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34.3线段的长短比较线段的长短比较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2 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3 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及画法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二、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三、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线段与数之间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四、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四支筷子(三红一绿,长短不一) 、直尺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教师:老师手中有两只筷子(一红一绿)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学生:先移动一根筷子,与另一根筷子一头对齐,两根棒靠紧,观察另一头的位置,多出的较长。教师:比较长短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必有一头对齐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根筷子的长度,然后比较两个数值教师:我们可以用类似于比筷子的两种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二)(二) 新课教学新课教学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 AB、CD 两条线段。 (长短不一)1 1 “议一议议一议” 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叠合法叠合法:把线段 AB、CD 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2 将线段 AB 的端点 A 与线段 CD 的端点 C 重合 将线段 AB 沿着线段 CD 的方向落下 若端点 B 与端点 D 重合,则得到线段 AB 等于线段 CD,可记做:AB=CD(几何语言)若端点 B 落在 D 内,则得到线段 AB 小于线段 CD,可记做:ABCD若端点 B 落在 D 外,则得到线段 AB大于线段 CD,可记做:ABCD 如图 1AC BADBABDDCC(注:讲此方法时,教师应采用圆规截取线段比较形象,还需向学生讲明从“形”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度量法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 AB 和线段 CD 的长度,再将长度进行比较。总结;用度量法比较线段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2 2 “做一做做一做”课外题:课外题:做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用几种方法比较线段 AB 与线段 AC 的长短?BAC(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谈谈收获:(由学生总结) 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线段的和、差的概念3(四)作业布置:(四)作业布置:作业题 P(B 组视学生定,可选做)(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1、 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 问题 1: 问题 2: 叠合法:(形)AC BDAB=CDADBCABCDABDCABCD度量法:(数) (板演处)2、 线段和、差: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2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