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单元综合测试(第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单元综合测试(第二单元)二单元)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第 I 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A 高原B 山地C 平原D 盆地2.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图中数码表示雨水补给和季节性融雪补给类型的是( )A 、B 、C 、D 、3.长江具有支流多、河道弯曲、湖泊多等特点的河段是( )2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源头4.海南岛终年如夏,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因素B 海陆因素C 纬度因素D 人为因素5.关于中国地理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 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南北温差大B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 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D 平原面积广大,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多发6.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大致与下列哪条界线一致( )A 我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 一月 0等温线C 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D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7.古代描写我国河流的诗句很多,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描写长江的。导致长江这种流向的原因是( )A 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3B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小C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8.暴雨可能在这些地区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A 台风B 滑坡、泥石流C 地震D 伏旱9.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旱灾仅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B 台风百害而无一利C 泥石流与暴雨有关D 滑坡一般发生在平原地区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气候复杂多样 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雨热同期 降水只有东西差异没有南北差异A B C D 11.下列 A,B,C,D 所示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的天然界线,其中位于第二级阶梯内的山脉是( )4A 答案 AB 答案 BC 答案 CD 答案 D12.长江洪水对长江流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A 上游峡谷地区B 中下游平原地区C 云贵高原D 四川盆地13.2016 年 1 月 12 日,北京市发布雾霾红色预警,下图能反映北京市气候类型的是( )A A 图5B B 图C C 图D D 图14.四省中,黄河未流经的是( )A B C D 15.成都所属的干湿地区是( )A 湿润地区B 半湿润地区C 干旱地区D 半干旱地区16.读我国沿 30N 纬线地形剖面图,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 )A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B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C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渤海6D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17.我国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 )A 地形类型B 山脉走向C 相对高度D 平均海拔高度18.下列对长江洪灾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少流域内的降水量B 在中上游增加耕地面积C 退田还湖D 增加河道的弯曲19.下列地形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是( )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塔里木盆地读“中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720.影响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人类活动21.晓明很想去看看草原风光,你帮他推荐下面哪一个地方( )A 黄土高原B 华北平原C 内蒙古高原D 东南丘陵22.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美誉的河流是( )A 长江B 黄河C 淮河D 黑龙江23.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A 径流量大B 航运价值大C 水力资源丰富D 矿产资源丰富24.下列省区跨四个温度带的是( )A 陕西省8B 内蒙古自治区C 甘肃省D 山西省2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 支流多B 流域广C 湖泊多D 河道特别弯曲2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河流、交通等影响很大,下列说法与之不符的是( )A 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的降水B 使许多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水路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C 河流的巨大落差,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提供了方便D 使我国成为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27.读“我国沿 36N 地形剖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海拔高,雪山连绵B 乙地地形平坦C 丙地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D 丁地有珠江注入,是我国内海28.寒潮在我国多发生在( )9A 初秋夏末B 秋末、冬季、初春C 秋末、夏末D 初秋、冬季、初春29.哈尔滨的小明寒假期间随旅行社外出旅行,短短十日行程中,他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请问小明的出行线路最有可能是( )A 哈尔滨至拉萨B 哈尔滨至海口C 哈尔滨至兰州D 哈尔滨至上海30.地震突发时,下列自我保护的防震应急方法不正确的是( )A 躲到小开间墙角B 跑到室外空旷处C 躲在房屋三角区D 躲到电梯里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1)图中 B 是_区,水量超过 95%,水量丰富是因为_。(2)最大的内流河是_,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_。(3)两条河流比较,汛期较长的是_,有结冰期的是_。(4)A 区域的河水主要来源是_。32.读我国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A 地区的气候夏季_冬季寒冷干燥,属_气候。(2)B 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其原因是纬度_,濒临广阔的_。(3)C 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降水方面最突出的特征是_。因此,_是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4)D 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特点是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这也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1133.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季节),其水汽来源于洋和洋。(2)冬季,我国盛行风和风;鄂尔多斯市受冬季风影响(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34.读“中国地形地势图”,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形类型以_和_为主,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2)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A_山,B_山。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_大,水流速度_,_资源丰富。(3)我国地形类型中比例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我国地形的特点是_,_面积广大,该特点对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是_,_(任举 2 例)。12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每年都有发生。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约占国土面积 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材料二: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有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乱砍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调蓄能减弱,易产生洪涝灾害。自然原因主要是: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不一及雨带移动异常易产生洪涝灾害,台风带来的暴雨也易产生洪涝灾害。暴雨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的地质灾害。材料三:2010 年 3 月 19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我国北方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盛行强烈的西北风;特别是干旱、大风、植被稀疏都同步发生在春季,因此春季就具备了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人为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工矿交通建设破坏地表,使沙尘暴越发强烈(1)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东北地区比同纬度的欧洲和北美洲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2)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狂风暴雨,引起洪涝灾害外,其有益的方面是。13(3)沙尘暴一般发生在季,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是(写一点),人为原因是:(写一点即可)。(4)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为解决上述地区的缺水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列举两条)(5)产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有:。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有:。(6)从图可知,我国旱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于(季风区/非季风区)。东南部沿海地区暴雨洪涝区与有关。(7)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和高原坡度较陡的地区。14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我国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其中山地面积占 33%,高原面积占26%,平原面积占 12%,盆地面积 19%。面积最大的是山地,故选 B。2.【答案】C【解析】河流的汛期指的就是河水最多的时候,水位涨高。东北地区的河流两次汛期指的是春汛和夏汛,春汛要发生,必须这条河流冬天要结冰,春天气温回升,河流冰溶解,导致河流水量上涨,于是出现春汛;夏汛就是,夏天雨水多就致使河流水量增加,形成夏汛。3.【答案】B【解析】长江中游河道迂回曲折,江面宽展,水流迟缓,另外支流众多,湖泊密布。故选项 B 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海南岛终年如夏,主要是因为海南岛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四季如夏,故选 C。5.【答案】D【解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故 A 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故 B 正确;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少,故 C 正确;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多发,故 D 错误;依据题意,故选 D。6.【答案】D【解析】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山脉基本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致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7.【答案】C【解析】由题目可知,古代诗句中的大江东去,说的是我国长江自西向东注入海洋,这是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影响的,故选 C。158.【答案】B【解析】暴雨导致山体水分达到饱和,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9.【答案】C【解析】有关我国的自然灾害,旱灾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灾害,任何地区都有可能发生;台风除带来灾害外,也可以缓解旱情,带来一些降水;泥石流主要是由于地势坡度大,加上暴雨的强度大发生的;滑坡一般是发生的山地、丘陵等地势较陡峭的地区。10.【答案】C【解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