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414 讲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2015江苏单科,T20)不结盟运动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2014江苏单科,T19)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及其特点(1)多极化趋势是在两极格局框架下出现的,特别关注大国之间关系的演变及影响。(2)从经济角度,认识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影响。(3)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将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重大史实与过去的历史结合起来思考,探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识点一 “欧洲人的欧洲”1.背景(1)经济基础:20 世纪 50 年代,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二战前水平。(2)现实需要: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2.过程(1)经济一体化:1967 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欧共体。(2)政治一体化:1975 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20 世纪 80 年代后,欧共体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2【易错易误】 “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成立于 1967 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 1958 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知识点二 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1)经济上: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3)科教上:重视教育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2.表现(1)60 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1987 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3)20 世纪 80 年代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3.影响: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深化理解】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启示(1)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2)要与时俱进,适时地对生产关系作出改革和调整。(3)要重视科技和教育。(4)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知识点三 东方巨龙的腾飞1.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1)1957 年, “一五”计划的完成。(2)1966 年之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3)1978 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2.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知识点四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3(2)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的推动。2.标志:1961 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3.主张(1)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2)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易错易误】 不结盟运动的实质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 ,而是不与参加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同盟。“不结盟”不是消极地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考法考法 1 1 欧洲联合的原因及特点欧洲联合的原因及特点典例 (2017常熟调研)1950 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析 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 。 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 A 项。答案 A【方法突破】明考点 欧洲一体化抓关键 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 。定方法 原因型选择题: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运用基本理论的4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要能通过史料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事件的前因后果的位置。【史论链接】 欧洲联合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2)特点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考法考法 2 2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影响典例 (2015江苏单科,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 ”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解析 题干材料“新解放的国家” “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与不结盟运动有关。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在美苏两极之外出现了新的政治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故 C 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不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故 A 项排除。不结盟运动并没有使国际力量失衡,也不可能消除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B、D 两项与史实不符。答案 C5【方法突破】明考点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抓关键 “新解放的国家” “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说明与不结盟运动有关。定方法 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读懂材料,对涉及的史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和思考,明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抓住有利于理解和解题的核心句子和词汇;其次,将材料的内容和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衔接;然后,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史论链接】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舞台。(2)使亚非拉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3)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考点二考点二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知识点一 东欧剧变1.原因:东欧国家自身政治和经济困难积重难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2.概况: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相继发生剧变。3.影响:东欧剧变使东欧国家纷纷向西方靠拢;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使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知识点二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1.背景:苏联国内政治体制僵化,造成经济机制活力衰退,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社会矛盾丛生;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2.经过(1)1991 年 8 月,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2)八一九事件,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3)1991 年 12 月 21 日,俄罗斯等 11 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完全解体。3.影响:导致了战后存在 40 多年的两极格局最后崩溃,从此告别雅尔塔体制。【深化理解】 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6(1)政治: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2)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知识点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2.西欧:加快了一体化的进程,1993 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 年欧元正式启用,并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3.日本:凭借经济实力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4.俄罗斯:调整对外政策,力图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5.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进一步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知识点四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世界存在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2.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深化理解】 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一种固定的世界格局。(2)多极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方面理解。考法考法 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和影响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和影响典例 (2014江苏单科,19)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 ”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7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解析 据题干材料“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得出“单极”的世界格局,“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 “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可以得出“多极”的世界格局,故选A 项。题中一再强调“合作”或者“联合行动” ,并没有涉及诸强争霸,B 项错误;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同样受到其他大国的牵制,故 C 项错误;“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因此多极世界中大国并不是实力相当,故 D 项错误。答案 A【方法突破】明考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影响抓关键 “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 “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可以得出世界格局的特点。定方法 史实运用型选择题,在掌握历史史实基础上进行解答外,还要有一定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需注意:抓住题中关键词、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联系教材和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史论链接】 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特点(1)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2)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3)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4)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俄罗斯经济的振兴及大国地位的恢复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随堂随堂演练预测演练预测8考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模拟)到 1968 年,欧共体六国间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超过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量的一倍。共同市场的影响扩展到前欧洲殖民地国家,它们与六国分别谈判签署了优惠贸易协定。通过共同市场,西欧得以在新的世界格局的构造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上述信息表明( )A.西欧一体化促进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集团化B.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