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 (3)思想因素: 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八股取士使思想界 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涌现 出一批进步思想家。 (4)政治因素: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阶级矛 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明清更替时期出现权力真空,具备了思想自由的政治环境。批:“君为臣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批:脱离实际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承: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承:先秦民本思想批:“天命论”、“生知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归纳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 “人民为主”。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强调经世致用。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民本 思想),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 系。 李贽贽提出“更不言一,亦不言理”;顾顾炎武呼吁“明学术术, 正人心,拨拨乱世,以兴兴太平之事”;黄宗羲则说则说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为末”、“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请请就此概括明 清之际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上述言论论反映的时时代特 点和对对后世产产生的影响。【师师生 探究】 解析:主要内容:批判程朱理学,死读经书读经书 ,重农农抑商,君主专专 制(或回答:倡导导个性自由,经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民主思想) 时时代特点:商品经济经济 蓬勃发发展,君主专专制日益腐败败。影响:启迪近代民主革命认识认识 :一定时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时期政治经济经济 的产产物归纳归纳 明清之际际活跃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现的背景,从 中你能得到什么规规律性认识认识 ?政治:专专制统统治 阶级阶级 矛盾、民族矛盾尖 锐锐经济经济 :土地高度集中、赋赋役沉重 商品经济经济 的发发展思想:程朱理学 “西学东渐东渐 ”认识认识 :经济经济 是基础础,政治是经济经济 的集中表现现,一 定历历史时时期的文化是对对一定历历史时时期政治经济经济 的反映 。从黄宗羲、顾顾炎武、王夫之的抗清、反专专制可知从黄宗羲重商可知经经世致用,王夫之哲学思想可知【深化 探究】 背景:1.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中国宋代后逐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 政治、经济经济 等实际问题实际问题 ,要求经书经书 研究与当时时社 会的迫切问题联问题联 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问 题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 是以史为鉴为鉴 ,学术术研究和现实结现实结 合,解释释古代典 籍为为手段,从中发挥发挥 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见解,并用 于社会改革。2.士大夫面对对危机,寻寻求改革方案3.提倡以史为鉴为鉴 ,提倡研究与结结合现实现实 ,形成经经世致 用的思想“经经世致用”经经世致用的内容 1.反对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张为 学应应求真务实务实 ,关心国计计 民生,致力于社会变变革天下郡国利病书书“八股之害,甚于焚书书”2.提出拯救时时弊的主张张“严严以治吏,宽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3、主张张“工商皆本”“大贾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 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为什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 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 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 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四明 清 之 际际 的 思 想 批 判主 张李 贽贽“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挑战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统地位;提出童心学说说诗诗文:主张张“真心”,反对对摹古之风风 黄 宗 羲最精彩之处处批判君主专专制: 具体制度限制君权权的主张张 经济经济 思想反对对重农农抑商 顾顾 炎 武王 夫 之批判君主专专制 主张经张经 世致用,注重实实学 提出“众治”的主张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哲学思想 (略)反对专对专 制强调经调经 世致用批判传统传统 儒学影响:知识梳 理构筑具有时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历史进进步性春秋春秋 战战战战国国 秦朝秦朝 西西汉汉汉汉汉汉汉汉 武帝武帝宋明宋明 明清明清兴兴兴兴起起蔚然大宗蔚然大宗遭到打遭到打击击击击正正统统统统高潮高潮-理学理学 新的儒学体系新的儒学体系批判批判 时时时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代特色的新思想专题简括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时时代思想内容地 位原 因 春秋仁、礼、 为为政以德不被重视视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战战国仁政、舍 利取义义不被重视视强调调秩序和仁义义,在战战国大动动乱的时时代不可能 获获得重视视。 秦受压压制秦崇尚法家,实实行暴政西汉汉天人感应应 、君权权神 授独尊西汉汉社会稳稳定经济发经济发 展国家统统一;经过经过 改造 的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统一和强化中央集权权魏晋 南北危机社会动荡动荡 ;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击宋明理是万物 本原、格 物致知复兴兴、重新 确立正统统中央集权进权进 一步强化;儒学家将儒学改造为为完 备备的思想体系,更好地适应统应统 治需要。明清受批判儒学呈现现守旧、陈陈腐的习习气;商品经济发经济发 展, 人们们追求个性企图图冲破传统传统 儒学的束缚缚。考点综合儒学的发展演变线索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教育理论论:有教无类类、学思结结合、因材施教等伦伦理道德:孝、仁义义、诚诚信等(社会主义义荣辱观观)维护维护 社会稳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农业 税)维护维护 国家统统一:大一统统思想(统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八坚坚持、反对对) 2.现实现实 意义义当代中国领导领导 人倡导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为本”、“和谐谐社 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现。讨论讨论总体概括中国传统传统 文化主流思 想的演变变百 家 争 鸣儒 家 思 想 的 演 变背景:诸诸子:百家:春秋战战国形成汉汉代成为为正统统宋明发发展为为理学明清新发发展春秋战战国的经济发经济发 展和社会变变革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韩非子和墨子的 思想主张张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张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罢黜百家”的建议议两宋时时期程颢颢、程颐颐和朱熹的思想主 张张、明朝陆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张李贽贽的反正统统思想,顾顾炎武、王夫之和黄 宗羲关于经经世致用的主张张和对对君主专专制的 批判练习3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B.C.D.解析 体现现的是个人修养,并未含有社会责责任感的内涵,故带带的排除,则则答案为为C。练习4 要从思想观念上解决2009年7月5日爆发于乌鲁木齐造成1600多人伤亡的暴力事件,下列著作中可起借鉴作用的是 ( )解析 迷惑点在B、D两项项中,D项项内容侧侧重于“无为为”,B项项内容侧侧重于人与人之间间和谐谐相处处,故B项项最佳。ABCDB2.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有何异同?(1)相同: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2)不同: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视角二 紧扣教材重点本讲讲的教材重点主要有:宋明时时期儒学的发发展表现现、明清时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发展表现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张。尝试命题2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的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 ( )男女平等 议会至上 工商皆本 实行众治A.B.C.D.解析 结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启蒙思想家并未提出过过议议会至上的主张张,故排除带带的选项选项 。C视角三 关注新史观儒学文明的世界影响在全球史观观、文明史观观的研究视视角下,更注重对对人类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演进过进过 程及其规规律的关注。对传统对传统 的基础础史实变换实变换 角度,多角度、创创造性思维维的考查查也成为为当前高考命题题的趋势趋势 之一。本讲讲涉及的儒学文明对对中外历历史影响深远远,可命题题的立意角度广泛。尝试命题3 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唐宋时期中国人对待外来文明,一向可谓兼容并蓄。当儒家思想受到佛道两教冲击时,当时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 )A.放弃儒学B.创造一种新思潮C.平等对待儒、佛、道三教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解析 结结合唐宋时时期儒学复兴兴运动动的有关知识识可知D项项最佳。D【例题1】(2009上海,3)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于是积极组织灭火。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B. C. D.解析 认认真审读题审读题 干中的材料、观观点、设问设问 ,从中弄清所学的基础础知识识和基本原理与题题目本身的联联系,思考本题题的关键键是弄清“历历史评评价”的含义义,都属于历历史过过程的表述,不属于评评价范畴。D【例题2】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解析 本题题属于评评价型选择题选择题 的第一种命题题形式,即题题干为评为评 价主体,选项选项 提供对对主体的评评价。方法总总结结解答评评价型选择题选择题 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D课时训练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解析 甲体现现了理学的注重品德,强调调了人的社会责责任和历历史使命;乙体现现了黄宗羲“工商皆本”和反对专对专 制的思想;丙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