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1515 题;共题;共 3030 分)分)1.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 伊犁将军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D. 乌里雅苏台将军2.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A. 郑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鉴真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被美国 NBC 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 Monkey King(猴王)。文中空格处应填写 (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D. 红楼梦4.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 2A. B. C. D.5.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 ) A. 削弱了儒学地位 B.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 损害了国家统一D. 引发了文字狱6.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地点是( ) A. 雅克萨 B. 北京 C. 尼布楚 D. 俄国7.一位史学家说,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通西城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D. 郑和下西洋8.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 ) A. 顺治皇帝 B. 康熙皇帝 C. 乾隆皇帝D. 雍正皇帝9.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3A. 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 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C. 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 “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10.明成祖迁都北京,是为了( ) A. 防止建文帝复辟 B. 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 C. 发展北方经济 D. 增强与少数民族关系11.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 )A. 京城 B. 宫城 C.皇城 D. 外城12.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你知道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青花瓷吗( ) A. B. C. D. 13.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皇权。废除丞相,这个改革发生在( ) A. 秦朝 B. 汉朝 C.唐朝 D. 明朝14.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能反映清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理的史实是( ) 4A. 康熙帝在雅克萨痛击沙俄入侵者 B. 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C. 乾隆帝在承德接见土尔扈特部首领 D. 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15.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 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 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二、材料分析题(共二、材料分析题(共 2 2 题;共题;共 3535 分)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说,明清时期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来侵略紧密结合起来,才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学习明清历史后,同学们针对此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 (1)明清时期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后果怎样?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是清朝也出现过危机前夜的治世局面,这一局面指什么? (3)用史实说明明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保卫边疆做出的努力。 (4)你认为材料二中所说的“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5)对文中所说的“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出来。 17.阅读材料。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大军前来致使收回自己的产业,并不是与你们作战。你们理应立即离开,把台湾归还原主。 (1)此话出自何人之口?如何评价此人? (2)材料中的“你们”指谁?他们是什么时候占领台湾的?对台湾的殖民统治长达多少年? 三、综合题(共三、综合题(共 1 1 题;共题;共 1010 分)分)18. 清朝前期加强了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5(1)清朝是怎么加强了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 (2)请你谈谈清朝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意义。 6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分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1727 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清朝管理西藏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2.【答案】A 【解析】【分析】郑和,小名三宝,明初入宫为宦官,又称三宝太监。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东南亚”“三宝”可知,与郑和有关。【点评】郑和在东南亚各国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猴王”,可知是西游记。【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清的文学成就,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4.【答案】B 【解析】【分析】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弱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辉煌时代是康乾盛世。A 是唐太宗,B 是康熙帝,C 是宋太祖,D 是汉武帝。5.【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中关于八股的说法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选 B。【点评】考查八股6.【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克萨反击战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9 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第三子目雅克萨反击战中的内容:“1689 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通过平等谈判,中国在主动作出让步的情况下,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可知选 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克萨反击战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雅克萨反击战的背景、概况和意义。7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明朝需要威望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A 项发生在汉朝、B、C 发生于唐朝。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 7 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D 符合题意,故选 D 项。【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刘家港出印度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8.【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0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子目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中的内容:“康熙帝赐予另一位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可知,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康熙皇帝,故选 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驻藏大臣的设置情况、影响。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晋商的相关内容。上面这段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晋商经商范围的广泛,远至海外。A、B、D 项的内容正确,但并不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 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晋商的相关内容。10.【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皇宫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1 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第一子目明清皇宫中的内容:“北京位于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汇聚点,是中原王朝开拓经营辽阔北疆的门户。建都北京,有利于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知,明成祖迁都北京,是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故选 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皇宫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皇宫的概况和价值。11.【答案】B 8【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城是明清两朝的都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所以答案选择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北京城。12.【答案】D 【解析】【分析】题中四幅图片依次属于唐三彩、白瓷、冰裂纹瓷器、青花瓷。【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图片识记能力1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太祖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记忆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了加强君权,废除丞相,我国 2000 多年的丞相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