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血糖平衡及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血糖平衡及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在兔饱足状态下 在兔空腹状态下 测定血糖含量 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 B C D 3.某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两组注射前后血糖变化(mmol/L)如下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禁食处理B 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C 仅用一组家兔也可完成该实验目的D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4.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黏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选择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进食等量的馒头后,监测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2A 两组空腹时胰岛素含量相似,但餐后30分钟和120分钟时,实验组的胰岛素水平偏低B 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与胰岛素的变化趋势相反C GLP1缺乏可能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的重要原因D 若GLP1能对胰岛B细胞再生和增殖起作用,则应该是促进作用5.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A 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B 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C 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D 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6.以下曲线图表示用不同激素处理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均相同。激素C为压力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3A 激素处理前几小时为使小鼠的血糖水平维持在常规水平不应该提供食物给小鼠B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表现出拮抗作用C 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应较为渐进、幅度较大、效应较持久D 糖尿病人需避免情绪波动,否则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量大量增加,两者共同作用会提高血糖浓度,有害健康7.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图示即为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的血糖浓度(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A 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等状态,主要是大脑能量供应不足造成的B 高糖早餐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主要由于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C 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 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则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之前8.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d后出现糖尿病的症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血糖含量恢复正常。为了证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A 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B 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C 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 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49.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 餐后适度运动不能降低IGT人群餐后的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峰值B 运动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说明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受到与运动相关的神经调节的影响C 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导致血糖低于正常范围D 胰高血糖素未参与运动组的血糖调节,所以使对照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运动组10.科研人员为研究重组胰高血糖样肽l(rhGLPl)对大鼠血糖浓度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前大鼠均饥饿12小时),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rhGLP1具有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B rhGLP1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浓度C 从图甲可知,020 min时间内rhGLPl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小于葡萄糖的促进作用D 从图乙可知,020 min时间内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浓度最高的为A组11.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不需要完善的是( )A 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B 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C 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D 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512.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图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号家兔出现尿糖,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增加,原因是血浆渗透压降低B 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号家兔C 二次注射后,号家兔比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多,原因是脱氮基作用加强D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只是号家兔13.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利用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斯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如图中实验组表示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斯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分钟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对照组表示过度肥胖老鼠未服用阿斯匹林且注射等量的胰岛素,120分钟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为0时,实验组老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注射胰岛素后,两组老鼠的血糖浓度在60分钟内明显下降 肥胖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胰岛素无法调节血糖浓度 服用阿斯匹林后,肥胖老鼠的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反应,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A B C D 14.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6(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_。(2)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_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_。(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_。(4)若餐后1小时取静脉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_ (填序号)。ABC ACB ABC ABC(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 (在“之前、“之后、“同时之中选择),这是因为_。15.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_。16.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图回答:(1)号家兔和号家兔在实验中起_作用。(2)二次注射后,与号家兔相比,若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_7(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_号家兔;若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_,原因是_。17.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图回答:(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和_号家兔。(2)首次注射后,号家兔均出现了低血糖症状,说明胰岛素具有_的作用。由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由_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起拮抗作用。(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_号家兔:若号家兔出现尿糖,则该兔的尿液量将会_。18.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分泌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体征相同以及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实验措施进行了不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得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8(1)据不同的实验措施,在上表中补充填出X、Y、Z对应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标号。(2)根据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号狗的实验结果说明_和_两种方式共同参与了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平衡的调节。_结构决定了感觉器官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曲线回升的血糖来源于_。(4)、两组实验体现了血糖变化与胰岛素分泌的相互关系,但还不够严谨,需要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增加对照实验的实验措施是_。19.为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