化学家阿佛加德罗、勒夏特列热爱科学、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了解他们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自觉性。3.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进度可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加努力的程度,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看到自已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激发上进心。有人曾说过:竹子生成之所以快,是因为它生长每隔一段时间就作个“结” ,学生的成长如果能像竹子那样,每过一段时间作一个小结,肯定也会稳健快速地成长,每次测试评析完试卷后,我都会让学生作小结,分析自己的成功之处及失败之处,下一阶段该怎么做。这样一方面是让学生及时肯定优点,改正缺点,同时也是为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成败归因方式,具体过程如图 1 所示。图 1通过图示步骤的反复进行,逐渐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努力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反馈,告诉他们努力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他们才能从无助感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从而坚持努力去取得好成绩。 3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已经尝到对学习成败归因的甜头,每次考完试后,至少有一半的学生能自觉地进行成败归因,而且归因内容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4当然有些学习上的问题仅仅靠努力还不能取得较好成绩,教师应引导学生归因于学习方法。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他们考虑如何加强认知技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即考虑如何去努力,不是死学,而是会学。教师通过归因指导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提高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克服学习的无助感,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控制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使之保持在适当的强度范围内。4 反馈及反思4.1 再调查的结果及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对所任教班级的 248 名学生以同样的问卷再次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概况如下:在“成败归因自测”中,最重要的前 8 项依次是:自身努力不够;缺乏恒心与毅力;不能妥善安排读书时间;不懂有效的读书方法; 上课或做功课时,注意力难集中;生性懒散,不够积极;没有预习、复习当天学习内容的习惯;有问题不敢问老师或向同学请教。在“自我分析”的分析中:成功原因方面:50.6%的学生是归因于自身的努力;48.2%的学生归因于学习方法正确;1.2%的学生成功原因没有写。 失败原因方面:67.5%的学生归因于没有努力;30.1%的学生归因于自己学习方法不对; 2.4%的学生归因于外界因素。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失败归因中前 8 项的最重要顺序排列有变化,内容也有所增减,总体上失败原因变为自身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不努力等。无论是失败归因和成功归因中,自身努力和学习方法所占有的比例都有大幅度上升,不会归因的数量几乎没有。从重测结果可看出,经过一个学期的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中的成败归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果。4.2 反思在调查基础上开展的“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策略研究” ,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部分学生对学习成败归因的自觉性不够,流于形式,以及如何完善调查问卷的内容,扩大调查的样本,进行推广研究,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参考文献:1 韩仁生.中小学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8(4).2 孙国忠.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倾向及其效应研究.阴山学刊,2002(1).3 Weinerb.Cognitive Views of Human Motivation.NewYork:Academic Press.1997.5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问卷一、请根据自己情况按“最重要、重要、一般、次要、不相关”等不同程度在问卷中选择相应的答案。A、最重要 B、重要 C、一般 D、次要 E、不相关1、家长关心学习,为自己买了参考书。 ()2、家庭学习环境良好。 ()3、学校安排的化学课时不够。 ()4、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太少。 ()5、化学老师对我期望高,师生关系融洽。 ()6、化学老师讲课不清楚,重点和难点讲不清,教学水平不高。 ()7、家长、同学等其他人对自己学习没能提供什么帮助。 ()8、考试时情绪焦躁,技能发挥不好。 ()9、生性懒散,不够积极。 ()10、化学考试中感到运气不太好(如遗漏了考题、粗心大意) 。 ()11、对化学没有兴趣。()12、化学课时没有做好笔记。()13、对实验不够重视。()14、没有好的化学课外辅导书。()15、上新课前没有很好的预习。()16、自己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17、没有参加课外化学辅导。()18、缺乏恒心与毅力。()19、自身努力不够。()20、屡次失败、心灰意冷。()21、过去困难问题一直未能解决。()22、上课或做功课时,注意力难集中。()23、不懂有效的读书方式。()24、不能妥善安排读书时间。()二、请先从第一部分选出“最重要和重要”的内容共 8 项,按重要程度重新排序,然后陈述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