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课后限时集训( (二十六二十六) )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与教育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与教育(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1(20172017乌鲁木齐一模)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 “东方红 1 号”的发射成功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C C 人造卫星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故 C 项正确。A、B 两项与题意明显不相符,D项出现时间较晚。2 2(20172017北京丰台质检)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突出成果B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缓解了“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C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D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反映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C C 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一五”计划是 19531957 年,故 A 项错误;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是在 1973 年,而“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发生在 1959 至 1961 年,故 B 项错误;2003 年,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 C 项正确;1987 年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无直接联系,故 D 项错误。3 3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 )A “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C C “科技兴国”战略是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故 A 项错误;1959 年中苏关系恶化,撤走了大量在华专家,故 B 项错误;1964 年至 1970 年,中国与美苏两国交恶,积极研发国防科技,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故 C 项正确;1964 年,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1967 和 1970 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都谈不上“物质基础雄厚” ,故 D 项错误。4 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2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 ”此决定( )A是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B有利于“双百”方针贯彻执行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B B 政治民主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可以得出是“双百”方针,故 B 项正确;根据材料“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可以看出不是要实行统一领导,故 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 5陆定一于 1956 年 5 月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 ”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应该区分政治观点问题与学术技术问题 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 “双百”方针出台于三大改造完成之际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加速科技发展A BC DA A 根据“在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可知正确;根据“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可知正确;1956 年 4 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故错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要涉及艺术方面,故错误。A 项符合题意。6 6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 年 3 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 “双百”方针的提出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 “二为”方针的提出B B 根据题意可知,评弹艺术由停演再到发展都发生在 50 年代,因而与社会民众的强烈需求关系不大,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可知,此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毛泽东在 1956 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和科技的繁荣,故 B 项正确;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二为”方针是指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故 D项错误。7 7(20182018大连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3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D D 材料体现不出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故 A 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 “左”倾思想已经逐步得到了纠正,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没有涉及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 “双百”方针重新确立,文学影视领域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即处于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时期,故 D 项正确。8 81953 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 )A高等教育变革服务于当时经济建设需要B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C领导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A A 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953 年”可知,此时是“一五”计划开始之时,根据材料信息“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可知,教育变革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故 A 项正确;这些决定的内容与政治环境推动关联不大,故 B 项错误;此决定并不是周恩来自己决定的,故 C 项错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D 项错误。9.9.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定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B B 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 1988年;出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是在 1956 年;20 世 90 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 A、C、D 三项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 B 项。1010根据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的研究,1960 年时中国的 25 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 90%是在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 1960 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 75%。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调整B半工半读高校的涌现C “八字方针”的实施D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A A 新中国成立后的高校调整,重视发展理工类院校和专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故答4案为 A 项;工科毕业生的增多与半工半读高校的涌现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B 项;“八字方针”的实施是在 1960 年冬,且与教育无关,排除 C 项;中美关系改善是在 1972 年,从时间上即可排除 D 项。1111(20182018南昌调研)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表时间1977 年1979 年1984 年1988 年2008 年2011 年 录取率%4.86.128.724.657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B B 我国高考录取率到 2011 年达到较高比例经过了三四十年,说“短时期”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从 1977 年的录取率到 2011 年的录取率可知,高等教育日趋普及,故 B 项正确;表中显示高等教育录取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曲折”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由表中 1984 年和 1988 年的录取率对比可知,录取率并非与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一致,故 D 项错误。1212(20182018珠海质检)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 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 )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B B 材料中高校多种办学方式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A 项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材料现象的出发点,排除;多种办学方式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其目的是满足经济发展对更多人才的需要,故 B 项正确;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也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但不是实行多种办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故 C 项错误;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是多种办学方式的影响,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表时间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4011000 年71%10011500 年58%15011840 年29%自然科学大事年表5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 年,中国组建 0038 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 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 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 年, “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 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 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2 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澳星”)失败。2003 年, “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11 年 11 月 3 日、14 日,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两次成功对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 4011840 年科技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1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 19562011 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4 分)(3)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21 世纪初,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6 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4 分)【解析】 第(1)问“趋势”可根据比例变化直接概括;“原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