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1515 题;共题;共 3030 分)分)1.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 70 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 A. 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C. 尼克松访问中国 D.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2.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3.(2016广东)1954 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C. 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 已写入联合国宪章24.下图是 2015 年亚非会议 60 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 Asia 和非洲 Africa 的首字母“aa ”组成“60”字样。促使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的方针是( )A. “一边倒 ”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D. 不结盟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的提出者是( ) A. 朱德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陈毅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 10 月 25 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 1976 次会议上,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 2758 号决议,在此从略)。顺致最高的敬意。”这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什么的决议?( ) A. 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 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祝贺我国第一颗卫星上天7.1971 年 11 月 8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日邦交正常化C.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8.报纸是人们了解时事的重要媒介。1979 年 1 月可能出现在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是( ) A.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9.“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 “一国两制”构想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求同存异”方针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1972 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 38 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 42 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 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中日关系改善 B.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1.(2016宿迁)“新形势下,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任然具有强大生命力。”1955 年,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了( ) A.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1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以崭新面貌出现于世界。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我国奉行(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不结盟的战略C.“求同存异”方针D.反对霸权主义1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 A. 中印谈判 B. 中缅谈判 C. 中苏谈判D. 中美谈判14.2016 年 4 月,印度尼西亚隆重举办了某次国际会议召开 60 周年庆祝活动。在当年的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开罗会议D. 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415.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 ) A. 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B. 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C. 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二、材料分析题(共二、材料分析题(共 2 2 题;共题;共 5050 分)分)16.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53 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材料二:“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四:第 26 届联大上乔冠华开怀大笑 历史性的握手 (1)材料一中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该总统访华期间签订了什么文件? (4)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之后,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7.阅读下列材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5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 (1)亚非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 (2)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3)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对本次亚非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这次会议形成了一种什么精神? (5)建国初期,周恩来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三、综合题(共三、综合题(共 1 1 题;共题;共 3 3 分)分)1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事业成就斐然 (1)1954 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万隆会议,提出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1972 年,美国总统_访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3)1971 年,中国恢复了在_的合法席位 6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分析】题目的关键词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跨洋握手,万隆会议是 1955 年,与题意时间不符;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是 1971 年,与题目的跨洋握手不符;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是2001 年,与题意时间不符;尼克松访问中国是 1972 年,与题意时间相符且跨洋握手相符。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尼克松访问中国。2.【答案】B 【解析】【分析】题文中的“打破封锁的努力”指的是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决定性转折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AC 都在打破封锁的努力之前,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关知识的识记。3.【答案】A 【解析】【分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4 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根据所学可知,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史实。4.【答案】C 【解析】【分析】2015 年的 60 年前正好是 1955 年,因此这里的亚非会议指的是万隆会议。标志中两个a 虽然造型不同,但却有着交集,反映了亚非各国虽然社会经济状况不同,但是仍然能够找到共同点,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这与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的内涵一致,结合所学知识,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