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州市直六校联盟 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评析学校 温州第十二中学 年级 初二 学科备课组 语文 执笔人 马李密 一、基本情况本次试卷调查为初二(5) (6)两班,属于辖区班级中的中等水平。两班人数共 69 人。1、 试卷特点:本次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看似简单的题目下实则“暗潮汹涌” 。如何理解?首先,题目类型的设置虽符合各版块考点的基本要求,答案也较易理解,但在题干的表述上,个别题目设有障碍,需得全面分析,完整答题。学生由于答题不完整而失分的比比皆是。其次,部分题目对课内外知识的迁移性不突出,学生不容易从现有的期中三个单元内找到回答的支撑点和依据,所以造成由现有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而获得答案的题目不多,因而一旦理解有误,即有可能导致失分。2、 结构分析试卷版块较清晰:书写、语文知识理解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版块。从大纲的要求和考试题型的要求上设置题目。3、 试题分析试题总分 100 分,分三个版块,有如下的特点:(1)语言积累与运用形式简单,考点突出。如第 5 题古诗文默写题,只相应的写出古诗的上下句即可,没有理解性的默写,学生较易解答。第 6 题给新闻拟标题,是第一单元知识点和训练点,考点很明确。但在这部分也有几个问题:第 1 题根据拼音填字题,四个汉字不容易写,而且与课文内词语的关联性不强;第 3 题病句判断题,我们现有的日常训练中并没突出强调;第 7 题名著阅读题属于超出期中考范围的题目。(2)现代文阅读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但个别题目题干的表达不直接,有歧义,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答题的曲折性,造成难度值的升高。如:第 9 题, “请根据第段内容,概括出木棉花的特点” ,本题出发点是希望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木棉花的句子,答案显示也是如此。但既然叫“概括特点” ,也可以理解为由木棉花引发的花语特点的概括,这样的话,答案就可以是比较抽象而且具有精神象征的词语。所以会造成学生理解的歧义,也确实有学生出现如此的答案。第 10 题, “阅读段,你觉得木棉花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和精神” ,本题的出发点是概括木棉花的品质和精神,但答案仅是摘抄了第段的几个句子,其实第段也有相应的可以概括的句子,而答案的表述也不完整。所以题目应该指意明确一些,让学生概括,而不是仅摘抄,因为摘抄的句子也不一定直接体现“品质或精神” 。第 13 题,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举例说明文中的景物描写,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道题目是希望学生根据举例的景物描写,写出相应的作用呢,还是希望举出景物描写有哪些,然后归纳景物描写的作用有哪些,不清楚,有歧义。而且答案表述也很简单:写雪的句子;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题目考的目的和答案的指向不对应,而且文中写景的句子也并非只有写雪的句子。第 15 题, “请用一个并列关系的句子,概述朱丹的个性特征” ,其实一个人物往往都有多面性,肯定会有两个以上的个性特征,自然会构成并列关系的个性特点。题目直接表意为让学生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即可,非要说用并列关系的句子,有些故弄玄虚,而且也没有仿写句子的要求,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缺少考的意义,也给学生答题设置不必要的障碍。第 16 题, “朱丹的精神令人感动,相信读过的文学作品总也有类似的人物形象,举一例并简述(45 字内) ”,这道题目约束了学生只能在文学作品中找相应的人物形象,而且是“既要有爱国精神,又要有某项才能” 。还需注意的是,在表述时要突出人物这方面的特点,如写鲁迅,就要写鲁迅为了唤醒民众麻木的心灵,弃医从文,用笔作刀枪抨击丑恶现象。这样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很难找,而且有些人物是虚构的,不容易记住。所以改卷的时候是否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就忽略不计了。这道题目,不如直接让学生从真人真事中找更容易举一反三。(3)古诗文阅读课外部分有一定难度第 18 题,古诗阅读中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概括,超出学生从诗句字面理解的能力,也没有相应的提示,学生的回答不易完整深刻。第 23 题,课外古文中四个加点词语的解释与本册课内古文的字词迁移关系不密切,有两个是去年学过的,有一个是目前古文中没有碰到过的,所以不易想到。第 25 题,对课外古文不理解,启示难以写的准确。(4)作文题目简单, “_让我陶醉” ,学生容易下手,选材范围广泛。总的来说,试卷共 26 小题,其中客观题 2 道,主观题 24 道。客观题的难度值为0.79,主观题的难度值为 0.66。在一共的 26 道题目中,难度值低于 0.75 的有 17 道,其中低于 0.5 的有 7 道,所以本次试卷难度值偏高。4、 答题分析从卷面成绩,得分率来看,阅读题中信息筛选题(直接从文中摘抄的题目)做的最好,达到 0.9 以上,其次是课内基础知识运用中的古诗默写题,达到 0.88,新闻拟标题题,达到 0.86,课内文言文加点字解释,达到 0.75,说明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巩固的不错。再次,作文的得分率较去年的期中期末考试有所提高。做的特别不好的(低于 0.5)是第二篇课外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关于情感的理解,课外文言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这些题目我在上述题目分析中有所阐述,可能是题目在设置上有些问题,所以造成学生得分率相对较低,因为就阅读内容本身来讲并不是非常难以理解。二、主要问题综观答题情况,学生暴露出如下的问题:1、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比如课内文言文阅读中的第 21 题和 22 题。2、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3、一些学生语文基本功较差。答题时审题不清。审题不认真,浮光掠影地读题后,便草草作答,结果答非所问。三、对今后教学的对策建议1、继续脚踏实地的做好课内知识的巩固,尤其是古诗文的背诵理解。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争取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能理解文意,对题目能做到举一反三。2、继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渗透,同时,加大力度夯实基础,注意细节不丢分。3、要加大课外阅读的力度,包括课外现代文和课外文言文。多读精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做到精练精讲, “方法”的指导优于“题量、篇量”的轰炸,也优于“仅对答案”的无效。找准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有的放矢。4、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多写勤练,老师多批阅,让他们由“愁写”变成“ 爱写”,多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做到语言要流畅优美,感情要真挚不做作,能够更好的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还应注意字的书写,美观大方是关键。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学校 温州第十二中学 年级 初二 学科备课组 语文 执笔人 马李密_一、请采用至少两个班级的样本进行分析量化评价 本次试卷调查为初二(5) (6)两班,属于辖区班级中的中等水平。两班人数合计 69 人。二、卷 I(客观题卷)平均得分为_3.91_分,难度值为_0.79_。卷 II(主观题卷)平均得分为_63.04_分,难度值为_0.66_。全卷平均得分为_71.01_分,难度值为_0.71_。详见下表:(1)选择题统计(满分为_5_分):选答情况 选答情况小题号通过人数 难度值 小题号 通过人数 难度值3 60 0.874 50 0.72说明:选择题难度值的计算方法:P=n/N(n 为通过人数, N 为总人数)(2)非选择题统计(满分为分):题号 平均分 难度值1 3 12 25 0.625 7.08 0.886 1.73 0.867 1.255 0.428 1.91 0.9559 1.45 0.72510 2.7 0.911 2 0.6712 0.93 0.46513 1.725 0.57514 2.42 0.8115 0.795 0.416 1.025 0.3417 1.295 0.6518 0.6 0.319 3 0.7520 2.05 0.6821 2.05 0.6922 1.3 0.6523 1.67 0.4224 1.86 0.6225 0.9 0.4526 23.4 0.78说明:非选择题难度值的计算方法:P=X/M(X 为本试题平均得分; M 为本试题满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