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的认识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实录与评析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胡雪芳评析: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陈惠芳 215600教学流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师出示: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学生举例说。 (硬币、茶杯盖的形状、玻璃器皿的外形等等)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布口袋,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我请大家来摸一个圆形?看谁能一下子摸出来。指名学生上台操作,提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那么,什么叫圆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评析:胡老师的新课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她能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吸引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看一看呢?请你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学生自由画,稍后,教师讲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用了什么方法?生 1:我是用手画的。师示意他举起来:象圆吗?有点象。 (教师夸奖他:不用任何东西,也画得不错,基本功扎实)生 2:我是用硬币放在纸上,描出了一个圆形。(还有很多学生也说是借助了双面胶等圆形的物体画出来的,师表扬学生肯动脑筋。 )生 3:我是用圆规画的?师好奇地问:那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出来的?学生介绍他的画图方法。比较一下,谁的方法画的圆比较好?大家一致同意用圆规的方法比较精确。3、现在就请每个同学用圆规在第二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学生开始操作,在投影上,老师将一生先画好的圆进行了演示,同学进行评价。他的线条画得不均匀,大家建议他重新画一下。几分钟后,学生全部完成了作业。老师让大家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的圆放在一块,相互欣赏一分钟,可以说一句表扬的话。4、师:欣赏完了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啊?学生说:我发现了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老师提问: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圆的位置会不一样?生说:我们把圆规的针尖放在纸的位置不一样。师:对呀。你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吗?它就是圆心。找出自己画的圆的圆心。并写上字母 O。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是谁决定了圆的位置?那么,又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呢?学生讨论后,得出了圆规两只脚拉开的大小就决定了圆的大小。师:如果要用一条线段表示圆规两只脚间的距离,小组讨论一下,该这样表示。教师在黑板上画的圆上任意画一条线段,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提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什么?再画几条线段,这是半径吗?那么,现在你们明白了是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5、小组比赛:10 秒钟,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半径。你一共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证明的,说给同桌听。生:我是量的。生:我是折的教师进行小结: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6、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 2 厘米的圆。同桌评价一下是否正确。7、玩一玩:刚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个圆形的纸片:老师忘了画圆心,你能帮助老师给找出来吗?生:我把纸条对折,发现了有一条折痕,所有的折痕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师:你们同意吗?折痕叫什么名称呢?师:请大家看书找出这个折痕叫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出直径的概念。师: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出几条直径,看看直径有什么特点。它与半径有关系吗?学生自由操作,同桌学习交流:得出了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有无数条,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而且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怎么表示呢?学生继续看书。评析:现代心理学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能联系学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这个过程中,胡老师能通过三个有机的 环节:欣赏中找圆心-讨论中找半径-比赛中知特征,大胆放手,把一切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在动手中掌握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关系。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活泼,而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三、总结评价,愉快作业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作业:边听音乐,边用学过的图形拼图。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拼成不同形状的图形,看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评比。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数学有什么用?评析: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合作交流中巩固新知,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另外,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丰富学生“主角”的意识。总评:从胡老师本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能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并成功运用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精心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流程。不仅考虑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更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新课的导入我们就可以看到,她的设计显得与众不同,充满游戏色彩的开始,深深吸引了学生,课堂教学中,胡老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探究、比赛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拓展了“圆的认识”的知识内容,并注意评价的多元性、多向性。最后的练习设计,更加强调了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索获取新知的成绩感和成功感。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胡雪芳评析: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陈惠芳 215600教学流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师出示: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学生举例说。 (硬币、茶杯盖的形状、玻璃器皿的外形等等)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布口袋,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我请大家来摸一个圆形?看谁能一下子摸出来。指名学生上台操作,提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那么,什么叫圆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评析:胡老师的新课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她能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吸引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看一看呢?请你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学生自由画,稍后,教师讲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用了什么方法?生 1:我是用手画的。师示意他举起来:象圆吗?有点象。 (教师夸奖他:不用任何东西,也画得不错,基本功扎实)生 2:我是用硬币放在纸上,描出了一个圆形。(还有很多学生也说是借助了双面胶等圆形的物体画出来的,师表扬学生肯动脑筋。 )生 3:我是用圆规画的?师好奇地问:那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出来的?学生介绍他的画图方法。比较一下,谁的方法画的圆比较好?大家一致同意用圆规的方法比较精确。3、现在就请每个同学用圆规在第二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学生开始操作,在投影上,老师将一生先画好的圆进行了演示,同学进行评价。他的线条画得不均匀,大家建议他重新画一下。几分钟后,学生全部完成了作业。老师让大家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的圆放在一块,相互欣赏一分钟,可以说一句表扬的话。4、师:欣赏完了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啊?学生说:我发现了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老师提问: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圆的位置会不一样?生说:我们把圆规的针尖放在纸的位置不一样。师:对呀。你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吗?它就是圆心。找出自己画的圆的圆心。并写上字母 O。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是谁决定了圆的位置?那么,又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呢?学生讨论后,得出了圆规两只脚拉开的大小就决定了圆的大小。师:如果要用一条线段表示圆规两只脚间的距离,小组讨论一下,该这样表示。教师在黑板上画的圆上任意画一条线段,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提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什么?再画几条线段,这是半径吗?那么,现在你们明白了是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5、小组比赛:10 秒钟,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半径。你一共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证明的,说给同桌听。生:我是量的。生:我是折的教师进行小结: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6、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 2 厘米的圆。同桌评价一下是否正确。7、玩一玩:刚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个圆形的纸片:老师忘了画圆心,你能帮助老师给找出来吗?生:我把纸条对折,发现了有一条折痕,所有的折痕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师:你们同意吗?折痕叫什么名称呢?师:请大家看书找出这个折痕叫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出直径的概念。师: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出几条直径,看看直径有什么特点。它与半径有关系吗?学生自由操作,同桌学习交流:得出了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有无数条,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而且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怎么表示呢?学生继续看书。评析:现代心理学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能联系学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这个过程中,胡老师能通过三个有机的 环节:欣赏中找圆心-讨论中找半径-比赛中知特征,大胆放手,把一切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在动手中掌握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关系。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活泼,而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三、总结评价,愉快作业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作业:边听音乐,边用学过的图形拼图。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拼成不同形状的图形,看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评比。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数学有什么用?评析: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合作交流中巩固新知,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另外,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丰富学生“主角”的意识。总评:从胡老师本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能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并成功运用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精心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流程。不仅考虑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更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新课的导入我们就可以看到,她的设计显得与众不同,充满游戏色彩的开始,深深吸引了学生,课堂教学中,胡老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探究、比赛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拓展了“圆的认识”的知识内容,并注意评价的多元性、多向性。最后的练习设计,更加强调了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索获取新知的成绩感和成功感。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胡雪芳评析: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陈惠芳 215600教学流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师出示: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学生举例说。 (硬币、茶杯盖的形状、玻璃器皿的外形等等)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布口袋,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我请大家来摸一个圆形?看谁能一下子摸出来。指名学生上台操作,提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那么,什么叫圆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评析:胡老师的新课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她能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吸引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看一看呢?请你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学生自由画,稍后,教师讲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用了什么方法?生 1:我是用手画的。师示意他举起来:象圆吗?有点象。 (教师夸奖他:不用任何东西,也画得不错,基本功扎实)生 2:我是用硬币放在纸上,描出了一个圆形。(还有很多学生也说是借助了双面胶等圆形的物体画出来的,师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