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只拣儿童多处行只拣儿童多处行导学案导学案只拣儿童多处行导学案一、目标点击(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2、学会本课 8 个生字,绿线格中的 7 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过程与方法: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2、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和好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训练,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和儿童的生机勃勃,体会冰心老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及所寄托的希望。二、文本解析1、课题讲析这个课题,是由我们伟大的文学家冰心奶奶由古人的诗句儿童不知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动而成的。2、课文内容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3、文本结构 根据作者的行踪,可以把文章分为 4 个部分。第 1 部分(第 1、2 自然段) ,写“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文章先写碰到儿童的地点,以及儿童之多;然后通过对两句诗的新的解释,点明题目,同时也道出了游园的缘由被活泼可爱的孩子所吸引,不由得产生游园的兴致。于是, “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这一“笑”一“迎” ,流露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一个“挤”字,表现出冰心奶奶那颗不老的童心。 第 2 部分(第 3、4 自然段) ,写游览时“我们”处处遇上儿童。这一部分在写儿童之多时,作者抓住儿童的不同情态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的,说着的,笑着的,还有跑累了坐着看书的,在“一面面鲜红的队旗”的映衬下,他们显得那样的活泼可爱;在写儿童归队的情景时,用他们和我们常常“撞个满怀” ,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但又用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 ,表现了他们的懂礼貌。第 3 部分(第 58 自然段) ,写“我们”在玉澜堂的院落里,与儿童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这一部分先写了开得很旺盛的几棵大海棠树以及对饱满、烂漫的春光的赞叹;接着写“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时,引来“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 ,文章用“我”与孩子的对话的方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忸怩”和一个男孩子的率真,然后就孩子说的那句“就是开得旺”作引申,写了花儿与儿童一样,借花喻人,表达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挚爱和期望。 第 4 部分(第 9 自然段) ,写“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一部分照应前文,再次点题,以突出题旨。 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活力,读后令人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 只拣儿童多处行导学案一、目标点击(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2、学会本课 8 个生字,绿线格中的 7 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过程与方法: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2、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和好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训练,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和儿童的生机勃勃,体会冰心老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及所寄托的希望。二、文本解析1、课题讲析这个课题,是由我们伟大的文学家冰心奶奶由古人的诗句儿童不知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动而成的。2、课文内容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3、文本结构 根据作者的行踪,可以把文章分为 4 个部分。第 1 部分(第 1、2 自然段) ,写“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文章先写碰到儿童的地点,以及儿童之多;然后通过对两句诗的新的解释,点明题目,同时也道出了游园的缘由被活泼可爱的孩子所吸引,不由得产生游园的兴致。于是, “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这一“笑”一“迎” ,流露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一个“挤”字,表现出冰心奶奶那颗不老的童心。 第 2 部分(第 3、4 自然段) ,写游览时“我们”处处遇上儿童。这一部分在写儿童之多时,作者抓住儿童的不同情态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的,说着的,笑着的,还有跑累了坐着看书的,在“一面面鲜红的队旗”的映衬下,他们显得那样的活泼可爱;在写儿童归队的情景时,用他们和我们常常“撞个满怀” ,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但又用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 ,表现了他们的懂礼貌。第 3 部分(第 58 自然段) ,写“我们”在玉澜堂的院落里,与儿童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这一部分先写了开得很旺盛的几棵大海棠树以及对饱满、烂漫的春光的赞叹;接着写“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时,引来“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 ,文章用“我”与孩子的对话的方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忸怩”和一个男孩子的率真,然后就孩子说的那句“就是开得旺”作引申,写了花儿与儿童一样,借花喻人,表达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挚爱和期望。 第 4 部分(第 9 自然段) ,写“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一部分照应前文,再次点题,以突出题旨。 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活力,读后令人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 只拣儿童多处行导学案一、目标点击(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2、学会本课 8 个生字,绿线格中的 7 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过程与方法: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2、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和好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训练,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和儿童的生机勃勃,体会冰心老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及所寄托的希望。二、文本解析1、课题讲析这个课题,是由我们伟大的文学家冰心奶奶由古人的诗句儿童不知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动而成的。2、课文内容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3、文本结构 根据作者的行踪,可以把文章分为 4 个部分。第 1 部分(第 1、2 自然段) ,写“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文章先写碰到儿童的地点,以及儿童之多;然后通过对两句诗的新的解释,点明题目,同时也道出了游园的缘由被活泼可爱的孩子所吸引,不由得产生游园的兴致。于是, “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这一“笑”一“迎” ,流露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一个“挤”字,表现出冰心奶奶那颗不老的童心。 第 2 部分(第 3、4 自然段) ,写游览时“我们”处处遇上儿童。这一部分在写儿童之多时,作者抓住儿童的不同情态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的,说着的,笑着的,还有跑累了坐着看书的,在“一面面鲜红的队旗”的映衬下,他们显得那样的活泼可爱;在写儿童归队的情景时,用他们和我们常常“撞个满怀” ,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但又用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 ,表现了他们的懂礼貌。第 3 部分(第 58 自然段) ,写“我们”在玉澜堂的院落里,与儿童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这一部分先写了开得很旺盛的几棵大海棠树以及对饱满、烂漫的春光的赞叹;接着写“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时,引来“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 ,文章用“我”与孩子的对话的方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忸怩”和一个男孩子的率真,然后就孩子说的那句“就是开得旺”作引申,写了花儿与儿童一样,借花喻人,表达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挚爱和期望。 第 4 部分(第 9 自然段) ,写“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一部分照应前文,再次点题,以突出题旨。 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活力,读后令人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