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5页 / 共72页
第6页 / 共72页
第7页 / 共72页
第8页 / 共72页
第9页 / 共72页
第1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1)本讲内容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国联、 第二次世界 大战近年在多个地区出现。如2009年天津文综中国远 征军出国作战和开罗会议、山东文综的德黑兰会议和 第二战场;2010年天津文综中国联和非战公约; 2011年湖南的波兰边界问题,山东文综的英国“好心 肠”,浙江文综“苏联对二战的影响”。(2)2013年命题趋势。从命题角度上看,民众对战争的看法、国联的历史 地位、大国在二战前和二战中的表现带来的影响仍是 高考命题重点。从题型上看材料式主观题不会有变。从内容上看,应该重点掌握一战期间和一战结束后 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国联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和 影响、英美德法日中等国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表现 和影响。在复习时可与热点联系起来:美国的反恐战争、北 约国家对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战争。 美国的中立政策史料解读(1935年8月31日)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 会于国会,联合议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 ,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 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 何地方,或其属地方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 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 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 口者,均为违法。摘自现代国际 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解读:中立政策指一些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在对外 关系中采取不参加处于对立状态的任一国家或国家集 团(军事集团),不与任何国家为敌,也不与任何国家 结盟的外交政策。孤立主义是美国的传统外交政策,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中立政策却发生 了变化。(1)中立的背景: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影响; 垄断资本经济利益的驱动: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美 国有两洋天险,任何外来威胁都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安 全,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实行中立政策,既可免 于国内分裂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 投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 并在此基础上左右欧洲政局;美国政治外交的需要:当时美国既要遏止苏联 的强大,又要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增长,还要遏止英法 的扩展,中立政策正是使苏联、法西斯势力和英法三 股力量相互牵制和削弱的最好外交手段。(2)中立的演 变:1933年罗斯福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认为将武器 运往某国会危及和平时实行武器禁运;1935国会通 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向发生战争的交战国输出武器和 军备;1939年,由于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开始调 整中立法案;1941年以租借法案代替中立法案,开 始公开反对法西斯。(3)中立的影响:前期的中立发展 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但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 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并导致战争规模扩大。修改后的中立法一 定程度上有利于反法西斯的一方。美国最后参战,壮 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 贡献。【运用提升】阅读有关美国“孤立主义”的材料:从独立到20世纪初,美国一直推行“孤立主义” 的对外战略。“孤立主义”最初主要针对欧洲国家而 言,是指在处理与欧洲国家关系时,不与任何欧洲国 家结成永久同盟,以避免卷入欧洲内部的战乱、纷争 ,避免承担对欧洲的义务。拉美独立运动期间的美国 总统门罗解释“孤立主义”时指出:美国不干预欧洲 列强事务,也反对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提出“美 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一战爆发后,美国继续 推行“孤立主义”,打着“中立”国的旗帜向欧洲各 交战国出售军火与商品。直到1917年大战接近尾声时 ,美国对德宣战, 结束了“孤立主义”对外战略。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美国 与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但巴黎和会结束后,美国 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孤立主义”又死灰 复燃,尤其是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过程 中,“孤立主义”更是发展到了极致。二战爆发后,罗斯福政府逐渐抛弃了“孤立主义 ”,卷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5月,美国宣布 为英国军舰护航,实际上参加了对德作战。但在亚洲 战场上,虽然美国宣布对日实行战略物资“禁运”, 并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但并未直接对日作战,中国 的抗日战争仍然是孤军奋战。面对美国的“禁运”, 日本展开和平攻势,大肆宣传要谈判解决美日矛盾。美国国会中的 孤立主义者竭力鼓吹对日议和。罗斯福政府制订了“ 先欧后亚”先集中力量打败德意法西斯、然后再 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但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 袭珍珠港,顷刻之间美国的“孤立主义”销声匿迹, “先欧后亚”战略也宣告失败。请回答:(1)从美国独立到1917年,美国推行“孤立主义”对外战 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孤 立主义”对外战略使这一时期的美国获得了哪些利益?(2)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巴黎和会后美国“孤立主义 ”死灰复燃、20世纪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发展到极 致的原因。简述20世纪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对 国际形势产生的重大影响。(3)依据材料,指出二战爆发后影响美国迟迟不参加对日 作战的多种因素。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太平 洋战争爆发对美国国内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美国综合国力无法与欧洲列强抗衡。获得的利益:免受欧洲战争之害,有利于工业革命 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国加紧向拉美扩张,获得 了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一战爆发后,大发战争财, 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或战后经济实力大增)。(2)死灰复燃的原因:巴黎和会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 到欧洲列强的抵制而失败。发展极致的原因:使自己 免受法西斯侵略之害,把法西斯侵略祸水引向苏联。 产生的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力量,加速了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因素:日本利用和平攻势欺骗美国。美国国会 中的“孤立主义”者反对对日作战。罗斯福“先欧 后亚”的战略方针。影响:国内的“孤立主义”销声匿迹,加强了美国 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达到最大规模。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备选题阅读下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三段史 料: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 工厂。”材料二 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 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 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 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 联采取了租借法案。”材料三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 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 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 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 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 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 。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 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 借口。”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 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 (2)材料三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 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3)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采取了一些什么政策?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根本出发 点是什么? 【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信息“1941年”,第二次世 界大战已爆发。第(2)问关键词“香港、印度等不放心 ”、“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第(3)问从 美国利益角度分析。【参考答案】(1)指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表明美国向上述 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2)丘吉尔意在让美国为维护英国利益不惜冒对日作战 危险。罗斯福不愿仅为英国的利益对日作战。 (3)尽量避免过早同法西斯国家交战。利用战争机会发 展经济,增加黄金储备以发战争财。出发点是维护美 国的利益。正确认识理解国联的实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认识事 物的本质。虽然国际联盟盟约宣称国联的宗旨是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但国联 实质上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 具。美国所宣扬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十四点原则”, 实质上是美国冲出美洲、攫取世界领导权的纲领。【运用提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 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 “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 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 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 拥有一票。材料三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公 里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 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 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 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 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 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关系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2)材料二中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3)美国参议院为什么否决参加国联的建议?(4)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产生的矛盾和斗争的实 质是什么?【解析】第(1)问“目的”据材料一分析,并不是从材 料一中提取信息回答,实际上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问英国的自治领(殖民地的一种)最多,根据盟约 规定对英国最有利。第(3)、(4)问据所学知识回答。【参考答案】(1)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 到称霸世界的目的。(2)英国。英国的自治领殖民地最多,因此掌握“国联 ”的支配权。(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有达到,加上美国 的孤立主义传统,使威尔逊遭到失败。(4)争夺世界霸权。备选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集团血战到底的 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 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数以百 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 有破坏性。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 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 全球通史材料二 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 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 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世界上的各种领导人 都为未来的和平组织提出了建议。因而,当战争结束 完,国际联盟是已被认真考虑过的有关和平的唯一问 题。全球通史材料三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 ),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 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 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 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材料二提到“世界上的各种领导人都为未来的 和平组织提出了建议”,为什么?巴黎和会上哪些主 要问题取得了一致,并被列入国联盟约中?(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国际联盟成立的影响。【参考答案】 (1)使欧洲列强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促进殖民地半殖 民国家和民族的觉醒。(2)是由于一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要问题: “维护和平”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 民地的“委任统治”。(3)国联成立是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普遍性 国际组织,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世界历史上居有 突出的地位。但国联在解决重大危机上,未能发挥应 有的作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文汇报2010年6月9日:法德关系危机“摆上桌面 ”6月8日的原定两国领导人会晤在最后一刻取消, 在法德关系战后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有着“欧盟轴 心”之称的法德关系显然出现了严重问题。法德之间最大的分歧主要目前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德国一心要实施真正的紧缩政策,并要求法国 也跟上。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