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读书读书 笔记笔记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读书笔记加来中心学校 符燕华在进行歌唱课的教学时,教唱环节的落实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一点,也是许多公开课或比赛课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好教唱环节也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怎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怎样有效地解决歌曲的难点乐句等都是我比较困惑和难以解决的地方。最近仔细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这本书,收获很大!下面谈谈关于“音准训练”方面的一些启发:一.学生音高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和系统的训练。在本书第一章第二节的音准训练中,介绍了音高概念建立的过程及音准的训练方法。在开始阐述这一节的内容前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书中说:“准确音高概念的建立必须通过耐心、细致、系统、科学而且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容易犯一些错误,就是认为音高概念的形成是某一个阶段完成的教学目标,或者是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往往是没有长时间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书中介绍,音高概念的建立包括几个阶段:(一)听辨音的高低。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分辨、理解音的高低。其中有如下几个方法:1 教师用高低不同的声调或音调讲故事,并用手臂的相对高低的位置伴随,帮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感觉音高的区别。2.用钢琴或笛等乐器,演奏出相差八度、五度或三度的不同音高,要求学生用手臂的抬起或落下表示它们之间的音高差别。3.结合拍手跺脚等动作听辨音的高低。听到音高拍拍手,听到低音跺跺脚,拍手跺脚的节奏要与钢琴的高低音相配。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可以比较明确地分辨出生活中不同高低的声音,这种模糊的音高概念虽然初级但很重要,因为他是准确音高概念形成的感受阶段。(二)初步音高概念的建立1.模唱音高。当学生对音的高低有了一定的感受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听到得音进行模唱,用”LU“模仿听到的音高,从跨度大的音过度到邻近音的模唱。2.背唱曲调。像背歌词一样背唱曲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认识音符唱名钱积累音高概念。(三)认识掌握音级唱名。如果能按照书中介绍的这三个步骤进行,我想学生一定会建立起良好而稳固的音高概念。先对音高形成了较好的感知,再进入音级唱名的认识学习才能水到渠成。二.音准的训练方法。以往我在进行音准训练时,都是学生哪里唱不准了,我再用琴一句一句纠正。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要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要先分析一下产生音唱不准的种种原因,再对症下药。第一,内部因素一起的音不准现象。因未建立起正确的音高概念引起的音不准或歌唱方法引起的音不准现象。这些都需要通过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来逐个解决。第二,外界因素引起的音不准现象。(一)解决因呼吸方法不准确导致音不准的练习。1.用鼓肚子训练法,正确呼吸;2.长音的练习方法;3.用闻花的方式启发学生体会歌唱的呼吸。(二)解决缺乏正确音高概念而影响音准的问题1.关注聆听,关注比较。2.借助手势,视听结合。3.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音准训练。4.加强每节课的小练习。包括(1)听音的高低 (2)聆听音程的练习 (3)和声音程的练习。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对学生的“音准训练”有了非常重要的的新认识,那就是要坚持“长期性”和“系统性” ,教师应该要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读书笔记加来中心学校 符燕华在进行歌唱课的教学时,教唱环节的落实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一点,也是许多公开课或比赛课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好教唱环节也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怎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怎样有效地解决歌曲的难点乐句等都是我比较困惑和难以解决的地方。最近仔细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这本书,收获很大!下面谈谈关于“音准训练”方面的一些启发:一.学生音高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和系统的训练。在本书第一章第二节的音准训练中,介绍了音高概念建立的过程及音准的训练方法。在开始阐述这一节的内容前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书中说:“准确音高概念的建立必须通过耐心、细致、系统、科学而且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容易犯一些错误,就是认为音高概念的形成是某一个阶段完成的教学目标,或者是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往往是没有长时间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书中介绍,音高概念的建立包括几个阶段:(一)听辨音的高低。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分辨、理解音的高低。其中有如下几个方法:1 教师用高低不同的声调或音调讲故事,并用手臂的相对高低的位置伴随,帮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感觉音高的区别。2.用钢琴或笛等乐器,演奏出相差八度、五度或三度的不同音高,要求学生用手臂的抬起或落下表示它们之间的音高差别。3.结合拍手跺脚等动作听辨音的高低。听到音高拍拍手,听到低音跺跺脚,拍手跺脚的节奏要与钢琴的高低音相配。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可以比较明确地分辨出生活中不同高低的声音,这种模糊的音高概念虽然初级但很重要,因为他是准确音高概念形成的感受阶段。(二)初步音高概念的建立1.模唱音高。当学生对音的高低有了一定的感受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听到得音进行模唱,用”LU“模仿听到的音高,从跨度大的音过度到邻近音的模唱。2.背唱曲调。像背歌词一样背唱曲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认识音符唱名钱积累音高概念。(三)认识掌握音级唱名。如果能按照书中介绍的这三个步骤进行,我想学生一定会建立起良好而稳固的音高概念。先对音高形成了较好的感知,再进入音级唱名的认识学习才能水到渠成。二.音准的训练方法。以往我在进行音准训练时,都是学生哪里唱不准了,我再用琴一句一句纠正。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要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要先分析一下产生音唱不准的种种原因,再对症下药。第一,内部因素一起的音不准现象。因未建立起正确的音高概念引起的音不准或歌唱方法引起的音不准现象。这些都需要通过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来逐个解决。第二,外界因素引起的音不准现象。(一)解决因呼吸方法不准确导致音不准的练习。1.用鼓肚子训练法,正确呼吸;2.长音的练习方法;3.用闻花的方式启发学生体会歌唱的呼吸。(二)解决缺乏正确音高概念而影响音准的问题1.关注聆听,关注比较。2.借助手势,视听结合。3.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音准训练。4.加强每节课的小练习。包括(1)听音的高低 (2)聆听音程的练习 (3)和声音程的练习。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对学生的“音准训练”有了非常重要的的新认识,那就是要坚持“长期性”和“系统性” ,教师应该要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读书笔记加来中心学校 符燕华在进行歌唱课的教学时,教唱环节的落实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一点,也是许多公开课或比赛课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好教唱环节也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怎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怎样有效地解决歌曲的难点乐句等都是我比较困惑和难以解决的地方。最近仔细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这本书,收获很大!下面谈谈关于“音准训练”方面的一些启发:一.学生音高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和系统的训练。在本书第一章第二节的音准训练中,介绍了音高概念建立的过程及音准的训练方法。在开始阐述这一节的内容前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书中说:“准确音高概念的建立必须通过耐心、细致、系统、科学而且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容易犯一些错误,就是认为音高概念的形成是某一个阶段完成的教学目标,或者是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往往是没有长时间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书中介绍,音高概念的建立包括几个阶段:(一)听辨音的高低。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分辨、理解音的高低。其中有如下几个方法:1 教师用高低不同的声调或音调讲故事,并用手臂的相对高低的位置伴随,帮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感觉音高的区别。2.用钢琴或笛等乐器,演奏出相差八度、五度或三度的不同音高,要求学生用手臂的抬起或落下表示它们之间的音高差别。3.结合拍手跺脚等动作听辨音的高低。听到音高拍拍手,听到低音跺跺脚,拍手跺脚的节奏要与钢琴的高低音相配。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可以比较明确地分辨出生活中不同高低的声音,这种模糊的音高概念虽然初级但很重要,因为他是准确音高概念形成的感受阶段。(二)初步音高概念的建立1.模唱音高。当学生对音的高低有了一定的感受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听到得音进行模唱,用”LU“模仿听到的音高,从跨度大的音过度到邻近音的模唱。2.背唱曲调。像背歌词一样背唱曲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认识音符唱名钱积累音高概念。(三)认识掌握音级唱名。如果能按照书中介绍的这三个步骤进行,我想学生一定会建立起良好而稳固的音高概念。先对音高形成了较好的感知,再进入音级唱名的认识学习才能水到渠成。二.音准的训练方法。以往我在进行音准训练时,都是学生哪里唱不准了,我再用琴一句一句纠正。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要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要先分析一下产生音唱不准的种种原因,再对症下药。第一,内部因素一起的音不准现象。因未建立起正确的音高概念引起的音不准或歌唱方法引起的音不准现象。这些都需要通过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来逐个解决。第二,外界因素引起的音不准现象。(一)解决因呼吸方法不准确导致音不准的练习。1.用鼓肚子训练法,正确呼吸;2.长音的练习方法;3.用闻花的方式启发学生体会歌唱的呼吸。(二)解决缺乏正确音高概念而影响音准的问题1.关注聆听,关注比较。2.借助手势,视听结合。3.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音准训练。4.加强每节课的小练习。包括(1)听音的高低 (2)聆听音程的练习 (3)和声音程的练习。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对学生的“音准训练”有了非常重要的的新认识,那就是要坚持“长期性”和“系统性” ,教师应该要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