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5页
第2页 / 共175页
第3页 / 共175页
第4页 / 共17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第6页 / 共175页
第7页 / 共175页
第8页 / 共175页
第9页 / 共175页
第10页 / 共175页
亲,该文档总共1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类依据为吸水率。陶瓷又可细分为粗陶器(吸水率15)、普通陶器(吸水率1250。按照烧成后的釉面特征分类: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结晶釉、无光釉、光泽釉、碎纹釉和颜色釉等。按制备方法分类:1)生料釉:直接将全部原料加水,制备成釉浆。2)熔块釉:是将配方中的一部分原料预先熔融制成熔块,然后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研磨制成釉浆。其目的在于消除水溶性原料及有毒性原料的影响。3)盐釉:此釉不需事先制备,而是在煅烧至临近烧成温度时,向燃烧室投入食盐、锌盐等,使之气化挥发并与坯体表面作用形成一层薄薄的釉层。这种釉在化工陶瓷中应用较广。按主要熔剂或碱性组分的种类分类:1)长石釉:熔剂主要成分是长石或长石质矿物。釉式中K2O+Na2O 摩尔数:0.50.6之间。 2)石灰釉:主要熔剂为钙的化合物(如碳酸钙),碱性组成中可以含有、也可以不含有其它碱性氧化物,釉式中CaO的摩尔数大于0.5,适用于还原气氛烧成。3)镁质釉:为了克服石灰釉熔融范围较窄、烧成难以控制的缺点,在石灰釉中引入白云石和滑石,使釉式中MgO的摩尔数0.5。 4)其它釉:若釉式中某两种碱性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余碱性成分,其釉即以两种成分相称,如CaO和MgO含量处于较高比例(一般0.7),即为石灰镁釉。此外,还有锌釉、锶釉、铅釉、石灰锌釉、铅硼釉等。1)釉的熔融温度范围:由始熔温度至流动温度称作釉的熔融温度范围。始熔温度:当圆柱体试样(2mm3mm)受热至形状开始变化、 棱角变圆的温度。它标志着釉的熔化进程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全熔温度:试样变成半圆球的温度。流动温度:试样流散开来,高度降至原有的1/3时的温度。“过烧”: 超过流动温度,釉将呈现明显的流动现象而“过烧”。 2.釉的特点某釉料的熔融温度釉的熔融温度:要求釉的熔化温度要与坯体相适应,即釉要在坯体中气孔已经排除,已开始烧结出现液相时熔化。过早熔化,使坯体表面过早地被釉熔体所封闭,阻碍坯中残余气体排出,容易造成制品起泡或针孔等缺陷,影响表面光泽。同时,釉过早熔融又会渗入具有较大气孔率的坯体中,从而引起“干釉”现象。过晚熔化,则釉层玻化不好。还容易产生生釉或流釉缺陷2)釉的粘度和表面张力釉的粘度:釉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是判断釉的流动情况的尺寸。 釉的粘度过小,容易造成流釉、堆釉和干釉等缺陷。釉的粘度过大,易引起桔釉、针眼和釉泡、釉面不光滑、光泽不好等缺陷。影响釉的粘度的主要因素是:釉的组成和烧成温度提高釉的粘度: SiO2;Al2O3; TiO2;ZrO2; MgO(高温时)降低釉的粘度:Li2O; Na2O;K2O;CaO;MgO(低温时),其它正二价金属与CaO基本相同,B2O3特殊,加入量15,粘度提高,15又起降低粘度作用。釉的表面张力影响釉面平滑程度和釉对坯体的润湿,所以对外观质量影响很大。由于表面张力过大会阻碍气体排除、熔融液不均化和发生缩釉现象,因此会造成釉面缺陷;表面张力过小会造成流釉和小气孔破裂后形成针孔,难以弥合;影响因素:釉的组成,温度、气氛(还原气氛使表面能力增大)。降低表面张力顺序:Mg2+坯,釉层中产生张应力,造成釉面龟裂或坯体向釉层弯曲,称为负釉釉坯,釉层中产生压应力,造成釉面剥落或釉层向坯体弯曲,称为正釉釉的膨胀系数最好比坯体低1.010-6/。如果釉比坯小6%15%,那么在釉中将产生压应力,使制品强度提高30%60%。 釉的膨胀系数过大时,可以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调整:(1)增加SiO2的含量,同时降低碱性氧化物熔剂的含量。(2)加入B2O3或提高B2O3含量以部分取代SiO2,使釉的熔融温度降低。(3)加入低摩尔质量的碱性氧化物,按同摩尔数之比取代高摩尔质量氧化物熔剂,例如以CaO取代MgO。实际上,这样就相应地提高SiO2的含量。如果釉的膨胀系数过低,则可以采取与上述相反的方法予以调整。1.生料釉:将全部已加工至粒度的釉用原料按配比精确称量后,直接加水至球磨机内研磨。(不宜使用可溶性原料) 生料釉的制备与坯料制备一样。主要过程为:原料的拣选、粗碎、配料,再球磨粉碎、除铁、过筛及釉浆陈腐等。 釉料通常分为生料釉和熔块釉两种(二)釉料的制备一定的细度适中的相对密度(浓度)适宜的流动性(粘度)釉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质:2.熔块釉:先将一些水溶性或有毒的,易挥发物质单独混合调配,至较高温度下熔化后冷却成玻璃状碎块(称之为熔块),再将熔块与适量黏土配合成釉。熔块釉的制备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制熔块,第二步将熔块与其余生料混合研磨制成釉浆。 (1)制熔块首先将各种硬质原料(如石英、长石、石灰石、滑石等)精选后,单独粉碎加工成细粉。黏土原料精选后也粉磨成粉,然后按照熔块配方称量配料,装入混料机混合。把混合好的熔块粉料置于坩埚炉或池炉中进行熔制。待完全熔融、均化后流入冷水中急冷,水淬成碎小熔块。(2)制熔块釉将松脆的熔块击碎,与生料按照熔块釉的配方准确称量后装入球磨机湿磨。当达到细度要求后,出磨、除铁、过筛入浆池陈腐备用。熔块釉常易沉淀,对坯体附着不良,因此常在球磨时加入添加剂(如生物多糖等)以改善其性能 1.施釉方法施釉前,生坯或素烧坯均需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以除去积存的尘垢或油渍,保证釉层的良好附着。清洁处理的方法可以用压缩空气在通风柜内进行吹扫,也可以用海绵浸水后进行湿抹,或者以排笔、毛刷等蘸水洗刷。1)浸釉:浸釉是将坯件浸入釉浆中,停留适当时间后迅速提出。2)荡釉:荡釉法适用于中空器物如壶、瓶、罐等施内釉。3)浇釉:浇釉是利用浇洒的方法,把釉浆浇于坯件之上。4)喷釉:喷釉是利用压缩空气将釉浆雾化喷于坯体的表面。5)刷釉:刷釉是用毛笔蘸取釉浆涂刷于坯体之上。(四)施釉方法及缺陷控制2.施釉缺陷及控制1)釉面光泽不良:釉浆的相对密度过小2)堆釉现象:相对密度过大3)龟裂或釉层卷起与坯体脱离 :釉料粉碎过细时 4)釉层与坯件的附着不牢固 :釉料的粉碎细度不足时 5)龟裂、釉层卷起 :釉料中加入的可塑性物料过多 6)施釉时开裂缺陷 :坯料粘结力过强7)施釉时容易破损 :坯料粘力过小8)剥脱 :烧成前釉与坯的附着不充分 谢 谢 一、单项选择题1传统陶瓷是 C 的通称。 A、粗陶、精陶、瓷器 B、日用陶瓷、工业陶瓷 C、陶器和瓷器 D、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2传统陶瓷是以 C 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练、成型、烧成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类制品。 A、石英 B、长石 C、黏土 D、石灰石3下列陶瓷原料中, B 为熔剂性原料。 A、石英 B、长石 C、黏土 D、膨润土4 A 在生产中主要起塑化和结合作用,它赋予坯料可塑性和注浆成型性能,它们是陶瓷成型能够进行的基础。 A、可塑性原料 B、石英 C、瘠性原料 D、长石5黏土按成因可分为 A 。 A、原生黏土与次生黏土 B、次生黏土与沉积黏土 C、原生黏土与一次黏土 D、二次黏土与沉积黏土 6膨润土、木节土、球土是 C 。 A、硬质黏土 B、低可塑性黏土 C、高可塑性黏土 D、高岭土7我国南方各地区生产传统细瓷的瓷石原料,即由 B 及少量其它矿物组成。 A、长石和石英 B、石英和水云母 C、绢云母和母岩残渣 D、母岩残渣和碱石8 A 主要是蒙脱石矿物,其细颗粒含量较多,表现出黏性强,成型水分高,收缩大,烧结温度低等特性。 A、膨润土 B、苏州高岭土 C、紫木节土 D、叶腊石9 C 由于其黏土矿物高岭石的结晶程度较差,颗粒细,含有机质较多,所以可塑性及泥浆性能良好。 A、膨润土 B、苏州高岭土 C、紫木节土 D、叶腊石10Al2O3是长石质坯料中的主要组成,引入Al2O3的主要原料是 D 。 A、高岭土 B、长石 C、瓷石和高岭土 D、长石和高岭土11叶腊石、焦宝石、碱石是 B 。 A、硬质黏土 B、低可塑性黏土 C、高可塑性黏土 D、高岭土12黏土中的 D 往往是以碳酸盐或硫酸盐的型式存在,如含量过多,在煅烧时会有大量C02、S02等气体排出,操作不当时容易引起针孔和气泡。 A、K20、Al203 B、Ca0、Si02 C、Fe203、Ti02 D、Ca0、Mg013黏土主要矿物类型有以下三种,即 D 。 A、高岭土、膨润土、绢云母 B、高岭土、膨润土、白云母 C、多水高岭、蒙脱石、伊利石 D、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14黏土烧后的色泽主要受 C 等显色氧化物的影响。 A、K20和Al203 B、Fe203和Si02 C、Fe203和Ti02 D、Al203和Ti0215 C 的存在是黏土具有可塑性的必要条件。 A、长石 B、气体 C、液体 D、石英16在陶瓷坯料中,膨润土使用量不宜过多,一般用量在 A 左右。 A、5 B、7 C、3 D、617 C 使注浆泥料及釉料具有悬浮性和稳定性。 A、石英 B、长石 C、黏土 D、以上都不是 18在釉中, B 是生成玻璃质的主要组份,增加釉料中其含量能提高釉的熔融温度与黏度,并减少釉的热膨胀系数。 A、黏土 B、石英 C、高岭土 D、长石19球磨机的总装载量以容积计算约占球磨机空间的 C 。 A、2/3 B、3/4 C、4/5 D、5/620制备熔块的配合规则要求,应将以下原料配入熔块 C 。 A、粉状原料 B、熔剂原料 C、水溶性原料,有毒原料 D、易挥发的原料21陶瓷工业常用作稀释剂的电解质是 A 。 A、Na2CO3、Na2SiO3 B、Na4P2O7 C、NaOH D、亚硫酸纸浆废液二、判断题1宜兴紫砂器属于瓷器。()2黏土化学组成分析项目主要包括SiO2、Al203、Fe2O3、TiO2、 CaO、MgO、K2O、Na2O以烧失量(I.L)九项。()3坯料中塑性黏土过多或不足,坯体颗粒过粗或过细,在干燥过程 中坯体都容易产生变型、开裂。() 4残留黏土因常混入呈色杂质而显色,耐火度较低,而可塑性较好 。()5黏土是由单一矿物组成的。()6长石既是瘠性原料,也是熔剂性原料。()7石英的主要化学组成是SiO2。()8在釉中,石英是生成玻璃质的主要组分。()9电解质用量愈多,则泥浆的流动性愈好()10泥浆脱水一般采用压滤脱水法。也有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可塑坯 料的新工艺。()11在生料釉的配置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可溶性原料。()12可塑性好的坯料适用于可塑法成型,可塑性较差的坯料可用注浆 法或压制法成型。()13釉和玻璃一样无固定的熔点,仅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逐渐熔化。 () 14降低黏土可塑性的措施有:加入减黏原料,如熟瓷粉、石英、瘠 性黏土等;或将部分黏土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