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检测专题检测( (二二) )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ATP、GTP、CTP 和 UTP 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 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B1 分子 GTP 彻底水解可得到 3 种小分子物质CCTP 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DUTP 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解析:选 C 细胞的吸能反应常伴随着 ATP 的水解,放能反应总是与 ATP 的合成相关联,A 正确;ATP、GTP、CTP 和 UTP 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1 分子 GTP 彻底水解可得到 3 种小分子物质,磷酸、核糖和碱基,B 正确;CTP 中“C”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的,C 错误;UTP 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 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D 正确。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连接酶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在 DNA 片段上BRNA 聚合酶能在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DNA 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 DNA 解旋酶D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比 Fe3催化时要多解析:选 C 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 DNA 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 错误;RNA 聚合酶能在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 错误;DNA 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 DNA 解旋酶,如转录过程,C 正确;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与 Fe3催化时一样多,只是速度不同,D 错误。3如图曲线分别为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条件下(酶的最适条件)底物 M 生成产物 N 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能体现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B该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C若改变酶促条件,则 b 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D若仅增加底物 M 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2解析:选 B 该图将酶与无催化剂相比,只能体现酶具有催化的特性,A 错误;该反应的初态能量高于终态能量,表明该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B 正确;该反应已经是酶的最适条件,若改变酶促条件,则 b 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 错误;若仅增加底物 M 的量,不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故图中原有的曲线不发生改变,D 错误。4下列有关 ATP、酶等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 ATP,酶和 ATP 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ATP、酶、激素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C细胞内 Na浓度偏高时,为了维持 Na含量平衡,需消耗 ATPD酶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下催化效率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解析:选 C 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 ATP,但酶不一定是蛋白质,ATP 也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A 错误;酶作用后不被分解,可以重复利用,B 错误;细胞内 Na浓度偏高时,为了维持 Na含量平衡,需要主动运输到细胞外,消耗 ATP,C 正确;酶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下催化效率高,体现酶作用条件的温和性,D 错误。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跑时,人体产生的 CO2来自有氧呼吸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C肺炎双球菌有氧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解析:选 C 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 CO2,因此长跑时人体产生的 CO2只来自有氧呼吸,A 正确;有氧呼吸时,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产生水,B 正确;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C 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 CO2或乳酸,D 正确。6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 A 上分布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B细胞吸收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 CO2C3甲C光合作用过程中,ADP 和 Pi 从 B 向 A 处移动DH产生于 B 处,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解析:选 D 结构 A 为类囊体,其上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细胞吸收的14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先与 C5反应生成 C3,再经 ATP 和H还原生成糖类(甲);光合作用过程中,ADP 和 Pi 向类囊体处移动,在类囊体上合成 ATP;B 是叶绿体基质,不产3生H,消耗H。7为了探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在其他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设置了 20 、40 、60 三组实验来测定反应时间与产物量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反应时间B在三个实验组中,t3时刻 60 实验组的底物量最少C分析三条曲线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 40 D在t2时刻,60 实验组中该酶不具有活性解析:选 D 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A 项错误;对比分析图中的 3 条曲线可知,在时间t2、t3时,60 实验组的酶已经失活,所以产物量最少,B 项错误,D 项正确;曲线图显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20 时产物浓度增加最快,而且最先达到最大值,说明酶的活性最高,所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 20 左右,C 项错误。8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中发生的某种生理作用的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代表有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B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在甲和乙内发生生理过程C物质表示丙酮酸,物质表示 ATPD丙表示线粒体内膜,该处能产生大量的 ATP解析:选 D 该图表示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即表示呼吸作用过程,A 错误;甲、乙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可以在甲、乙中分别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只能在甲中发生该生理过程,B 错误;物质表示丙酮酸,物质表示H,C 错误;丙表示线粒体内膜,在该处H和 O2反应生成 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生成大量 ATP,D 正确。9研究人员以 25 片直径为 3 mm 的猕猴桃圆形叶片为材料,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测量其在 30 、40 和 45 恒温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已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处理温度()304045净光合速率2.031.9404(O2 mol100 mm2h1)呼吸速率(O2 mol100 mm2h1)0.310.500.32A.实验准备阶段需抽除叶片中的空气B实验中可用 NaHCO3溶液维持 CO2浓度的相对稳定C实验结果表明,与叶片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最适温度为 30 D实验结果表明,40 时光合作用仍可进行解析:选 C 实验准备阶段需抽除叶片中的空气,以排除干扰;实验中可用 NaHCO3溶液维持 CO2浓度的相对稳定;30 、40 、45 时叶片光合速率分别为 2.34 mol100 mm2h1、2.44 mol100 mm2h1、0.32 mol100 mm2h1,故30 不是与叶片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最适温度,且由于仅有三个温度,不能说明其他温度时的情况,也不能确定叶片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表明,40 时光合作用仍可进行。10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 pH 和温度,改变其他条件,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藻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 5 min 只进行呼吸作用B第 4 min 只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第 7 min C5的数量瞬间增加D912 min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解析:选 D 由曲线图可知,第 4 min 时光照开始,说明前 4 min 只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第 4 min 时光照开始,光反应过程中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发生ATP 中的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B 错误;第 7 min 添加一定量的 CO2,CO2与 C5反应生成 C3,故此时 C5的数量瞬间减少,C 错误;912 min 溶解氧保持不变,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 正确。11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 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B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 O2等于生成的 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要产生 NADPHD用18O 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解析:选 D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其产生的 CO2中的氧有一部分来自水中的5氧,A 错误;高等动物无氧呼吸不会产生 CO2,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 CO2,所以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 O2等于生成的 CO2时,可能也进行了无氧呼吸,B 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是 NADPH 而是 NADH,NADH 是还原型辅酶,NADPH 是还原型辅酶,C 错误;用18O 标记(CH2O),有氧呼吸过程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CO2,因此用18O 标记葡萄糖完成该过程后,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D 正确。12为研究影响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有水的生成B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C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DP 不足D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解析:选 B 过程为发生在线粒体内的呼吸作用,其中第三阶段有水的生成,A 正确;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B 错误;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DP 不足,C 正确;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D 正确。13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水分等条件下,某实验小组所测得的甲、乙两种植株叶片 CO2吸收速率与 CO2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浓度为 b 时,甲、乙植株真正光合速率相等B若将甲、乙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植株先死亡C只要有 CO2,植株就能进行光合作用Da 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为零解析:选 B 由于缺少两种植株的呼吸速率数据,因此无法比较两种植株真正光合速率的大小,A 错误;a 点表示甲植株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即甲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 CO2补偿点,其大于乙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 CO2补偿点,在低 CO2浓度条件下,乙植株先于甲植株得到补偿消耗,所以将甲、乙两种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先死亡,B 正确;当 CO2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才能发生,C 错误;a 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6的净光合速率为零,D 错误。14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 X 代表实验温度,则 Y 可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且该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乙B若 X 代表含氧量,则 Y 可代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且保鲜苹果的最佳氧浓度接近乙C若 X 代表层析后叶绿体色素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则 Y 可代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D若 X 代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距离,则 Y 可代表在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液泡色素的浓度解析:选 A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活性逐渐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活性逐渐降低,故若 X 代表实验温度,Y 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则该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乙,A 正确;若 X 代表含氧量,Y 代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则保鲜苹果时应选择呼吸总强度最低的氧浓度,B 错误;若 X 代表层析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