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模块(必修) 政治史高考 历史一轮复习(七个单元 12个考点)教材导与练(与作业、检测)笔记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先秦: 祖国历史的开端秦汉: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宋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一、古代中国 时间界限 阶段划分 古代中国:远古1840年(原始 奴隶 封建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古代中国 阶段特征 (各阶段考点) 1、夏朝、商朝和西周 奴隶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土地所有制 ) 2、春秋战国时期(东周) 奴隶制 到 封建制 变革时期 (社会转型 时期) (1)政治上: 变法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步建立 分封制瓦解 大国争霸 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 (2)经济上: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 (3)文化上:“百家争鸣”古代中国 阶段特征 (各阶段考点) 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 (1)政治上: 首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封建官僚体系初步建立(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 (2)经济上: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 (3)思想文化上: 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 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开始占据 主流地位(西汉)。 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 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古代中国 阶段特征 (各阶段考点)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 (1)政治上: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日益完善 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贞观之 治 开元盛世) 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科举制 (2)经济上: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城 市) 唐朝对商业仍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3)科技文化:火药 雕版印刷古代中国 阶段特征 (各阶段考点) 宋、元时期: (1)政治上: 多个民族政权并存,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中央集权加强。宋:分散中央与地方权利,把军 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元朝:行省制度 ,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2)经济上: 商品经济活跃,对外贸易频繁,封建经济高度繁 荣。商业活动没有明显的时间空间限制。 (3)科技文化: 三大发明外传;大量市民文学出现(城市经济)古代中国 阶段特征 (各阶段考点) 明清时期: (1)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统一国家进一步巩固。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经济上: 封建经济空前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市镇和 地域性的商帮(徽商、晋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文化: 传统科技自然科学,差距拉大; 儒学仍然居主导地位,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 蒙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君主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1、落实考点:西周-宗法制、分封制 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西汉-中朝(内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元朝-行省制度 明朝-内阁制 清朝-军机处2、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规律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西周): 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宗法制:奴隶制管理制度巩固分封制, 血缘关系协调贵族间的权利、地位、财 产等分配问题, 嫡长子继承制关系:相互相成,互为表里 (大宗、小宗体系)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西周): 鼎盛于西周 瓦解于春秋 崩溃于战国 废除于秦朝 兴亡过程目的 内容 作用 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封建”制度)不同于马克思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奴隶制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西周): 对象: (主体)、 、姻亲、先代贵族等宗亲功臣等级: 天子 士 诸侯卿大夫内容: 天子授 授诸侯守 、朝觐、纳土民土贡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西周): 对象: (主体)、 、姻亲、先代贵族等宗亲功臣等级: 天子 士 诸侯卿大夫内容: 天子授土授民于诸侯,诸侯朝觐纳贡于天子影响疆域统治西周:扩大了 ,巩固了 统一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破坏了国家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宗法制(西周): 按 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政治等级 血缘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 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统治核心和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 和 地位,有利于巩固统治集团内部的 和 。垄断特权稳定团结(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表里互为目的 内容 作用 嫡:正妻所生 大宗 小宗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宗法制 2、分封制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以 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血缘关系 高度集中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宗法制示意图春秋战国时期诸 侯诸 侯 国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不同于马克思 所说的封建制(制)对于当今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寻根和祭祖的 的风俗,你如何看待?寻根和祭祖的的风俗 尊宗敬祖的传统由来已久,它是中国古代宗法制 度重要内容。 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极大地影响着此后我国 数千年的文明史。有些理念甚至牢牢根植于中华 民族的精神道德文明中。我国长期形成的尊宗敬 祖、尊老爱幼、浓厚的亲情观点甚至民族的凝聚 力,都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确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 巩固:西汉(中朝) 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发展:宋朝(二府三司制;文臣、通判、转运使) 新发展:元朝(中书省;行省制度) 强化:明朝(废丞相、内阁制) 空前强化:清朝(军机处)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皇帝制:制中央官制皇权 ,皇位 。至上、独尊世袭三公九卿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郡县制 制地方官制实质:专制皇帝皇帝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三公律令 监察政事军事皇帝皇帝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奉奉 常常郎郎 中中 令令卫卫 尉尉廷廷 尉尉典典 客客宗宗 正正治治 粟粟 内内 史史少少 府府太太 仆仆九卿九卿三公的关系 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皇帝皇帝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奉奉 常常郎郎 中中 令令卫卫 尉尉廷廷 尉尉典典 客客宗宗 正正治治 粟粟 内内 史史少少 府府太太 仆仆三公九卿都由 任免皇帝三公的关系 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皇帝制:制中央官制皇权 ,皇位 。至上世袭三公九卿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制地方行政制度就郡县制建立的范围而言,秦朝和战国有何不同?想想商鞅变法的内容,郡县制始建于秦朝吗?郡县,在 建立全国战国秦国与秦朝有何不同?二、第一单元 考点解读(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皇帝制:制中央官制皇权 ,皇位 。至上世袭三公九卿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在 建立全国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封建制分封制:奴隶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世袭;独立。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皇帝制:制中央官制皇权 ,皇位 。至上世袭三公九卿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在 建立全国西汉:巩固中央:设 (决策机构)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设中朝是怎样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呢?中朝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九 卿 有事上报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相权皇权 削弱了 ,强化了 由皇帝亲信担任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皇帝制:制中央官制皇权 ,皇位 。至上世袭三公九卿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在 建立全国西汉:巩固中央:设 (决策机构)中朝地方:设 、实行 和 ,刺史推恩令附议之法削弱了地方权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二、第一单元 考点 解读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皇帝制:制中央官制皇权 ,皇位 。至上世袭三公九卿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在 建立全国西汉:巩固中央: 设 (决策机构)中朝隋唐: 完善实行 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推行科举制 (扩大封建统治政治基础 )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 执行机构中书省 起草诏令(决策 ) 门下省封驳审议 吏部户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凡军国大 事,必由中书省 起草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 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程序办事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大臣甲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B.削减灾区赋税,削减灾区赋税,C.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大臣乙认为甲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大臣丙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属下三个部门三个部门。历史重现历史重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A.礼部B.B.户部户部C.工部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