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6页
第2页 / 共96页
第3页 / 共96页
第4页 / 共96页
第5页 / 共96页
第6页 / 共96页
第7页 / 共96页
第8页 / 共96页
第9页 / 共96页
第1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考点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新中国成立后的 重大科技成就、“双百”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等。从命题角度上看,注重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 科技成就及其取得的原因、重大历史影响;注重考查 “双百”方针的内涵及其实质;注重考查高考的恢复 及其意义,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影响。从题型上看 ,主要是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涉及。因此,考生复 习时可将重大科技成就、教育发展与同时期的政治经 济相联系,突出政治经济与重大科技、教育发展间的 相互关系,可将现代科技成就与古代的科技相比较, 突出文明演进的历程;联系科学文艺发展历程及成就 ,认识“双百”方针的意义。 【运用提升】 (2010广东卷)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 ”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解析】“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 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 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 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 服务。A、B、C选项提法刚好与之相左。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 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 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 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 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 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解读:毛泽东认为核武器能够巩固国防、提高国际地 位,虽然过去都是靠比较落后的武器取得胜利的,但 是以后要想在国际关系中获得和平的环境以及被别国 认同,就必须掌握核武器。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遏制新生人民政 权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 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 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 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 护国家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运用提升】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 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 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两弹一星”的研制( )体现了中国科技进步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A B C D【解析】“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在原子 弹等成就出现时并没有提出,有的均可排除,答案 是B。备选题 “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 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 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 )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 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 发展核试验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A BC D【解析】D“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不同【辨析】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指的是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允许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目的是推动新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战国时期“百 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 然流派很多,但阶级阵线非常鲜明,主要体现了新兴 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是一种历史现象,“双百”方针中的“百 家争鸣”是一种文化方针,两者有明显的区别。【运用提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 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 ,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 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 斗争【解析】“双百”方针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遭到挫折, 主要是因为受到“文革”时期“左”倾错误的影响, 把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 争。备选题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C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解析】A【背景材料】2011年9月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将无人太空 实验舱“天宫一号”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 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 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与中国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 “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它安装了几个对接口,入 轨后将等待一个月后发射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地面人 员控制下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今后两年内,中国还将 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 对接,组装成一个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 雏形。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 对接技术的国家。可以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 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知识链接】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 箭发射成功,在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中迈出了关键的 一步。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 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4年,中国第一颗实用 通信卫星升空,每天为千家万户传送着电视节目。 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 略决策。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着宇航员杨 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又成功地回 到地面。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 天员。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费俊 龙、聂海胜)航天飞行成功。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 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 航天技术的国家。【运用提升】科学技术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 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 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 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 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 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 ,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 神传遍欧洲。18711913年欧洲和美国发生第二次工 业革命。科学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直接的作用,如化 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都是建立在科 学基础上的,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 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它仅用40多年 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20世 纪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 心之一。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材料二 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 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 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 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 亿元。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材料四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 被授予此殊荣,同时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 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 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 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给“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的颁奖词是:这是一支年轻 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 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 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 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 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 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核心技术,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 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 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 想成真。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中得出中国科技发展的特 点。(3)根据材料四概述我国取得以上科技成就的原因。【解析】第(1)问从材料可知近代以来科技中心的转移 过程及其影响,由此得出答案;第(2)问由表“载人航 天工程、嫦娥绕月探测工程、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可得出“航空航天领域成就突出”, 由“世界第三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世界第四个掌握绕月探 测技术的国家、世界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定 位系统的国家”可知“世界领先”,由“新增产值累 计达到1400多亿元”、“新增产值560多亿元”可得出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第(3)问据材料归纳即可 。 【参考答案】 (1)英、法、德、美先后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科学是现 代化的根本动力。(2)特点:航空航天领域成就突出;世界领先;并创造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国家注重培养青年人才;科学工作者的爱国和奉献 精神,科技创新,刻苦钻研、不畏艰难。1.(2009海南卷)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 “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刚刚展开,因此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 ”以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提出“百家争鸣”以促进 科学事业的发展。故正确选项为D。2.(2008海南卷)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 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 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 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 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时间“从1952年秋开始 ”,此时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展开,其次注意新设院 校的性质理工科,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应为D。3.(2009浙江卷)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 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 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此题隐性考查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 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 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 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 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 的公开发表。 4.(2011金华模拟)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植物学 家胡先骕因批驳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 恩来闻之,讲话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 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他辩护,我们应向 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 周恩来的这些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B说明当时国内人们不尊重科学C体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