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第八章地籍图测绘地籍图测绘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8.1 8.1 概述概述8.2 8.2 地籍图的测制地籍图的测制8.3 8.3 宗地图的测制宗地图的测制8.4 8.4 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农村居民地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的编制地籍图的编制8.58.5 房产图的测绘房产图的测绘本章内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8.1 8.1 概述概述一、基本概念: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地形图: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 一种正射投影图。 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8.1 8.1 概述概述地籍图的概念1、定义u 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u 地籍图、地籍数据和地籍表册通过特定的标识符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 u地籍图是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统称,是土地管理的专用图 。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1)地籍图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性。 (2)地籍图只能表示基本的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u 对应的地籍空间要素的属性在地籍图上只能用标识符来对此进行有限的表达。因为地籍图一方面受到比例尺的限制,另一 方面还应符合图的可读性和美学要求。 (3)多用途地籍图不能理解为一张谁都可以用的万能图,而是各类地籍图的集合。为各种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地理参考系 统。 2、地籍图特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1)按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图。(2)按城乡地域差别可分为农村地籍图和城镇地籍图。 (3)按图的表达方式可分为模拟地籍图和数字地籍图。(4)按用途可分为税收地籍图、产权地籍图和多用途地籍图。(5)按图幅的形式可分为分幅地籍图和地籍岛图。 u 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等。 3、分类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地籍图需准确地表示土地的权属界址及土地上附着物等的细部位置,应选用大比例尺。1、 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1)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2)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3)地籍图的测量方法二、地籍图比例尺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世界上各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不一,目前比例尺最大的 为1:250,最小的为1:5万。u 根据国情,我国地籍图比例尺系列一般规定为:城镇地区(指大、中、小城市及建制镇以上地区)地籍图的比 例尺可选用1:500、1:1 000、1:2 000,其基本比例尺为1:1 000;农村地区(含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有权属图)地籍图的测 图比例尺可选用1:5 000、1:1万、1:2.5万、1:5万,其基本比例尺 为1:1万。 2、 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1、城镇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u 城镇地籍图的幅面通常采用50cm50cm和50cm40cm,分幅方法采用有关规范所要求的方法,便于各种比例尺地籍 图的连接。 三、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u 当1:500、1:1 000、1:2 000比例尺地籍图采用正方形分幅 时,图幅大小均为50cm50cm,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 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50cm50cm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40cm50cm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u 若测区已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可沿用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并于编号后加注图幅内较 大单位名称或著名地理名称命名的图名。1、城镇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与城镇地籍图相同。u 农村地籍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有权属图)按国际标准分幅编号。u 无论是城镇地籍图,还是农村地籍图,均应取注本幅图内最著名的地理名称或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名称作为图名,以前 已有的图名一般应沿用。2、农村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 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图幅元素:表示图幅位置和大小的一组数据。u 农村地籍图比例尺一般在1:5 000至1:5万之间,多采用梯形分幅,图廓线为经纬线,图幅元素构成如下: 大地经纬度 L,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X,Y南北及东西图廓线长 a南,a北,c(cm)图幅对角线长 d(cm)图幅面积 p(km2)子午线收敛角 r3、农村地籍图的图幅元素 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1、 地籍图内容的基本要求(1)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线;(2)有必需的数学要素; (3)必须表示基本的地形要素,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应予表示; (4)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并便于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四、地籍图的内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1)具有宗地划分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和地貌,如墙、埋设的界标、沟、路、坎、建筑物底层的投 影线等。 (2)具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意义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种地物或地貌,如田埂、地类界、沟、渠、建筑物底层的投 影线等。 (3)土地上的重要附着物,如水系、道路、构筑物、建筑物等,这些地物都是地籍图具有地理性功能的重要要素。 2、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4)在土地表面下的各种管线及构筑物,在图上不表示,如下水道、自来水管、井盖等。 (5)地面上的管线只表示重要的,如万伏以上高压线、裸露的大型管道(工厂内部的可以根据需要考虑)等。 (6)界址点、控制点等点要素。这部分要素回答了宗地或地块在“哪里”、是“多少”的问题。(7)注记部分,也就是地表自然情况的符号表示,如房屋结构和层数、植被、地理名称等。 2、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8)标识符,它是对地面客体(如土地权属单位、地块)的标识,以便使地籍数据集、地籍簿册和地籍图形集之间有机地 连接在一起。 u 地籍图上主要表示的标识符有: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代码、控制点号 、房产编号等。 2、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1)地籍要素界址:包括各级行政界址和土地权属界址。不同等级的行政境界相重合时只表示高级行政境界,境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当土地权属界址线与行政界线、地籍区(街道)界或地籍子区(街坊)界重合时,应结合线状地物符号突出表示土地权属界址线,行政界线可移位表示。 3、地籍图的基本内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地籍要素编号:包括街道(地籍区)号、街坊(地籍子区)号、宗地号或地块号、房屋栋号、土地利用分类代码、土地 等级等,分别注记在所属范围内的适中位置,当被图幅分割时 应分别进行注记。如宗地或地块面积太小注记不下时,允许移 注在宗地或地块外空白处并以指示线标明。 土地座落:由行政区名、街道名(或地名)及门牌号组成。门牌号除在街道首尾及拐弯处注记外,其余可跳号注记。 土地权属主名称:选择较大宗地注记土地权属主名称。 3、地籍图的基本内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2)地物要素作为界标物的地物如围墙、道路、房屋边线及各类垣栅等应表示。 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房屋以外墙勒脚以上外围轮廓为准,正确表示占地状况,并注记房屋层数与建筑结构。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公共设施、广场、空地等绘出其用地范围界线,内置相应符号。3、地籍图的基本内容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站台、桥梁、大的涵洞 和隧道的出入口应表示,铁路路轨密集时可适当取舍。 建成区内街道两旁以宗地界址线为边线。 城镇街巷均应表示。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应择要表示,图上占地面 积大于符号尺寸时应绘出用地范围线,内置相应符号或注记。 公园内一般的碑、亭、塔等可不表示。 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不表示,但占地塔位的高 压线及其塔位应表示。(2)地物要素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地下管线、地下室一般不表示,但大面积的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及与他项权利有关的地下建筑应表示。 大面积绿化地、街心公园、园地等应表示。零星植被、街旁行树、街心小绿地及单位内小绿地等可不表示。 河流、水库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堤、坝等应表示。 平坦地区不表示地貌,起伏变化较大地区应适当注记高程点。 地理名称注记。 (2)地物要素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图廓线、坐标格网线的展绘及坐标注记。 埋石的各级控制点位的展绘及点名或点号 注记。 图廓外测图比例尺的注记。 (3)数学要素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1、 相同点(1)高斯投影图 (2)数学要素 (3)符号表示 (4)测图方法(模拟法、数字化)2、 不同点(1)内容 (2)比例尺(地籍图没有小比例尺) (3)分幅(农村居民地地籍图自由分幅)(4)地籍图精度高(5)作用(地籍图以土地利用管理,地形图用途广泛) 五、地籍图和地形图的异同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8.2 8.2 地籍图的测制地籍图的测制一、地籍图的精度要求(1)绘制精度绘制精度主要指图上绘制的图廓线、对角线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的展点精度,通常要求是:u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u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u图廓点、坐标格网点和控制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1mm。 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地籍图的基本精度主要指界址点、地物点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通常要求如下: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 不得大于图上0.3mm。 宗地内外与界址边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 ,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 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2)基本精度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地籍图上地物的综合取舍,除根据规定的测图比例尺和规范的要求外,应充分根据地籍要素及权属管理方面的需要来确定必须测绘的地物,与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无关的地物在地籍图上可不表示。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地物(如房屋、道路、水系、地块)的测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和规程在技术设计书中具体指明。 二、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为保证相邻图幅的互相拼接,接图的图边一般均须测出图廓线外510mm。地籍图接边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点位中误差的2 倍。小于限差平均配赋,但应保持界址线及其他要素间的相互位置。避免有较大变形,超限时需检查纠正。 三、图边的测绘与拼接 Cadastral Surveying第八章 地籍图测绘u 为保证成果质量,须对地籍图执行质量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