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章 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设计第4章 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设计l合流制排水系统: 在同一系统内收集排除污水和雨水。 l*直排式(禁用) *污水截流式 *雨水截流式 4.1 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使用条件和布置特点1. 完全合流制直排式合流制 设计流量: Qz = Qs + Qg + Qy = Qh + Qy (L/s) 式中 , Qz 完全合流制设计流量;Qs 设计生活污水量;Qg 设计工业废水量;Qy 设计雨水量;Qh 生活污水量Qs和工业废水量Qg之 和。也称为旱流污水量。应用条件:历史早期小城镇排水技术。 存在问题:污染严重,新建设项目中停 止使用。已建系统改造截流或分流。2. 污水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截流式工作过程:1)不降雨时,收集和输送污水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2)降雨时,污水和雨水合流,雨水流量增加到设计流量时,经 溢流井排出,其余部分输送至处理厂。污水截流式系统特点:1)管线简单,总长度小,初期雨水 处理;2)暴雨期间,污水溢入水体,造成 污染;3)晴天流速低,易在管底造成淤积 ;4)截流管、提升泵站以及污水厂的 设计设计规模和埋深比分流制大。污水截流式系统使用条件 (1)排水区域内有充沛水体,混合污水排入后造成的污染程度 在 允许范围内; (2)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中,街道较窄,管渠布置受到限制; (3)地面坡度倾向水体,当水体水位高时,岸边不受淹没。 污水截流式系统布置(1)管渠布置应使所有服务面积上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 水以最短距离坡向水体; (2)沿水体岸边布置溢流井,使溢流混合污水顺利通过溢流井排 入水体。 (3)合理确定溢流井的数目和位置,以减小对水体的污染、减 小截流干管的断面尺寸和缩短排放渠道的长度。 (4)尽量利用地面的街道边沟排泄雨水。4.2 污水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的设计流量1溢流井上游管渠设计流量 溢流井上游管渠为完全合流 制,设计流量按合流计算:Qh 旱季流量;Qy 降雨流量。由Q 计算的管径、坡度和流速,应用旱流流量 Qh校核,满 足最小坡度和最小流速要求。2溢流井下游管渠设计流量雨水量 ,超过部分经排放管排入水体。 n0 = 35,设计规范:15,建议,n0 = 3。溢流井下游截流管道管段设计流量:Qj = (n01)Qh+Qh+Qy式中Qh 从溢流井截流的上游日平均旱流污水量(L/s);Qh溢流井下游纳入的旱流污水量(L/s);Qy溢流井下游纳入的设计雨水量(L/s)。从溢流井溢出混合污水设计流量l当溢流井上游管段设计流量超过溢流井下游管段截流能力 后,混合污水从溢流井流入下游溢流管道。 l混合污水设计流量为:4.3 合流制排水管渠的水力计算要点1.合流制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1)溢流井上游合流管道计算; 2)截流干管和溢流管道计算; 3)截流井水力计算; 4)晴天旱流校核。 2.合流管道水力设计原则1)采用雨水管道设计参数; 2)雨水设计重现期应比分流制提高10一25; 3)设计方案需进行旱流校核:流速满足污水管渠最小流速。不满足时,修改管径和坡度。3.溢流井设计 溢流井形式: 1) 截流槽式溢流井(图1): 槽顶与截流干管管顶相平。 2) 溢流堰式溢流井(图2); 3) 跳越堰式溢流井(图3)。 溢流井设计计算: 溢流堰水力计算公式溢流堰 长度、堰上水位深度、流量。图1图2图34.雨水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技术发展阶段:雨水排水系统的发展水环境保护。 (完全合流污水截流分流雨水截 流)目的:初期雨水截流处理。技术方法:将初期降雨量接入污水管道 接入污水管道系统,输送至处理厂。初 期雨水后自动关闭接入口,雨水系统单 独工作,雨水系统单独工作,排入接纳 水体。技术关键:初期雨水收集井的构造和设 初期雨水收集井的构造和设计。(当前研 究课题)4.4 旧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的方法u改为分流制;u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管网;u对溢流混合污水进行适当处理;u对溢流混合污水量进行控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