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十二五” 我国外贸政策走向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李 健研究员vip.lijian163.com2011年5月26日内容要点:1. 中国已成为“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2. 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3. 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4. “十二五” 政策走向:转变发展方式1. 中国已成为“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1.1 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成为第一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年均增长15.6%。“入世”后 更连上几个台阶。占世界贸易比重由0.8%提高到10%,位次由 第32位上升至第2位。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 。亿美元1. 中国已成为“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1.2 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主体结构的变化出口商品结构: 80年代,实现了由出 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 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 转变 90年代,实现了出口 轻纺产品为主向出口 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 2000年以来,高新技 术产品和重化工业产 品出口比重提高贸易主体结构: 80年代,国有外贸企 业占主导地位,外资 企业和自营进出口生 产企业成为新军 90年代,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和自营进出 口生产企业三足鼎立 2000年以来,民营进 出口企业实现了较快 发展,已经超过国企1. 中国已成为“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1.3 市场的多元化2010年中国前10大进出口市场前10大出口市场 前10大进口市场1. 中国已成为“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1.4 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发挥重要作用外资企业出口竞争力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曾长期快于国内企业, 外资企业出口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一度超过58%加工贸易方式发展较快:加工贸易特点是“大进大出” ,享受进口保税(不 征税)待遇,能够吸纳大量就业,因此一直发展较 快,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一度超过55%1. 中国已成为“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1.5 外贸持续增长的背景和意义背景: 国际:经济全球化,两级格局解体,国际产业转移 国内:改革开放,实行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利用了“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人口红利) 意义: 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引进了先进技 术和设备,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获得了国内紧缺的资源 有力带动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推动了城镇化1. 中国已成为“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1.6 外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突破地方的资金、技术、市场等限制,实现经济跨 越式发展 通过出口产业扩张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乘数效应 ),推进了城镇化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产品升级,增强竞争力 扩大了地方税源,促进了农民工当地就业 促进了观念转变和体制、机制改革2.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2.1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基础不牢固,北低南高 发达国家需要解决债务过高和经济“虚拟化”问题,正 倡导储蓄,鼓励出口,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力求改善 贸易失衡状况,需求受到抑制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基础投 资、消费需求强劲,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但是 面临着通货膨胀、热钱涌入和资产泡沫等问题 全球供给和需求正经历再平衡,既存在供不应求(资 源和能源),也存在生产过剩(工业品),造成大宗 资源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引发输入国的通胀2.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2.1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危机前后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情况(IMF数据)2001 2008年 均(% )2009年 (%)2010年 (%)预测值预测值 (%)2011年2012年2009 2012年世界实际实际 GDP4.0-0.55.04.44.53.3发达国家2.1-3.43.02.42.61.1发展中国家6.62.77.36.56.55.7世界贸贸易量5.8-10.912.47.46.93.8发达国家进口4.4-12.611.25.85.52.1发展中国家进 口10.0-8.313.510.29.45.82.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2.2 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新趋势国际分工将继续深化,产业进步和转移速度将加快 各主要经济体均出台了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措施。技 术进步将推动新一轮产业转移 新兴经济体承接中高层次产业转移机遇增多发达国 家在国际分工中仍居主导地位,将保持在制造业中的 优势地位,控制核心技术,发展中国家在一般加工制 造环节占据优势 跨国投资是转移的主要形式,生产和服务外包成为转 移的新形式 承接转移的竞争更趋激烈,区域内分工与协作将加强2.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2.3 国际市场空间变化和大国关系的调整 发达国家市场空间变小,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空间 变大增长较快的将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市场 传统低端工业品市场变小,中高端工业品和服务贸易 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在低端工业品市场,随着我国所 占份额增大,遭遇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全球经济重心正在东移,新兴经济体合作将增强美 国等都将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心转向东亚。金砖国家合 作机制正在建立 大国关系正发生演变,给加强合作带来新的机遇G7 已被G20取代,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增强 。国际经济关系和治理体系面临新变革。中国将发挥 更大影响力,但是也被要求承担更多“大国责任”2.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2.4 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约束、挑战和机遇世界资源能源供求日益趋紧,价格将持续上涨资源 能源不可再生决定其供给稀缺性长期存在,而需求增 长则呈刚性 主要发达国家已将新能源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奥巴马 政府在能源和环保政策上转向,各国激烈博弈。新能 源和环保可能成为全球新一轮增长的推动力 全球达成碳排放数量限制协议只是时间问题,发达国 家可能采取单边限制高炭贸易措施 炭排放今后将成 为越来越重要的贸易限制措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我 国面临强大的减排压力2.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2.5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和美元的走势金融危机表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重大缺陷,需要 改革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发行不受约束,是全球经济 失衡的主因 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系将在制约与抗衡中发展要求 以国际货币多元化来制约美元的呼声提高。主要货币 发行国之间的抗衡决定货币体系的未来 美元的核心地位不会改变,但近中期将持续下行与 其他西方国家相比美国经济仍存在着发展的潜力。美 元汇率在一段时间下行,有利于美国调整经济结构, 增强出口产业竞争力,同时削弱和打压竞争对手。全 球性通胀和美元贬值还会使美国大量债务被稀释 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 3.1 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2000年以来人均GDP变化和GDP增速美元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1 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2000年以来人口增长及结构变化人口数 量(万 人)人口年 均增长长 率( )年龄结龄结 构()高中以 上文化 程度人 口( )城镇镇人 口( )0-14岁岁 人口15-59 岁岁人口60岁岁及以 上人口2000年普查查 1265831.0722.966.810.311.136.22010年普查查 1370540.5716.670.113.314.049.72010比2000 年增加/减少7390-0.5个 百分点-6.3 3.4 2.9 2.913.5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1 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2000年以来三大需求占GDP比重(%)年 份最终终消费费资资本形成 货货物和服 务净务净 出 口居民消 费费政府消费费200062.346.415.935.32.4200552.938.814.141.65.5200650.736.913.841.87.5200749.536.013.541.78.8200848.435.113.343.97.7200948.635.613.047.53.9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2 “十五”末以来外贸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张,但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 出口企业招工难、原料价格上涨、低成本优势弱化的 问题越来越明显 外贸顺差急剧增大,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面临持续 升值压力 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上升,但遭遇到的贸易摩擦也越 来越多 外贸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越来越大总之,外贸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3 外贸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客观背景 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供给不足,因此更为重 视生产,实行了许多鼓励投资和出口的政策,这有利 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客观上压低了农民工的 市场定价这一情况正在改变 人民币长期盯住美元,币值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为保持低成本优势,没有及时改变资源、能源定价长 期偏低的状况因此,纠正不协调状况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一蹴而就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4 “十一五”以来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的努力改革汇率形成机制:2005年7月,人民币由盯住美元 改为浮动汇率,对美元名义汇率累积升值了约25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 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扩大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的范 围,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 鼓励扩大进口:降低了部分商品进口环节税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一:2008年1月起,将33%、24% 和15%等不同税率统一为25%的税率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5 “十一五”以来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的成效金融危机后外贸较快恢复,进出口趋于平衡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5 “十一五”以来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的成效一般贸易增速超过了加工贸易年份Year贸易方式2009 出口 export2010 出口 export2011.13. 出口 export 增长 (%)占比重 (%)增长 (%)占比重 (%)增长 (%)占比重 (%)一般贸易-20.144.136.045.731.746.6加工贸易-13.148.826.246.921.746.2其他方式-7.97.137.77.424.27.2出口总额总额-16.0100.031.3100.026.5100.0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5 “十一五”以来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的成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势强劲年份企业性质2009 出口 export2010 出口 export2011.13. 出口 export 增长 ( %)占比重 (%)增长 (%)占比重 (%)增长 (%)占比重 (%)国有企业-25.815.922.714.916.414.4外资企业-15.055.928.354.624.654.4其他企业-11.628.242.230.535.431.2出口总额总额-16.0100.031.3100.026.5100.03.国内全面小康建设的新情况3.5 “十一五”以来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的成效发展中市场增长快于发达市场2010年出口(亿亿美元)增长长(%)进进口 (亿亿美元 )增长长(%)差额额 (亿亿美元 ) 总总 值值 Total15779.3 31.3%13948.3 38.7% 1831.0欧盟 EU 3112.4 31.8% 1684.831.9%1427.6美国 US 2833.028.3% 1020.431.7%1812.6日本 Japan 1210.623.7% 1767.135.0%-556.5东东盟 ASEAN 1382.1 30.1% 1545.740.8%-163.6香港 HK 2183.231.3% 122.640.9%2060.6韩韩国 Korea 687.728.1% 1384.035.0%-696.3 台湾 Taiwan 296.844.8% 1156.935.0%-860.1 澳大利亚亚 272.331.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